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角龍

泰坦角龍

泰坦角龍(學名:Titanoceratops)是角龍科恐龍的一屬,是種大型草食性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目前僅發現一個化石,正模標本(編號OMNH 10165)包含:部分身體骨骼、以及部分頭顱骨與下頜,原本被編入於五角龍的一個標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泰坦角龍
  • 拉丁學名:Titanoceratops
  • 別稱:泰坦的有角面孔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爬行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鳥臀目
  • 亞目:角龍亞目
  • :角龍科
  • 亞科:角龍亞科
  • :烏拉諾斯泰坦角龍(模式種)
  • 分布區域:美國新墨西哥州
  • 生存年代:白堊紀晚期
發現與命名,敘述,分類,

發現與命名

在1941年,奧克拉荷馬州大學的古生物學家John Willis Stovall、與研究生沃·蘭斯頓(Wann Langston)、Donald E. Savage等人在美國新墨西哥州聖胡安縣發現一個大型角龍類的化石。由於同一地層也發現五角龍的化石,他們將這個標本編入於五角龍。詳細的發現地點已遺失。之後,保存標本的奧克拉荷馬州自然史博物館(又名山姆諾貝爾博物館)參考這個化石,而在館內建立一個骨架模型,標名為五角龍。根據重建後的結果,這個標本的頭顱骨長3.22米,被視為最大型的五角龍標本,也是已知最大型的陸地動物的頭顱骨。在1998年,Thomas Lehman重新研究這個標本,認為它們屬於五角龍,並估計出較短的頭顱骨估計值,長度約2.9米。
2009年,尼克·朗里奇(Nick Longrich)等人重新研究沃·蘭斯頓的當年筆記,試圖找出這個五角龍標本的最初挖掘地點。朗里奇等人認為化石屬於弗魯特蘭組(Fruitland Formation)上層或基德蘭組(KirtlandFormation)的下層,地質年代約7450萬到7370萬年前,相當於晚白堊紀的晚坎潘階;他們也發現這個頭顱骨與五角龍有差異。在2011年,尼可·郎里奇將這個化石建立為新屬,模式種烏拉諾斯泰坦角龍T. ouranos)。屬名意為“泰坦的有角面孔”,意指它們的巨大體型;種名則是以泰坦神之一的烏拉諾斯為名。

敘述

泰坦角龍的頭顱骨,比已發現的最大型的三角龍頭顱骨還大了15%,顯示它們是種相當大型的角龍類恐龍,完整身長估計約9米。眼睛上方的額角相當筆直,長度為105厘米。臉頰兩側各有一個突出部,長度為12厘米。鼻角則較小。後肢的股骨長108厘米,脛骨長78厘米。

分類

尼克·朗里奇在命名泰坦角龍時,將它們歸類於開角龍亞科的三角龍族(Triceratopsini)演化支,三角龍族還包含:始三角龍三角龍牛角龍;牛角龍可能是三角龍的異名。泰坦角龍是目前已知生存年代最早的三角龍族恐龍。在2010年,湯瑪斯·荷茲(Thomas R. Holtz, Jr.)發現泰坦角龍非常類似始三角龍白楊山角龍,三者生存於相同時代的相同地區,它們可能是相同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