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與製造技術》是2013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亞生、崔春芳。
基本介紹
- 書名:注塑模具與製造技術
- 類型:科技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化學工業出版社
- 作者:馮亞生 崔春芳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頁數:335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一、塑膠套用性能
二、塑膠製品的功用
三、塑膠模具的功能和地位
第二節塑膠模具工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一、世界各國模具製造技術狀況
二、中國模具工業的發展現狀
三、我國模具技術的進步狀況的對比
四、“十二五”模具行業發展規劃
五、“十二五”期間模具產業發展三大展望
第三節注塑模具開發功能與動向
一、通過熱流道技術提高多層模具的功能
二、同時作業可以縮短作業循環時間
三、工藝流程可以合成一體
第四節注塑模具套用的關鍵技術
一、注塑模具套用背景
二、注塑模具製造的特點
三、模具製造技術的發展方向
四、關鍵技術和實用功能
五、模具先進制造關鍵技術的發展主要體現
六、國內基於分層實體製造關鍵技術的注塑模具套用
七、新興特殊注射成型關鍵技術對模具製造的發展要求
第五節塑膠注射成型模具與發展趨勢
一、提高大型、精密、複雜、長壽命模具的設計水平及比例
二、注塑模具CAD實用化與集成化
三、塑膠模具專用鋼材系列化
四、推廣套用新型注射成型技術
五、高檔模具標準件生產技術
第一節塑膠注射成型工藝
一、注射成型過程
二、注射成型過程的要素及其相互關係
三、聚合物在注射成型中的問題
第二節塑膠注射成型設備
一、塑膠製品設備的選擇
二、塑膠注射成型機設備
三、塑膠注射成型機與模具的關係
第三節注射成型製品的設計原則和方法
一、概述
二、注射成型製品的設計原則和方法
三、注射成型製品的設計及結構工藝性
第四節注塑製品的設計
一、注射製品的精度
二、製品的表觀質量
三、塑件的壁厚
四、脫模斜度
五、加強筋及其他防止變形的結構設計
六、支撐面和凸台
七、金屬嵌鑲件的設計
八、螺紋的設計
九、鉸鏈的設計
十、齒輪的設計
十一、孔的設計
十二、塑件與注塑模具的關係
第五節注塑模具設計製造過程中的若干問題
一、模具的模組化設計
二、模具製造過程中的缺陷及防止措施
第一節注塑模具的結構形式
一、注塑模具的工作原理與分類
二、塑膠注塑模具的技術要求
三、注塑模具的結構組成
第二節注塑模具對材料的選擇
一、注塑模具的工作條件
二、塑膠模材料失效原因分析
三、注塑模具對材料的要求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澆注系統的設計
一、澆注系統的組成與作用
二、澆注系統的設計原則
三、澆注系統的平衡性與阻力
四、流道系統的設計
第三節無流道冷凝料的澆注系統設計
一、熱流道澆注系統的分類
二、熱流道系統的尺寸計算
第四節熱流道技術與套用
一、熱流道發展史
二、熱流道的原理與熱流道模具的特點
三、熱流道系統的優勢
四、熱流道系統與結構的組成
五、熱流道系統的分類
六、熱流道塑膠模具設計程式
七、熱流道技術發展動態
八、熱流道系統的發展方向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模具的分型面設計
一、分型面類型
二、分型面選擇的原則
第三節凹模(動模)的結構設計
一、整體式凹模
二、整體嵌入式凹模
三、局部鑲嵌式凹模
四、大面積鑲嵌組合式凹模
第四節型芯的結構設計
一、整體式型芯
二、組合式型芯
第五節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計算
一、概述
二、工作尺寸分類及有關約定
三、影響塑膠製品尺寸精度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四、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計算方法
第六節型腔的強度和剛度計算
一、概述
二、圓形型腔、型芯的尺寸計算
三、矩形型腔、型芯的尺寸計算
第一節概述
一、合模導向機構的作用
二、合模導向機構的設計原則
三、支承零部件
第二節合模導向機構
一、導柱導向機構
二、錐面定位機構
第三節模具零件的支承零部件與設計舉例
一、概述
二、模具結構與工作原理
三、主要零件的設計
四、設計計算
第四節注塑模具的標準件使用
一、注塑模具正確使用方法
二、模具零件的標準化
三、模架的標準化
第一節概述
一、頂出機構的典型結構及組成
二、頂出機構的設計要求
三、頂出機構的分類
第二節脫模力的計算
一、概述
二、圓錐形型芯脫模力的計算
三、矩形台錐形型芯脫模力計算
第三節簡單的脫模機構
一、推桿(頂桿)脫模機構
二、頂管頂出脫模裝置
三、推板頂出脫模及裝置
四、活動鑲件和型腔脫模機構
五、利用成型零部件(組合式)頂出機構
第四節澆注系統塑膠(定模側設)的脫模機構的形式
第五節雙脫模(順序)脫模機構
一、概述
二、壓縮空氣順序雙脫模機構
三、彈簧式二次頂出脫模機構
四、拉鉤順序分型雙脫模機構
第六節脫模機構的輔助裝置
一、導向機構
二、回程復位機構
三、定距分型拉緊機構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側向分型抽拔力和抽拔距的計算
一、側向分型抽拔力的計算
二、側向分型抽拔距的計算
第三節手動側向分型抽芯機構
第四節機械側向分型抽芯機構
一、彈簧分型抽芯機構
二、斜導柱分型抽芯機構
三、彎導桿分型抽芯機構
四、滑塊導板(料槽導板)側分型抽芯機構
五、斜滑塊側分型抽芯機構
六、齒輪齒條抽芯
第五節液、氣壓分型抽芯機構
一、液壓分型抽芯機構
二、氣壓側分型抽芯機構
第六節聯合作用的側抽芯機構
第一節注塑模排氣系統設定及排氣槽的設計
一、排氣的問題概述
二、模具排氣的作用與結構
三、模具的排氣方式
四、排氣槽尺寸設計
五、負壓及真空排氣
第二節注塑模的溫度調節系統
一、注射模中設定溫度調控系統的必要性
二、模具的溫控系統
三、介質冷卻迴路設計原則
四、電加熱調節
第一節取向與注射成型質量的關係
一、取向與熔體流動的關係
二、影響製品取向的因素
三、取向對製品力學性能的影響
四、取向的控制
第二節注塑製品中的殘餘應力
一、內應力的產生
二、流動殘餘應力
三、熱殘餘應力
四、內應力的消除及分散
第三節注塑件的密度分布與收縮
一、注塑件的密度與分布
二、注塑製品的成型收縮率
三、成型收縮率的控制
第四節注塑製品的熔接痕
一、熔接痕的形成及類型
二、影響熔接痕的因素
三、消除或減輕熔接痕的措施
第五節表面缺陷及其預防措施
序言
據統計資料,模具可帶動其相關產業的比例大約是1∶100,即模具發展1億元,可帶動相關產業100億元。通過模具加工產品,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節約原材料,降低能耗和成本,保持產品高度一致性等。如今,模具因其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好、材料消耗低、生產成本低而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套用,並且直接為高新技術產業服務,特別是在製造業中,它起著其他行業無可替代的支撐作用,對地區經濟的發展發揮著輻射性的影響。
現代模具行業是技術、資金密集型的行業。目前,中國約有模具生產廠點25萬餘家,從業人員有100多萬人,全年模具產值達1000多億元人民幣,模具出口近30億美元,但是目前我國注射模具設計製造大多集中在低檔次領域,技術水平與附加值偏低,對於那些精密、複雜、大型、科技含量高和壽命長的高中檔模具,國內模具企業在技術上還有一定差距。
目前,熱流道的注塑模具已套用普遍,如雙色注塑模、氣體輔助注塑模、無熔接痕高亮度模具正在廣泛套用;同時,CAE的模流分析和模具信息化的管理系統(CAE、CRP、EMS)已開發套用,通過信息化的管理系統能對模具項目計畫、材料、進程進行有效的控制,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質量。
面對國外先進技術與模具質量高、市場價格低、製造周期短的挑戰,模具行業應不斷地提高設計、製造、工藝技術及管理水平。我國必須打破傳統習慣的模具生產工藝,使模具設計規範化、標準化,使模具生產零件化,使模具企業管理信息化、網路化。只有這樣,才能使模具行業整體水平躍上一個新的台階,縮短與國外水平的差距,使中國的模具工業有一個更大的發展。近年來,模具行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主要表現為大型、精密、複雜、長壽命模具和模具標準件發展速度高於行業的總體發展速度;塑膠模和壓鑄模比例增大;面向市場的專業模具廠家數量及能力增加較快。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三資”及民營企業的發展很快。
隨著我國製造業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模具工業獲得了飛速的發展,模具的需求量也成倍增加,其生產周期愈來愈短。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塑膠模具技術進步,技術創新的步伐。只有掌握最新的塑膠模具技術成果才能提高競爭能力,開拓新的市場領域。當前要應對塑膠模具原材料價格暴漲等各方面的挑戰,為此需要特別注意學習和吸收國際塑膠模具業的經驗教訓和科技成果。
《模具設計》叢書的出版,為推動製造業的健康有序的發展、最佳化模具產業結構有所幫助,有利於製造業產業集群人員的知識需求,切實把科技創新與技術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企業解決一些技術難題。該叢書的特點是以技術性為主,兼具專業性和實用性,同時體現基礎理論的研究等。
叢書共分七冊,包括《注塑模具與製造技術》、《三維建模與模具設計》、《塑膠模具與設計》、《模具材料及工藝》、《模具設計與數控編程一體化》、《衝壓模具與製造技術》、《橡塑模具與設計》。
為了幫助廣大讀者比較全面地了解塑膠模具行業的發展與技術進步,編者在參閱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組織編寫了《模具技術》叢書。相信本叢書的出版對於廣大從事塑膠模具與設計、塑膠新材料的製品與加工和開發研究的科技人員會有所幫助。
叢書編委會
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