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泰伯景區
- 別稱:吳王墩 皇陵
- 城市:無錫
- 面積:50畝
發展歷史,主要景點,旅遊信息,地理環境,自然資源,整改處罰,風俗民情,
發展歷史
古代周族領袖亶父(世稱周太王),即古公亶父,生於殷朝第23代商代國君武丁40年左右(約B.C.1284年),至殷朝第25代國君祖甲5年(B.C.1253年)遂建都陝西岐山周原,並生有泰伯、促雍、季歷三子。長子婚後無子女,三弟有子昌,聰明伶俐即周文王。亶父暗示王位傳季,日後傳孫昌。長子孝父讓賢,冬去春來,泰伯和二弟帶領一支人馬迅速南下,渡河過江,直抵太湖北部經無錫坊前直達梅里,安營紮寨,建城立國。時值殷朝第27代國君庚丁8年(約B.C.1212年左右)。泰伯在江南第一古鎮--梅里造牆建城,定為國都,號稱句吳,這是三千二百多年前江南地區最早城牆。他把西北文化帶來江南,併入鄉隨俗,把古代繪畫藝術用在人體皮膚的美化上來,帶頭實行對百姓的理髮制度,把披頭散髮的長髮剪成具有時代特色的短髮,促進人們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即歷史上著名的"斷髮紋身"。
次年聞父病重,上慧(即惠)山采約,收集治父病的藥方,與弟北上控父治病後返梅里。爾後建立城邑、開發江南、變漁狩之地為稻田,擴大耕地面積,深受百姓愛戴。年後,至殷朝第27代國君庚丁10年(約B.C.1210年左右),古公亶父病亡,兄弟返岐奔喪,把王位繼承權讓位於三弟季歷,並速離岐帶孝返錫,為創建的句吳古國不辛勞,嘔心瀝血,是創建古代吳文化的先驅。
孔子曾評論泰伯,有"志讓兩家天下,功辟萬古江南"的至德聖人尊稱。
泰伯先讓賢后開闢江南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他融合全國東、西文化,奠定了江南古文明的基礎,他不僅僅是吳國的創始人,更重要的,泰伯是一位傑出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和民眾領袖,他不坐享其成,而是歷盡艱辛,去創建、去開發、去為百姓服務;他不因循守舊繼承父業王位,而是去拓新,造就新天地。當弟季歷為殷朝第29代商王太丁殺害後(B.C.1193年),泰伯再次讓位於侄昌(周文王),時已年邁,不久病故。無錫人民為永遠懷念這位開國國君,厚葬於鴻山(皇山)。泰伯生於約殷朝商王祖甲5年(約B.C.1253年左右),病故於殷朝第30代國君帝乙4年(約B.C.1187年左右),享年96歲,無子,死後傳位於大弟仲雍。從此,這位偉人就長眠在無錫梅里(今梅村)鴻山之麓,泰伯墓作為千年古蹟供後人瞻仰。
主要景點
吳文化廣場
吳文化廣場位於泰伯景區前方,建造占地約7萬平方米,以緬懷開拓江南的吳國始祖——泰伯。該文化廣場突顯了無錫鴻山國際新城鎮內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弘揚了泰伯至德和諧精神 。廣場由南向北依次分為降福廣場、吳韻大道、吳文化廣場、尋根文化廣場四個部分。每年的4月10日,泰伯祭祀典禮——中國(無錫)吳文化節,作為吳氏宗親和海內外同胞盛大的祭奠先祖活動在此舉行。
歸宗碑林
碑林位於泰伯墓西側,為吳氏後裔、宗親至德團體前來鴻山認祖歸宗所立,日久漸成碑林。
神道
丹墀甬道,兩側植青松、古柏,按王者規格,依次排列著五對青石製成的石人石獸——文官手捧朝板,武官手執銅錘,白象吉祥,雄獅威武,奇獸獬豸,為泰伯陵守護者。
御碑亭
御碑亭(東)
東御碑亭,碑上鐫刻明建文帝因叔父篡位出逃京城,在泰伯墓前所題詩句。末句雲“身慚今日爭天下,遺笑句吳至德邦”。
東御碑亭,碑上鐫刻明建文帝因叔父篡位出逃京城,在泰伯墓前所題詩句。末句雲“身慚今日爭天下,遺笑句吳至德邦”。
御碑亭(西)
西御碑亭,碑上鐫文載清乾隆十六年初次南巡時,遣敬秩大臣誠毅烏木泰祭奠吳泰伯之祭文。
西御碑亭,碑上鐫文載清乾隆十六年初次南巡時,遣敬秩大臣誠毅烏木泰祭奠吳泰伯之祭文。
石牌樓
石牌樓:青石牌樓,原名“戟門”,作為頭山門。這座石牌樓有十多米高,二十多米寬,五門六柱,是江南牌樓之最。它是由六百個全青石料部件,近百名能工巧匠花了近百天建成的。因泰伯生前頗有王家風範,司馬遷將其列為“世家第一”,在牌樓正中由書法家鐘正亞先生引寫的“第一世家”四個大字。
四棱碑
明代所建,頂高1.13米,座長1.36米,寬1.30米。碑正面刻陰線雙鉤“泰伯墓”篆文三字,周飾雙龍戲珠邊紋,上蓋帽頂。墓碑東側為明代弘治十四年(1501)楊文所撰《重修泰伯墓碑記》。北側為明代天啟三年(1623)高攀龍所撰《泰伯墓碑陰記》。
月牙池
俗稱月牙池,形如一輪彎月,面積約3畝,池深6米,為明代花崗岩建築,池周圍有57根欄柱,池內水清見底。與坡上泰伯墓墩相對,昭示日月同輝。
仰止閣
位於甬道中央,四方塔形三層建築,意謂高山仰止,由香港實業家吳天賜先生捐建。閣高19.99米,寓意1999年建造,閣內供泰伯銅像一尊,端莊安詳,像高3.5米,重2噸,由香港吳木源先生捐塑。
旅遊信息
無錫機場距無錫新區7公里,建議乘坐計程車從機場高架下,轉錫梅路到新鴻路,左拐一直到底。
無錫火車站距無錫市區20公里,建議乘坐公交712直達。
無錫市中心距景區16公里,建議乘坐公交712直達。從無錫市中心上機場高架,然後轉錫梅路,到新鴻路左拐,一直到底,近泰伯大道路與新鴻路交叉。
地理環境
泰伯景區位於江蘇省無錫市無錫新區鴻山鎮西幹路鴻山路。
泰伯墓座北向南,依山而建,占地約三畝。墓呈圓弧形,全由青石砌成羅城塋門和墓墩、墓碑。
景區南邊的大門口是吳文化廣場。廣場上立著一些和泰伯有關的雕塑。廣場的北邊是鴻山泰伯墓,門口的石牌樓五門六柱。進門,神道兩側按照王者的規格立著石人、石獸,神道東邊的御碑亭里有明建文帝出逃時題寫的詩句,西邊的御碑亭里有清乾隆帝遣下屬祭泰伯的祭文。由神道往北依次有三層高的仰止閣、月牙池、明代四棱碑,最北端即泰伯墓的墳冢。泰伯墓北邊是東西走向的鴻山。
自然資源
泰伯景區分為泰伯陵景區和吳文化廣場景區兩個部分。泰伯陵景區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墓旁有青松翠柏。泰伯墓區的建築古樸典雅,重重殿宇,層層樓閣,花草樹木交相輝映。
東晉明帝太寧元年正式策封泰伯為“三讓王”。御製至德碑,並在羅城塋門月台下三十步,建造了讓王祠殿,殿中供穿帝王冕服的泰伯塑像。唐太宗貞觀十三年,詔禮部尚書韓太沖,再次擴建泰伯墓、門、殿等,御賜金香爐、花瓶、香盒器皿,永遠供作祀用。泰伯墓堪稱是江南第一古墓。
整改處罰
2017年6月1日,記者從省旅遊局獲悉,就無錫市鴻山泰伯景區4A級景區給予嚴重警告並責令限期六個月整改到位。
風俗民情
土茶館
鴻山東嶺南麓,原有茅君行祠,相傳是西漢元帝後期三茅君所建。祠內東有“迎暉閣”,西有“拱秀軒”,後作“洗心軒”,軒前有一園池,池上紫藤盤蓋,猶如涼棚,故鄉民稱作“涼棚池”。池水清泉至純可口。茅君行祠改為“大悲庵”後。因年久失修,成了廢墟,唯獨涼棚池畔的洗心軒在,成了當地名人墨客題詞作對、品茗觀魚賞景的勝地。可是,清明節掃墓游山的人眾多,人們天熱口渴,卻無不飲茶解渴的地方,梁鴻夫婦見到此情,就在洗心軒池南搭一草棚,煮池泉供游山百姓進棚解渴休息。從此,鴻山每年清明節,近山村民在涼棚池畔找地搭棚,開設土茶館,游山百姓再也不愁天熱口渴了,後人為了紀念梁鴻與孟光夫婦的事跡,把涼棚池更名為“梁孟池”了。 清明節鴻山土茶館,早期很昌盛,至今雖已絕跡,但到清明日,還能見到滿山賣涼茶的鄉民。
搶親
“搶親”是從“搶青”開始的。據傳,古時候,清明日,鴻山一帶鄉民,為了悼念泰伯,家家做了青糰子,到泰伯墓前去祭祀,祭畢把青糰子供人搶食,如果都搶光為大吉大利,這就是“搶青”。
近山村上有個寡婦,私下愛上了一個死去妻子的光棍,被村上族長知道了,認為是傷風敗俗的罪人。一年清明日,族長叫人把寡婦綁在鴻山東山嘴她丈夫墳上要活埋。這時候往泰伯墓去搶青糰子的一群青年,見一光棍在踱來踱去,看樣子悶悶不樂,心事重重。大家上前一問,知道了原因,眾人一時心火,像一群野牛一樣,一道衝到東山嘴,搭族長爭執,那時,梁鴻聞聲趕來勸住經光棍訴說苦衷,梁鴻就問寡婦願意不願意,年輕寡婦漲紅了臉,很難為情地點了點頭。梁鴻就對族長說:“孤行者犯法,兩願者可親。這一對男女都是單身,既然願意結姻緣,有什麼罪呢?”眾人不管族長爭辯,七手八腳地幫光棍脫下外衣,兜在身穿孝服的寡婦頭上。於是,光棍背了媳婦回家去成親了,這就叫 “搶親”。
從此,凡是光棍或無錢娶妻的青年,若與寡婦相愛或者從小訂親得,男方家裡窮,無錢娶妻過門的,只要男女雙方同意,就可約在清明節場,進行搶親結婚。
以後,逐步發展“廟會搶親”的風俗,流傳到無錫太湖一帶。
售牛市場
鴻山原名鐵山。山上有牛角亭、牛眼池、牛背脊、牛尾巴等的名稱。
傳說,鐵山是鐵牛變的,當然這是人們民眾的想像罷了。可是,古代辰光,鐵山上確有野牛成群,當地百姓把這種野牛誤認為是神牛,不敢碰。野牛下山來傷害農作物時,百姓當是上天降災,非但不趕,反而跪地求拜。
泰伯來到南方梅里後,認為山上的野牛可以訓化用來耕地。一天,泰伯帶了弓箭到鐵山上準備射牛。果見野牛數頭,他就對準為首的一頭野牛,嗖!嗖!兩箭,射中了野牛的兩隻眼睛,那頭野牛疼的狂蹦亂跳,泰伯馬上一個騰跳,騎上野牛,終於把它馴服了。其餘野牛見了,都服服帖帖地跟著泰伯走了。泰伯把這些馴服的妞,戴上眼罩,在清明日那天分給鄉民春耕去了。從此,每逢清明節游鴻山時,鴻山成了買賣或調換耕牛的傳統市場了。
十月白酒
鴻山鄉間,過去每年新春節日,習慣用自己十月釀製的香醇甘甜的糯米老白酒待親待客,這種佳釀,相傳是梁鴻夫人孟光創製的。
一年的端陽節,孟光上山采百草時,一不小心,滑入滑石洞內,見洞內有白嫩石粉,就抓了一把和采來的紅字綠葉的香草(酒藥草)及桂花做成了小圓子,小圓子做成後,因忙於別的農事忘記燒了,擱到十月里,忽然香氣撲鼻,發現是久存的小圓子,即用糯米飯和清泉釀成白酒,到新春佳節敬客,飲後無不讚許。從此,就成了民間習俗。
後來,就有人常到滑石洞采滑石粉做酒藥買賣。至今,雖無人再進洞採取,可釀製十月白酒的習俗,一直流傳下來,至今鄉間還有。
清明糰子
鴻山一帶,清明節家家戶戶要做青糰子吃。據傳,這是敬奉泰伯的風俗。很早很早,鴻山地區還是荊蠻之地。地處長江下游三角洲,常年積水泛濫。蠻民們苦不盡言。常是捕魚捉鱉度日。泰伯到此以後,為民鑿伯瀆,恰水患。並將黃河流域帶來的米、麥、豆、芹菜等許多種子,傳教百姓播種下地,逐年推廣。從此,當地的苦難百姓漸漸獲得溫飽,後來,泰伯在農曆三月初三病故。鄉民們為了不忘先聖恩德,每逢農曆三月初三泰伯忌日(後改為清明日)用自家種出來的糯米碾壓成粉做成白糰子,再用青麥葉打汁,做成青糰子,統稱清明糰子,表示一清二白的意思。到泰伯墓前供奉,以作悼念。清明糰子有肉餡、菜餡、豆沙餡三種,“餡”本地方言讀“讓”,“三餡”是“三讓”皇位的意思。這一習俗,世代流傳下來,逐漸發展到鄉民們在清明節也用清明糰子做為齋祭祖先的必備貢品。青糰子清香可口,別有風味,至今已成了清明日無錫鴻聲一代特別鴻山鄉間、待青待客的節日特色點心了。
掃墓與踏青
清明這一天,江南從悼念讓皇泰伯起,就有祭掃先人墳墓的風俗。又是表示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不忘亡人的意思。
關於踏青的來歷,這在兩三千年以前春秋時期,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被麗姬陷害,逃亡在外十九年,後在一些大臣的輔導下,才回國當上了國君。他登位後,馬上對隨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個按功行賞。卻忘記了一個十分忠誠的大臣介之推。介之推也跟隨晉文公在外十幾年,在晉文公被困魏國吃不上飯的時候。他偷偷地從自己腿上割下肉給晉文公吃。他是個很倔強的人,既然沒有被封,他也不爭功。作了一首“龍蛇之歌”,背起母親,到山西介休縣東南的綿山去了。
晉文公想起了介之推,馬上派人去他家裡找,沒找到。聽說到綿山去了,就派人去綿山找,也找不到。晉文公知道介之推是個孝子,心想,放火燒山,他定會背了母親跑出來的。可是介之推母子寧可燒死,不要出首爭功,任燒不出山,綿山的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山上的樹木柴草都燒光了。晉文公派人去看,只見介之推母子抱著一枯柳,已被活活燒死了。晉文公十分惋惜地把他們母子安葬在綿山上,為他們造了廟,並將綿山改名為“介山”。
焚燒綿山的那天,正是清明節。人們為了紀念介之推母子,在清明這天,上山“踏燼”。並且不忍舉火,都吃冷食,所以又叫“寒食節”,也叫“禁火”、“禁菸”日。山西民間,這天家家門旁還要插柳枝,是招介之推母子亡魂的意思。
從前,鴻聲鄉一帶鄉民,清明節要上鴻山掃墓插青。據傳,這也是紀念介之推的一種習俗。掃墓踏青,是把祖墳上的柴草燒光,然後在墳墩上插上一支青柳條。東漢高土梁鴻夫婦隱居在此,認為“山不清,人多病”。就引導鄉民把“燒墓”改成“掃墓”。即用一根小竹竿,稍上紮上白紙條,插在墳墩上,任風吹動掃坲墳土,這就是掃墓的習俗。在掃墓時,墳上燒紙錠,容易引起燒山,還有些頑皮老小孩子,上山玩“放野火”取樂,故梁鴻每逢清明節帶領百姓上山“踏青”,實是“踏燼”,“禁火”確保青山常綠,百姓長壽。從此鴻聲一代鄉民每到清明節,上山掃墓、踏青已成民俗了。直到現在,我們還有清明日給先祖先烈掃墓的習慣,現有的獻花圈或者鮮花,踏青也統稱遊春了。
瞻仰泰伯墓
農曆正月初九,傳說是泰伯的生日,當地百姓懷念泰伯,把這天敬為“天生日”。百姓都要去游泰伯廟,瞻仰泰伯聖像。
農曆三月初三,是泰伯死的日子。鴻山周圍的鄉民都要游鴻山,到泰伯墓前祭奠。所以,每年三月初三起,連續三天,四鄉八鄰的男女老少,穿紅戴綠,成群結隊到鴻山。泰伯墓前後左右,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這一習俗,流傳至今。不過,當地鄉長對泰伯無限崇敬,後來把日期改在清明日了。所以有些老百姓還認為農曆三月初三是正清明呢。
據傳,因泰伯德行高尚,所以泰伯千古的辰光,百姓哭聲震天,都到山丘原野采了白色鮮花於泰伯墓前敬獻。白花採光,想到泰伯生前很愛種麻,就腰束麻皮到墓前叩拜,表示哀悼。從此以後,吳俗對去世的長輩,也用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