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瓮

製作泥瓮,最講究的是瓮壁。每次只能向上加高三、四圈,幹了再向上加高,特別是到了收口的時候,每次只能加一、兩圈。待整個瓮身乾透以後,再用踩熟了的泥把瓮壁內外抹遍,使瓮壁內外平平整整,滑滑溜溜。因為操作過程全離不開“泥”所以叫“泥”瓮。泥好後,曬上幾天太陽,等呈出灰白色,便可抬回家使用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泥瓮
  • 形狀:肚大口小
  • 作用:存放糧食、油菜籽之類的農具
  • 製作方法:就地取材,在鄉場上隨便挖上幾鍬
簡介,製作方法,考古,

簡介

泥瓮,是一種肚大口小、存放糧食、油菜籽之類的農具,就像現在酒店裡裝散酒的大圓陶器。

製作方法

農家的鄉場是做泥瓮最好的地方,通風、有陽光。很多人家做泥瓮喜歡就地取材,在鄉場上隨便挖上幾鍬,壘上一堆堅硬的土(鄉場上的土被石碾壓得僵硬呆板),搗碎,提幾桶水澆在泥塊上,等泥塊潮透、蓬鬆 ,再用腳反覆踩、攪拌,直至踩成絲綢狀,就可以做製作泥瓮子的原料了。
選好稻草後,把絲綢狀的泥往稻草上塗抹,讓泥和稻草充分混合,做成了條狀泥草繞子。首先做瓮底,先把泥草繞子交錯擺在地上,成“米”字形,叫做“筋”,接著就用泥草繞子從“米”字中心開始一圈挨一圈地向外編排,圈與圈之間的泥草繞子粘緊,再用泥把上面抹平,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在做“米”字形筋時候,兩端都要超出瓮底尺把長,等到做瓮壁時,就可以把這尺把長的筋往外壁上傾斜纏繞粘泥,使瓮底和瓮壁粘成一個整體,結實耐用。做瓮壁時,則同樣用泥草繞子,挨著瓮底邊沿向上圍圈,一開始每圍一圈都要稍微向外擴張一點;到齊腰高時,再漸漸往內收縮;到齊胸高時,收縮的角度更大,這樣做起來的瓮身呈“鼓肚”形,為了使瓮口更結實,最後還要做個瓮蓋。
製作泥瓮,最講究的是瓮壁。每次只能向上加高三、四圈,幹了再向上加高,特別是到了收口的時候,每次只能加一、兩圈。待整個瓮身乾透以後,再用踩熟了的泥把瓮壁內外抹遍,使瓮壁內外平平整整,滑滑溜溜。因為操作過程全離不開“泥”所以叫“泥”瓮。泥好後,曬上幾天太陽,等呈出灰白色,便可抬回家使用了。
好的土瓮勻稱、渾圓,高一米左右,肚大口小,腹部隆起。大的泥瓮只有殷實人家才做。小土瓮靈巧,薄,口溜圓,就像那暗褐色的陶罐。那年月里,泥瓮貯糧,既吸收潮氣,保持糧食乾燥,又省去翻曬的勞作,它是農人最鐘情的容器。

考古

2007年2月5日從鄖縣考古現場獲悉,在該縣五峰鄉上寶蓋遺址中,發現大量東周時期的瓮棺,泥瓮葬人的方式在鄂西北尚屬首次發現。
位於鄖縣的上寶蓋遺址經專家確認是一處東周時期的遺址。發掘中,專家發現了一些古代葬人用具——瓮,這些泥瓮大小不一,形如菜罈,部分泥瓮中還有一些人的骨骸。經專家修復後,有十幾個泥瓮已恢復了原形,最大的直徑約有1米,最小的也有四五十厘米。
專家透露,大瓮是用來葬成人的,小瓮是用來葬小孩的。
寧夏考古所朱存世教授介紹,東周時期,瓮棺主要是用來葬夭折的小孩,大人死後一般直接土葬,而此次發現的成人死後入瓮棺,在國內很少見,這對研究東周時期殯葬制度有很重要的意義。
筆者了解到,專家目前正深入研究這一奇特現象,試圖解開謎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