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楊氏家庭泥塑)

泥塑(楊氏家庭泥塑)

泥塑(楊氏家庭泥塑),寧夏回族自治區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楊氏家庭泥塑起源於清代光緒年間(1832年),創始人楊魁山曾師從陝西鳳翔劉師傅學習宗教雕塑,用3年時間完成了泥塑基本學科,後自創楊氏泥塑,並傳給兒子楊庭府、楊庭壁二兄弟。在第三代傳人楊維福時期,楊氏家庭泥塑達到了空前的鼎盛。第四代傳人楊棲鶴吸收借鑑各種民間藝術之長,融匯貫通,集泥塑、繪畫、木刻、章雕、剪紙、燙花於一體,初步形成了楊氏家庭泥塑的基本藝術風格。

2008年6月7日,泥塑(楊氏家庭泥塑)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遺產編號:Ⅶ-4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泥塑(楊氏家庭泥塑)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
  • 遺產編號:Ⅶ-47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製作工序,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溫堡鄉楊坡村楊氏家族是雕塑世家,聞名於陝、甘、寧地區。楊氏家庭泥塑起源於清代光緒年間(1832年),一直以家族口、耳、手代代相傳的方式傳承,在發展過程中比較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楊魁山是楊氏家庭泥塑的第一代傳人,他曾師從陝西鳳翔劉師傅學習宗教雕塑,用3年時間完成了泥塑基本學科,後自創楊氏泥塑,並傳給兒子楊庭府、楊庭壁二兄弟。
第三代傳人楊維福接過祖輩的衣缽後,遠去新疆,將西域文化的藝術風格融入家族藝術之中,已經能塑廟觀和神、剎、佛像。他廣收門徒,還影響到周邊地區愛好泥塑藝術的人們,以此為生開作坊,經營泥塑生意。當時,楊家周邊真正形成了“家家會泥塑,戶戶有丹青”的格局,作坊總數一度達53戶,以此為生的人總計100多人,並且形成男人捏塑,女人、小孩上彩的民間手工藝製作格局,楊氏家庭泥塑藝術進入了鼎盛時期。
楊棲鶴是楊氏家庭泥塑的第四代傳人,他承前啟後,繼承了前三代傳人的技藝,而且還多方拜師求教,吸收借鑑民間各種藝術之長,融合於自己的藝術創作之中,集泥塑、繪畫、木刻、章雕、剪紙、燙花於一體,初步形成了楊氏家庭泥塑的基本藝術風格。

文化特徵

楊氏家庭泥塑在造型表現和刻畫上,力求精煉概括、姿態生動自然,誇張與寫意適中,並不失度:特別是在人物的塑造上,比例準確、表情各異。在表現手法上,具有細膩與粗獷相加,圓雕中有浮雕,橫線紋飾與斜線交匯錯落。在色彩處理上,經粉底、瀝粉、礬染、塗色、點飾圖案、裝金、罩逛等方法著色後,其色度艷麗,對比明顯,古樸典雅,並有防潮不掉色之功效。

製作工序

楊氏家庭泥塑的製作過程非常複雜,工序很多,總體而言可分為泥塑前的準備工作、泥塑造型、泥塑裝飾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泥塑前的準備工作。這一階段包括配料以及製作造型骨架兩個環節。泥塑所用材料包括黃土、紅土以及麻絲、草節等,配料時用選好的土攙和水並加適量的草節用力和均勻並釀20分鐘之後再和些許黃土、紅土以及麻絲即可。製作造型骨架是根據所塑物體的形態用木材或鋼材做大體的造型,所塑物體形態小可用木材,形態大則用鋼材;
第二階段,泥塑造型階段。這個階段是整個泥塑階段當中最為關鍵的環節,所塑作品是否生動傳神,就在於塑泥這一環節。在這個環節,泥塑藝人要將堆積在骨架上的泥塑造成意先想好的泥塑作品。泥塑造型階段可具體分為上粗泥、上中泥、上細泥、貝占棉泥以及收光五步。通過這幾道程式,所塑物體的形象越來越明晰。每一道程式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技巧,比如在收光這一程式中,需待已經定型的泥塑表面用手去感覺時以較硬朗的時侯,再用打光工具按順序在其凸凹錯落的表面反覆輕輕打磨,直到平展、光滑為止,最後用羊毛刷或棕毛刷蘸少許的清水,輕刷一遍;
第三階段,泥塑裝飾階段。這一階段是在以塑好的泥塑表面進行色彩的裝飾,使素泥塑變成彩色的泥塑作品,以增強視覺效果。這個階段的步驟可具體分為壓劃、插飾、色彩處理、糊紙、出白、起稿、上彩、裝金和拋光。其中,上彩是色彩處理中最為關鍵且複雜的一個環節,而拋光是整個泥塑作品最後一道程式,而且操作簡單,只需用一種簡單的方法將一種漆刷在已上好色的泥塑表面,以增加其光感。至此,一件泥塑作品就誕生了。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楊氏家庭泥塑內含豐富,善於通過藝術化的偶像造型表達宗教理想和生活情感,具有很高的民俗學和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傳承人物
楊棲鶴,男,漢族,1930年出生,2009年5月被評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泥塑(楊氏家庭泥塑),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申報。
楊佳年,男,漢族,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泥塑(楊氏家庭泥塑),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申報。
入選非遺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泥塑(楊氏家庭泥塑)項目保護單位寧夏隆德楊氏彩塑文物藝術有限公司評估合格。
傳承譜系
譜系
姓名
第一代
楊魁山
第二代
楊庭府、楊庭壁
第三代
楊維福
第四代
楊棲鶴
第五代
楊佳年
第六代
楊賢雄、楊賢龍
參考資料: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07年3月5日,在首屆中國(吳川)泥塑藝術節專家組比賽中,楊氏家庭泥塑作品《百年西夏》獲得銀獎、《悠悠回鄉韻》獲銅獎。
重要展覽
2018年9月,楊氏家庭泥塑亮相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