洈水大壩

洈水大壩

民壘壩高,十里紅旗飄;斷浪截洈河,築起力輝煌;蜿蜒如龍臥,湖光山色照;首尾貫南北,亞洲領風騷。”亞洲第一人工土壩——洈水大壩,座落在洈河中游,1958年9月破土動工,1960年2月2日一次合龍成功,1965年開挖南北乾渠,興建孫家溪溢洪道等樞紐工程,1970年大壩全面竣工,1974年防洪加固工程施工,增建木匠灣溢洪道,翻修壩坡,修築大壩防浪牆,到1980年加固工程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亞洲第一土壩
  • 地理標誌:洈水大壩
  • 全長:9868米
  • 高度:98.25米
  • 主壩形狀:軸線呈“S”型
大壩簡介
萬民壘壩高,十里紅旗飄;斷浪截洈河,築起力輝煌;蜿蜒如龍臥,湖光山色照;首尾貫南北,亞洲領風騷。”亞洲第一人工土壩——洈水大壩,坐落在洈河中游,1958年9月破土動工,1960年2月2日一次合龍成功,1965年開挖南北乾渠,興建孫家溪溢洪道等樞紐工程,1970年大壩全面竣工,1974年防洪加固工程施工,增建木匠灣溢洪道,翻修壩坡,修築大壩防浪牆,到1980年加固工程完成。2005年10月國家投資1.2億元的大壩整治工程全面啟動。大壩分主壩和南北副壩,全長9868米,主壩軸線呈“S”型,南端為均質壩,北端為粘土代料壩,壩頂海拔高程98.25米。北副壩建有孫家溪和木匠灣兩座三孔溢洪閘。壩南端建有兩座灌溉閘(南閘和湖南澧縣閘),壩北端建有北閘,共灌溉松滋、公安和澧縣的農田52萬畝。這些著名的水工建築,都是十分壯觀的景點,是人與自然的融合。登臨巍峨大壩,頓覺心曠神怡;領略飛瀉溢洪,倍感氣壯山河;觀賞日出晚霞,驚嘆斑斕錦繡!
荊州魚米鄉,荊州食俗重魚,無魚不成席,無魚不成禮儀。荊州人食魚歷史悠久,漢代已有"飯稻羹魚",魚在荊州人的手中神奇地變化出各種美味佳肴。"紅米煮白魚"是古人的生活,現在是因魚設菜,因魚下料,一道道色香味名俱佳的魚餚,美不勝收。
荊州城有四大名餚,其一是"龍鳳配"。它以黃鱔、仔雞為原料,經過煮、鹵、炸、溜等多種烹飪方法烹製而成,是荊州地區的傳統名菜。傳說三國時期,劉備招親以假成真,他偕夫人自東吳返回荊州,諸葛亮為他們擺席接風,席上擺出的第一道菜就是荊州廚師特製的"龍鳳配"。只見一條大黃鱔被做成龍形,蜿蜒於盤中,鱗甲片片,腳踏祥雲,昂首張口,翹角垂須呈飛騰之狀;雞形如鳳立於龍旁,引頸展翅,羽毛絢麗,頭冠殷紅似翩翩起舞。劉備一見,心中大喜,讚不絕口,從此"龍鳳配"一菜也就聲名遠揚。
其二是"魚糕"。魚糕是荊州一帶特有的風味,以吃魚不見魚,魚含肉味,肉有魚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被人稱道。傳說魚糕的製作起源於楚國,在楚都紀南城有一酒店,專做各種魚菜佐酒。夏日的一天,店主買魚多了一些,偏偏這天生意清淡,到晚上還剩不少魚。眼看魚已離刺將要腐爛,店主急中生智,索性把魚刺全部剔除將魚肉剁碎成茸,摻進幾個雞蛋,加上一些豆粉,又倒點白酒除腥,然後做成糕放在蒸籠里蒸熟。第二天把魚糕切成塊裝碗蒸熱,澆上調料擺案出售,結果大受歡迎。後來魚糕越做越精美,人們用魚和肥膘肉做糕,再用豬肉、山藥等製成肉丸。肉丸墊底,魚糕放在上面,最後以肚片、腰片烹炒蓋帽,多菜共碗,俗稱"雜燴丸子"。
其三是"皮條鱔魚"。荊州城有座"聚珍園"餐館,聚珍園的"皮條鱔魚"是一道傳統名菜,鱔魚是食療佳品,《名醫別錄》將鱔魚列為上品,說它有補五臟、療虛損的功效。
其四是"冬瓜鱉裙羹",它是用肥大的雄鱉裙邊和嫩冬瓜,加雞湯、調料燜煮,清燉而成。據《江陵縣誌》記載,北宋時,宋仁宗召見荊州人張景,問他江陵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張景回答說:"新粟米炊魚子飯,嫩冬瓜煮鱉裙羹"。可見,"冬瓜鱉裙羹"在宋代就聞名於世了。
洈水大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