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歷史,地理環境,村落格局,選址理念,空間布局,建築特色,經濟社會,人口,經濟,主要景點,佛堂寺,古棗園,歷史文化,歷史名人,傳統民俗,物產美食,榮譽稱號,旅遊信息,
村落歷史
泥河溝村原名擰河口,後以音訛改為今泥河溝村。
20世紀80年代,泥河溝村佛堂寺發現北宋時期天聖石刻,依據題刻內容可以判斷,至遲到宋代已經有人遷居到泥河溝村。
清代民國時期,村落開始沿著寨峁山和寨則上山所夾山麓一線發展,構成了與古棗園共生的傳統村落主體。
改革開放之前,村落擴張到灣崖地、寨則上和後河上。
改革開放之後,村落擴張至石坬口頭、紫柏崖坬、曹柳圪台和龍王廟等地,由河岸低地逐漸向石山土峁頂進發,逐步形成了現有村落格局。
地理環境
泥河溝村隸屬於陝西省榆林市佳縣朱家坬鎮,位於黃河岸邊,與山西臨縣隔河相望,距昭佳縣縣城20公里,村域面積9.81平方公里。
泥河溝村位於黃土高原腹地的秦晉大峽谷和泥河溝峽谷,四周環山,梁峁起伏,溝壑縱橫,溝深谷隘,屬於典型的黃河沿岸土石山區。區域山大溝深,土地瘠薄。
泥河溝村東南為車會河河口,車會河為黃河一小支流,自西向東注入黃河。
村落格局
選址理念
泥河溝村東南方向有河流經過,為寨峁山和對面山鎖住,藏風聚氣,符合中國傳統風水選址的原則。泥河溝村村民將寨峁山稱之為“金獅山”,對面山稱之為“銀象山”,沿車會河水流方向形成“左獅右象”擁護格局,寓意吉祥。
空間布局
泥河溝村落視覺景觀通廊主要被兩條軸線控制,寨峁山、對面山和寨則上構成的橫軸如弓,由車會溝河口、水口、寨則上、後河上、龍王廟構成的縱軸如矢,形成了重重擁護、厚重幽遠的景觀形象。
泥河溝村保持了良好的山水格局,三面環山,南面向河,村落西邊一條小河彎彎曲曲流向東面的黃河。整個村落分布於沿河走向的兩側山體半山腰處,村落依山就勢,由武開章故居和武開章紀念亭為核心向西、北散布開來,形成拱衛之勢。建築坐北向南,外圍民居建築沿山勢走向分布於村落內主要道路兩旁。整個村落建築布局以河流流向、山體走勢為依託而建造,主要道路為軸線,自然拱衛於四周,村落肌理較為清晰,保存較為良好。
建築特色
泥河溝村民居主要由陝北特色居住建築、窯洞群落組成,也兼有現代磚混結構房屋。窯洞依山勢而建,冬暖夏涼。現保留的較為完整的幾戶陝北傳統窯洞,形成了古窯洞群落,從院落組成來看,窯洞上方為上院,居中,兩側為偏方,下院為倒座和大門,外為廁所和榆樹。
經濟社會
人口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泥河溝村以漢族為主,戶籍人口806人,常住人口170人。
經濟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泥河溝村村集體年收入為3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為3000元。
主要景點
佛堂寺
佛堂寺建於宋代 ,以古石窟最為壯觀,近20米高的石崖上鑿有4孔規模較大的石窟,北起第一窟為主窟,記憶體精雕細刻的石神像7尊,石碑一通,主神為釋迦牟尼。通道口上方有摩崖記事,記述建寺置地契約。第二窟供奉地藏,此窟最大,其深度為7米,寬6米,高4米。第三窟供奉觀音,第四窟供奉三霄娘娘。加上其餘小窟, 內窟總面積為107.6平方米。石窟下面是寬闊清靜、松柏蔥鬱、古樸秀雅的廟院。廟院從南至北建築有山門、鐘鼓樓、韋陀、城隍、藥王、財神等廟。
1992年,佛堂寺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棗園
泥河溝村從公元400年左右就栽植棗樹。泥河溝現存的古棗園規模達36畝,共1100株古棗樹。其中,一株距今1300多年歷史的“棗樹王”,被《中國紅棗志》譽為“活化石”。
2013年5月佳縣泥河溝村古棗園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全國首批、陝西第一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2014年4月古棗園又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這是中國西北地區唯一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農業系統。
泥河溝村的千年棗樹群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古老的棗樹林,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種植棗樹的鮮活證據。
歷史文化
歷史名人
武開章,陝西省佳縣人。中共大革命時期榆林地區最早的黨員之一。曾創建和領導了神府革命根據地。為中央紅軍在陝北建立根據地作有貢獻。1945年4月至6月作為陝甘寧邊區代表團成員出席了中共七大。建國後,曾任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書記處書記。1959年“反右傾”鬥爭中受到錯誤的批判和處分。1965年調任山東省農辦副主任、黨委委員,農村水產局副局長等職。1979年8月徹底平反,恢復名譽。後任中共山東省顧問委員會常委、副主任。
傳統民俗
正月初三打焦,泥河溝村全村人轉九曲,放河燈祈福。
泥河溝村是傳統的陝北婚俗方式,婚禮時間很長,待客婚宴需要舉辦三天時間。從新媳婦進門那天開始到婚禮結束,要舉行三天的婚宴。婚宴分“喝湯”和“宴席”兩種。“喝湯”一般都是在中午和晚飯時間,正規的酒席第一次是新娘進門的第一天晚上,其餘兩次都安排在第二天和第三天的上午。
物產美食
炸油糕(棗糕):將大軟米用碾子碾成面,然後蒸切片油炸,棗糕蒸出之後在其上邊撒一層棗,捲起之後切片即可,呈橢圓狀,當地人基本在冬三月製作並食用,為了方便保存。
洋芋叉叉:先把土豆用插床子插成粗絲,然後將麵粉均勻灑在上面,反覆揉搓是麵粉於土豆緊密結合,之後上鍋蒸,蒸熟之後放入調料翻炒即可。
榮譽稱號
2014年11月17日,泥河溝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國家旅遊局公布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
旅遊信息
泥河溝村暫時沒有公交線路直達,可在佳縣縣城導航到沿黃路,向北車行24公里即可到達。
生態休閒展示路線:延河景觀帶——生態博物館體驗區——車會溝生物多樣性體驗帶——臥虎灣景點
登山觀河體驗路線:生態博物館體驗區——武開章紀念亭——金獅山景點生態博物館體驗區——河神廟——銀象山觀景點
宗教民俗體驗路線:佛堂寺——河神廟——古戲台——古棗碑——龍王廟舊址——龍王廟新址——臥虎灣祖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