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若星球第一季》是由亞歷克斯·格拉維斯執導,傑森·奧瑪拉、克里斯汀·亞當斯等主演的電視劇。
故事描述的是未來人,但故事發生的地點是8500萬年前的地球。講述了作為拯救人類的龐大實驗的組成部分,Shannon一家人在史前時代的冒險
基本介紹
- 集數:13
- 每集長度:約40分鐘
- 製片地區:美國,澳大利亞
- 類型:科幻,冒險
- 首播時間:2011年09月27日
- 導演:亞歷克斯·格拉維斯
- 編劇:阿蘭·婁伯
- 主演:傑森·奧瑪拉,克里斯汀·亞當斯,蘭頓·萊伯隆
- 中文名:泰若星球第一季
- 外文名:Terra Nova
- 其它譯名:史前新紀元第一季
- 出品公司:Fox (福克斯廣播公司)
- 上映時間:2011年09月27日
- 製片人:亞歷克斯·格拉維斯
- 主要獎項:土星獎-最佳公共電視網系列劇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演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獲獎記錄,幕後製作,
角色演員介紹
布萊恩·考克斯
布萊恩·考克斯,是電影、電視和舞台劇的演員,曾演出超過五十部電影。曾榮獲艾美獎及舞台劇奧立佛獎,並以《蘭花賊》一片和該片演員獲得演員工會全體演員獎。他以熱門影集《歡樂一家親》獲得艾美獎提名,並以迷你影集《紐倫堡大審判》得金球獎及艾美獎提名。曾演出多出舞台劇,是多產的演員。他參演了戰爭史詩大片《特洛伊》《X戰警2》《25小時》。1995年,加盟梅爾·吉普森的《勇敢的心》。2002年改編自日本著名恐怖片的《午夜凶鈴》中也有他的出色演出。1998年和2004年的《諜影重重》和《諜影重重2》都有他的出色表演。2005年,給《納尼亞王國傳奇》影片主角之一“獅王亞士藍”配音。製片人說布萊恩的聲音有力度,很威嚴,十分適合“獅王”這樣一個角色。同年,他參加演出了伍迪·艾倫導演、女星斯佳麗·詹森主演的驚悚片《賽末點》。他還和格溫妮絲·帕特洛、安奈特·貝寧等人合演了《拿著剪刀奔跑》。
埃文·蕾切爾·伍德
埃文·蕾切爾·伍德
埃文·蕾切爾·伍德於1987年9月7日生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羅列。母親Sara Lynn Moore,演員。父親Ira David Wood三世曾是演員和劇作家,現經營一家很有名望的劇院"Theater in The Park"。舅舅是羅傑·摩爾,曾經主演過007邦德系列電影。EVAN有兩個哥哥,一個是Ira David五世,演員;另一個Dana(同母異父)為音樂人。嬸嬸Carol Winstead Wood是好萊塢的電影服裝設計。埃文生長於一個宗教混合家庭,父親信基督教,母親信猶太教。
1994年,7歲的埃文參加了《夜訪吸血鬼》中小克勞蒂亞的試鏡 ,可惜最後克爾斯汀·鄧斯特贏得了這個角色。1996年父母離婚,9歲的埃文跟隨母親去了加利福尼亞的洛杉磯。不久她就開始在銀幕上發揮她的表演才能。1998年她先後參演電影《真愛赤子情》和《巫法闖情關》,及電視劇集《Touched By An Angel》《American Gothic》和《Profiler》等。
她第一次引起關注的表演是ABC電視台的電視劇 《再續前緣》(1999)中飾演Jessie Sammler ,一個再婚父親的女兒,她要面對重組家庭,厭食症,及同性情感等一系列問題。
其他作品:
2003年,埃文主演了《芳齡十三》(2003),憑藉問題少女Tracy一角獲得多個殊榮(入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從此在好萊塢電影界中嶄露頭角。
傑森·奧瑪拉(Jason O'Mara) 於1972年08月06日出生在愛爾蘭的都柏林。小時候在聖麥可學院天主教私立男校讀書。畢業於都柏林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並獲得了戲劇學位。與2003年9月在康乃狄克州與美國女演員佩姬圖爾科結婚。奧瑪拉曾經在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演出喜劇,在2002年的愛爾蘭戲劇獎會上被提名為最佳男配角獎。
其他作品:
阿瑞斯特曼尼斯·瑟巴斯 Aristomenis Tsirbas |
Evan Spiliotopoulos |
— |
executive producer (13 episodes, 2011) | |
Jon Cassar | executive producer (13 episodes, 2011) |
Peter Chernin | executive producer (13 episodes, 2011) |
René Echevarria | executive producer (13 episodes, 2011) |
Justin Falvey | executive producer (13 episodes, 2011) |
Darryl Frank | executive producer (13 episodes, 2011) |
Livia Hanich | co-producer (13 episodes, 2011) |
executive producer (13 episodes, 2011) | |
Kelly Marcel | executive producer (13 episodes, 2011) |
executive producer (13 episodes, 2011) | |
Craig Silverstein | executive producer (13 episodes, 2011) |
Steven Spielberg | executive producer (13 episodes, 2011) |
Neal Ahern Jr. | producer (11 episodes, 2011) |
David Graziano | consulting producer (11 episodes, 2011) |
producer (11 episodes, 2011) | |
Brynn Malone | co-producer (11 episodes, 2011) |
Jose Molina | co-executive producer (10 episodes, 2011) |
Ellen Marie Blum | co-producer (9 episodes, 2011) |
Chris Brancato | consulting producer (2 episodes, 2011) |
consulting producer (2 episodes, 2011) | |
consulting producer (2 episodes, 2011) | |
executive producer (2 episodes, 2011) | |
Alex Graves | executive producer (2 episodes, 2011) |
producer (2 episodes, 2011) |
Black Jedjin(GER) |
Black Jedjin |
Dawn Fintor |
John Fuentes |
Alicia Stevenson |
Christoph Wörndle |
Rado Bakalov |
Adam Chrystie |
Gregg Domain |
Rodrigo Dorsch |
Paul Gimm |
Tom K. Gurney |
Richard Hurrey |
Thom Judd |
Kevin Koch |
Dimitri Loginowski |
Allan Nadel |
Ricardo Nadu |
Harry Porudominsky |
Shannon Pytlak |
Mike Safianoff |
Heather Shrewsberry |
Heather Shrewsbury |
Tom Sorem |
Dane Stogner |
Will Wira |
Michael Galbraith |
Soyeon Park |
Daniella Friedman |
Melissa Lawson |
Sarah Beth Shapiro |
Pete Anthony |
Tom Calderaro |
Bryan Lawson |
Larry Mah |
Paul Lavoie |
音樂原聲
作曲
Brian Tyler (12 episodes, 2011) Black Jedjin(GER)(From Taiwan)
獲獎記錄
- 2008年
- Ottawa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estival Best Animated Feature
- 2008年
- Heartland Film Festival Crystal Heart Award
- 2008年
- Giffoni Film Festival First Feature Competition
幕後製作
《泰若星球》最初的構想來自英國女編劇凱利-馬賽爾2009年初創作的一部只有12頁的短劇劇本《岡瓦納之路》。凱利-馬賽爾的經紀人最初想把劇本賣給英國Syfy電視台,後經不住《尼基塔》製作人亞倫-卡普蘭(AaronKaplan)的遊說,最終把劇本送到好萊塢。
本片根據導演阿瑞斯特曼尼斯·瑟巴斯2003年的同名動畫短片改編而成。
影片的大部分後期在洛杉磯完成,因為這裡聚集了大量的電腦動畫工作人員。
“泰若”這個詞在義大利語和拉丁語裡就是地球的意思。
影片整個整個過程只用了LightWave 3D和Maya兩種軟體。
在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總署)的網站上,有一項計畫就叫做“泰若計畫”。這是美國政府希望在外太空尋找到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行星的計畫。
製作團隊
FOX認為,這個與《外星人ET》和《侏羅紀公園》有著類似設定的故事,製片人非史匹柏莫屬,於是向他推薦了這個劇本,雙方一拍即合。隨後,FOX電視及電影公司又說服彼得·切爾寧參與進來。切爾寧曾擔任過新聞集團的營運長,正是他對詹姆斯·卡梅隆的信任,屢次超出拍攝預算、數度遭人質疑的《鐵達尼號》和《阿凡達》才得以問世,兩度創造了影史上的票房神話,更讓製片方FOX賺得盆滿缽滿。
奇怪的是, 進入製作環節之後,該劇的製片人和編劇就像走馬燈一樣輪番換人。製片人最多時曾達1 2位(執行製片人最多時達到9位),最初的兩位編劇凱利-馬賽爾和克雷格-西爾維斯坦也離開了劇組。最後,還是曾製作《星際迷航:新一代》和《24小時》的著名製片人布蘭農-布拉加坐穩了執行製片人的位置。卡普蘭說:“布拉加確定了本片是一部家庭冒險劇集,而不是‘每周恐龍秀’這種空洞的節目。”布拉加一開始對劇集還有些顧慮:“坦白說,我對劇集的設定有些擔心。就像給了我一張特別大的畫布,要我描述遠古的過去和百年後的未來。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怎么可能呢?”
布拉加請來了《星際迷航》時期的搭檔、A B C 《靈書妙探》的製作人雷內-埃切維里亞(Rene Echevarria)作為執行製作人負責全劇拍攝工作,他本人則全力投入到劇本改編中。
搞定了製作人,劇組下一個必須要解決的難題是確定拍攝地點。劇組想到了美國佛羅里達和路易斯安納,FOX卻認為沼澤與小河流不是遠古時代應有的模樣。如果只在洛杉磯搭建攝影棚,採取綠幕技術進行拍攝,花費又太高。夏威夷是比較理想的地點,但那裡總會都讓人 聯想起《迷失》,再加上史匹柏也要求劇組放棄在夏威夷取景,以免觀眾聯想到他的電影《侏羅紀公園》,最終劇組還是採納了史匹柏的意見,在他拍攝過《血戰太平洋》的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取景。事實證明,那裡世外桃源般的地理環境用來 搭建史前叢林中的殖民地小鎮最合適不過。
劇集取景在昆士蘭,編劇製作人和後期團隊在洛杉磯,兩地時差有17個小時,於是深夜的電話會議就成了布拉加的家常便飯。
史匹柏烙印
除了在確定拍攝地點中的決定性意見,史匹柏對劇集的影響體現在諸多方面。相當一部分的製片人是他找來的;男主人公是他親自挑選的;在《阿凡達》中飾演反派將軍的史蒂芬-朗(Stephen Lang)能加入劇組也是他一個電話定下的。此外,史匹柏憑藉自己 對恐龍的獨特見解,提出了“創造觀眾未見過的新型恐龍”的概念,並讓自己的好友、《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的顧問、古生物學者傑克-豪奈爾擔任該劇的顧問,為恐龍的“新造型”提供建議。根據豪奈爾的描述,現如今來科學家發現恐龍有很多類似鳥類的特徵,行動也比人們想像的更“優雅”,這些都將反映在《史前新紀元》中。劇本方面,史匹柏特別要求編劇組將史蒂芬-朗扮演的殖民地領袖寫得“更有野心”和“更難以捉摸”。此外,他還親自向道具設計師描述了“時空傳送門”和充滿幻想色彩 的“未來運輸車”的模樣。拍攝人類抵達遠古時代的場景時增加一個“明月”特寫鏡頭的主意也是他出的——按照劇本設定,未來的地球因為大氣過度污染,再也無法用肉眼見到月球了。以電影預告片的模式來製作本劇預告片也出自史匹柏的提議。
關於片中的恐龍
傑克-豪奈爾說,雖然劇中很多恐龍是“創造”出來的,但它們完全忠於大的歷史框架。例如,劇中沒有暴龍,因為當時(8500萬年前)這種恐龍尚未出現。在首集中出現的恐龍則主要是腕龍和牛龍。劇組沒有承諾每一集中都會有恐龍,但在動漫大會上承諾每一集至少 會有一種史前生物。
“這是一個很有野心的許諾,如今的小熒幕已經不再是當初的小熒幕了。”本劇執行製片人之一、夢工廠電視公司高管賈斯汀-法爾維(Justin Falvey)在談到本片的高清和視覺特效時說道,“觀眾渴望得到電影般的震撼體驗,現在劇集預算又能夠支持我們做到這些。 這當然是一部燒錢的電視劇,但觀眾能看得到我們的錢花在了哪裡。五年前,根本不可能在電視劇中看到這樣的恐龍。”
其他相關
前期宣傳vs首播擱淺
《泰若星球》2 0 1 0 年1 1 月開機拍攝,2011年1 月在美國電視評論協會的媒體發布會上。不僅演職人員悉數到場,還放出了長達三分鐘的預告片。幾周后,該預告片再次現身美國超級盃橄欖球總決賽,這次的 目標不僅僅是媒體,還有億萬電視觀眾。
FOX原計畫繼續採用《歡樂合唱團》的宣傳模式,在2011年5月播出前兩集。但到5月中旬,卻因“特效未完成”而將播出時間推遲到9月。凱文-賴利在致歉聲明中說“《泰若星球》是有史以來最宏大的電視史詩之一,我們採用了最新的特效技術營造這個史前世界,需要 花費巨大的工作量和投入,並假以時日才能完成。”除此之外,昆士蘭的暴雨和山洪導致的拍攝中斷,以及製作人內部意見不合導致的頻繁變動,相信也是首播集無法如期亮相的原因。
事實上,所有製作人都在感激首播集的延遲播出。2011年五月底,劇組負責人返回澳大利亞,決定增加原始版本中缺失的重要元素——足夠吸引大多數家庭成員共同觀看的“情感羈絆”——畢竟該劇的檔期是晚上8點檔。經過修改的劇本將情節核心從恐龍轉移到了主人公“ 定居者”Shannon一家身上:身為醫生的女主人公Elizabeth幫助曾經是警察的丈夫Jim從監獄中逃跑,並帶著三個孩子前往遠離凡塵俗世的遠古時代開始新的生活。
製片組認為:“讓觀眾不知道角色來歷就跟著他們一起冒險,是對觀眾的不負責任”。所以他們在第一集中增加了解釋Shannon一家生活背景的開場白,“你可以拚命燒錢,可是如果你的劇集沒有引人入勝的主線,觀眾是不會買賬的”。
劇組很快迎來了探知觀眾反饋的機會。2011動漫展(Comic Con)上F O X放出了首播集第一小時的內容。在此之前,《泰若星球》只有些“大手筆投資”、“史前時期”、“恐龍出沒”、“叢林冒險”等模糊的概念。從試播結果看,雖然不像《吸血鬼日記》和《行屍走肉》已經形成固定觀眾群,但《泰若星球》栩栩如生的恐龍特效仍然給眾多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試播集中人與恐龍的戰鬥場面更引得觀眾一陣驚嘆。
《泰若星球》是否真如宣傳的那般宏大?這究竟是一部人與食人恐龍搏鬥的故事?一部關於時空和宇宙的故事?還是一部家庭冒險故事?一切到2011年秋季才能知曉答案。但卡普蘭說他能確定一件事:“這是一部觀眾在電視上絕對沒見過的劇集。”
製作人布拉加、埃切維里亞:恐龍初長成
問:在如今的經濟環境下,這樣大規模的製作面臨的挑戰是不是很嚴峻?
布拉加:製作一部劇集,核心並不在於製作規模,而在於它的概念。所謂的製作規模都是為概念服務的。概念夠不夠獨特,夠不夠有野心,能不能吸引觀眾的注意,這才是我們看重的。
問:這部劇是給誰看的?
布拉加:所有年齡層的人都能在劇中找到興趣點。我相信也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
埃切維里亞:編寫劇本主線部分時,我們還是更多考慮到了成年觀眾——因為我們知道片中的恐龍元素原本能夠牢牢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問: 當FOX星球》無法在五月如期首播時,他們作何反應?
埃切維里亞:如果問他們是否希望這個項目盡善盡美,答案是肯定的。首播計畫是在劇集沒開拍之前就定下的,當然在公眾面前公開食言從來都不是好玩的事情,你看,我就要不停回答這種問題。
問:關於《泰若星球》電影般的大手筆製作我們聽說了不少,更有人把這部劇稱為“《阿凡達》加《侏羅紀公園》”。這對一部電視劇集來說,是否有點過於拔高?
布拉加:人們觀看這部劇集時就不會這么想了。這部劇集更適合現代的電視螢幕,有最逼真的特效,高清技術等等,在很多方面都是最高水準的集合。坦白說,完全可以與電影院的效果相媲美。
問:《泰若星球》第一季只有13集,你們認為從規模和遠景看來,該劇能否獲得下一季22集的預定?
布拉加:絕對沒問題。如何保持劇集長青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至於能不能拍到100集——我們每個星期都在朝這個目標努力。
埃切維里亞:這部劇不僅會在FOX頻道播出,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電視頻道隨後也會放映。而觀眾也能直接看到,這部比傳統罪案劇成本高出很多的劇集,到底昂貴在什麼地方。
《泰若星球》的幾項數據
250:包括建築工人、藝術工作者和製片公司的辦公室文員在內,劇組共有250名工作人員。
150:該劇共有固定演職人員150名,此外每天還要從澳大利亞當地招募臨時演員。
1.11:2011年的美國超級盃橄欖球總決賽上,約有1.11億電視觀眾觀看了該劇的預告片。
8500萬: 故事中兩條時間線相隔8500萬年。
9:包括史匹柏和彼得·切爾寧在內,一共有9位執行製片人參與製片。
4:該劇的外景基地位於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占地面積4英畝(約1.6萬平方米)。
幕後花絮
說起創作《泰若星球》的靈感之源,就得追溯到來自於加拿大的電影人阿里斯托姆尼斯·特瑟巴斯(Aristomenis Tsirbas)還是一位追夢少年那會兒。因為讀了H·G·威爾斯(H.G. Wells)所著的《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s),這個出生在蒙特婁的本土小孩突然萌生出了某種需要逆向思維的想法,那就是將故事中所有的角色身份對調,讓人類去侵略其他星球,搶占生存下去的環境資源,會衍生出一個怎樣的故事呢?特瑟巴斯還記得自己在看小說的時候,是被裡面描述的有關“入侵”的概念徹底地吸引住的——外星人所展示出來的,是人類歷史上曾有過的相同的帝國主義霸權行為,包括侵略、殖民和通過暴力的手段強行擴張領土,但是他們這么做的動機,卻是為了沒有任何深度的基礎需求。在全盤觀察並檢測了這種有關“外星人入侵”的類型故事之後,特瑟巴斯產生了一個要打破約定俗成的教條的想法,他說:“我發現自己似乎對外星人入侵的動機要更加地感興趣一些,而不是人類在面對這樣或那樣的危機時所做出的反應……如果這些故事中的外星人,和我們有著相似的行為舉止和智慧,那么為什麼我們不能將兩者的關係對調一下呢?讓外星人儘可能顯示出一種社會化的特徵,然後當他們經歷的是來自於地球人的入侵的時候,會產生一種什麼樣的觀點?這個故事立意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要賦予侵略者——也就是我們人類一些深刻的原因或目的,而不僅僅是簡單地將其描述成那種私慾膨脹的壞人。”
阿里斯托姆尼斯·特瑟巴斯隨即把這個故事的大體結構框架記錄下來,寫出一個大綱,瑟巴斯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電影短片的製作和視覺特效的專攻上,就期盼著有朝一日能夠實現將《泰若星球》帶上大銀幕的願望。
2003年,阿里斯托姆尼斯·特瑟巴斯自編自導的動畫短片《泰若星球》(Terra)贏得了包括棕櫚泉國際電影節“觀眾獎”在內的多個短片獎項,很快就吸引了製片人基思·考爾德(Keith Calder)的注意力,而他那會兒正好也在為專門拍攝真人電影的製作公司Snoot Entertainment尋找一部動畫作品,考爾德回憶道:“我們審核了電影節上的所有短片的獎項獲得者,然後看到了那部由特瑟巴斯製造的短片《泰若星球》……我們一致認為裡面有關對調了人類與外星人的侵略和被侵略的位置的想法,產生了一股強大的衝擊力,而且這部短片在畫面的體現上,也與以往我們看到的不太一樣。”
被Snoot Entertainment納入了旗下之後,阿里斯托姆尼斯·特瑟巴斯與基思·考爾德一起——還包括其他幾位製片人戴恩·艾倫·史密斯(Dane Allan Smith)、傑西卡·吳(Jessica Wu)和萊恩·科盧奇(Ryan Colucci),共同將最初的短片發展成一部完整的電影動畫長片,傑西卡·吳說:“我們都非常喜歡特瑟巴斯之前寫的那個劇本大綱,然後又找來編劇伊萬·斯皮里奧圖普魯斯(Evan Spiliotopoulos),他帶給我們的是很有奇幻風格的內容展現,讓整個故事重新煥發出了一種耀眼的色彩。在迪斯尼公司的時候,斯皮里奧圖普魯斯就已經積累了為卡通片創作劇本的大量經驗,所以他為我們帶來的可不僅僅是一個令人無比驚訝的劇本而已,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他的專業態度和無與倫比的包容力。”
幾位電影人共同商討之後,決定將《泰若星球》的基本故事概念圈定在“拯救家人”的動作歷險領域,然後再傳達出同樣有力的潛在的社會和環境信息:人類之所以會產生想要搶占泰若星球的欲望——“泰若”即拉丁文中的“地球”的意思,是因為他們不僅破壞了地球上的生態環境,就連被人類殖民統治著的金星和火星,也正在星系之間展開著大規模的內戰,阿里斯托姆尼斯·特瑟巴斯解釋道:“影片當中,人類被迫需要放棄地球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已經用光了這個星球的所有自然資源……我想當《泰若星球》最終走上院線的時候,它的觀眾群體很大一部分將會是孩子,所以對於我來說,這同樣也是一個需要被包含在其中的非常重要的內容,我們必須要警示我們的下一代——而且這些也都得到了最受尊敬的科學家的驗證,那就是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有目的的改造,遲早會引發非常危險的後果。《泰若星球》展示出來的就是一個代表著最糟糕可能的未來的假設:地球已經不再適合居住,人類只好去別的星球尋找另外一個家園。”而在製片人基思·考爾德看來,他覺得最棒的科幻作品就是那種能讓人產生真實的聯繫的故事,考爾德說:“我們總是將《泰若星球》看成是一部與‘家庭’有關的動畫影片,而且我覺得裡面所推行的對我們星球的保護原則,對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