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橋

泮橋

泮橋,是建在古代學宮裡的橋樑,它的交通作用很小,是封建禮制的一種形式體現。有將泮橋稱作跨鰲橋的,也有稱泮橋為狀元橋的,如果是採用三座橋並列的形式,就把中間的一座稱狀元橋,兩邊的分別叫探花橋、榜眼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泮橋
  • 類別:建在學宮裡的橋樑
  • 別稱:泮水橋、鰲橋、狀元橋
  • 起源:周朝
釋義,歷史,寧波的泮橋,

釋義

泮橋,是建在古代學宮裡的橋樑,它的交通作用很小,是封建禮制的一種形式體現。舊時,學子入學稱為“入泮”。有將泮橋稱作跨鰲橋的,意為跨過此橋,科舉應試之時就能獨占鰲頭。也有稱泮橋為狀元橋的,如果是採用三座橋並列的形式,就把中間的一座稱狀元橋,兩邊的分別叫探花橋、榜眼橋,意思都一樣。在科舉取仕的年代裡,跨過泮橋,象徵著登仕的第一步,泮橋承載了學子心中一生的期望。
泮橋

歷史

泮橋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周朝。《禮記·王制》曰:“國小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意思是說,按周朝的禮制,天子的學宮稱為辟雍,諸侯的學宮稱為泮宮。辟雍是四周環水,而泮宮僅僅是南面有水,“泮之言半也”。建造在泮水上的橋樑叫泮橋,或泮水橋。
漢武帝推行“黜廢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學的統治地位得到確立。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又詔令州縣一級建造孔廟。到北宋時,為發展教育,朝廷詔令全國州縣都要建立學校,於是,各地都依附或者擴展孔廟建立學校,廟、學合一的形式就逐漸形成並且固定下來。以後,幾乎每個縣都有縣學,學宮前必定有泮橋,泮橋就像大成殿、欞星門一樣,成為孔廟(學宮)的建築標誌之一。

寧波的泮橋

寧波的泮橋始建年代不會晚於北宋。唐朝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設立明州,州學也隨州治建在小溪(現鄞江橋)。貞元四年(公元788年),刺史王沐在州學內建大成殿,同樣經歷了先學後廟,廟學合一的過程。後來州治從小溪遷到三江口時,州學也一同遷來。從北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起,府學一直設在如今的中山廣場內。作為縣一級的鄞縣縣學,是北宋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王安石在鄞縣做縣令時建立的,最早建在開明街口。南宋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年),搬到現在第一醫院的西半部,因此,第一醫院南面的街就叫縣學街,上世紀60年代,縣學的建築還保持得相當完好。
舊時寧波有八座學宮泮橋,分別是鄞縣、慈谿、奉化、鎮海、象山、餘姚、寧海等七縣縣學和寧波府學,現在還剩五座,分別在江北區的慈城鎮和鎮海、奉化、寧海、餘姚的城關。老市區內的兩座學宮都已不存,中山廣場內的一個泮橋殘墩,是當年將體育場改為中山廣場時,從地下挖出來的。
慈谿自唐朝設縣,至上世紀50年代,縣城一直在現屬江北區的慈城。慈城的學宮始建於北宋雍熙元年(公元984年),北宋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搬到如今的位置,它是目前浙東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孔廟建築。泮橋架於欞星門內半月形的泮池上,並排三座,為三孔簡支石墩石樑橋,橋形簡潔,橋長5.83米,兩頭落坡無步階,中橋面寬2.39米,每墩有四柱;邊橋面寬1.27米,每墩為兩柱。完好地保存了明清風貌。
鎮海中學是以前鎮海的縣學,鎮海縣學始建於北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改建到這裡。如今仍保留著泮池、泮橋和大成殿。泮池為彎月形,泮橋始建於南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與慈城的泮橋形式一致,也是並排三座三孔簡支石墩石樑橋,每個橋墩都有四根支柱。
奉化縣學的位置,就是現在奉化錦屏中心國小,遺留的建築也為泮池、泮橋和大成殿,不過,它的泮橋是單座的單孔石拱橋,橋全長17米,拱卷淨跨3.60米,採用鑲邊塊石縱聯砌置,橋牆上伸出4個荷葉包頭雕飾,它的砌置方式和荷葉包頭雕飾,在寧波現存石拱橋中,是較為少見的。
寧海賓館內,也有泮池與泮橋,它是原先寧海縣學僅存的建築。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寧海已在孔廟中建縣學,公元1061年移建到現在的位置。它的泮橋,採用單座的三孔石拱橋的形式,橋長15.08米,淨寬1.77米,中孔淨跨約3.10米。兩頭各有台階14級,兩邊欄柱相間,柱頭有蓮飾。現橋建於明朝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保存得相當完好。
餘姚的泮橋,始建於北宋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這一年學宮移建新址,學弄之南開鑿泮池,東建欞星橋,西建明倫坊。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泮橋重建,橋形為單孔石拱橋,淨寬2.68米,橋欄外側一面刻橋名“欞星橋”,另一面刻“巽水源流”。1985年填河拓路時,此橋按原樣遷到龍泉山北麓的青少年宮後面,成了一座旱橋,橋保留下來了,可與“巽水”,卻是八桿子也打不著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