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里斯·維克多羅維奇·薩文柯夫

鮑里斯·維克多羅維奇·薩文科夫,男,出身世襲貴族,父親是波蘭的法官。俄國革命者,社會革命黨著名理論家、活動家,臨時政府三巨頭之一。同時也是作家,筆名羅普申,著有中篇小說《白馬》和長篇小說《未曾發生的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里斯·維克多羅維奇·薩文柯夫
  • 外文名:Ьорис Викторович Савинков,savinkov
  • 國籍:俄羅斯
  • 出生日期:1879
  • 逝世日期:1925
  • 職業:俄國革命者
簡介,生平,

簡介

鮑里斯·維克多羅維奇·薩文科夫(1879~1925,Ьортс Викторович Савинков,savinkov)俄國革命者,社會革命黨著名理論家、活動家,臨時政府三巨頭之一,他即猛烈反對俄羅斯帝國,又猛烈反對蘇維埃政權。同時也是作家,筆名羅普申,著有中篇小說《白馬》和長篇小說《未曾發生的事》。

生平

出身世襲貴族,父親是波蘭的法官。在彼得堡大學法律系就讀期間,因參加學生動亂被開除。1903年5月加入社會革命黨。至1906年間為該黨“戰鬥組織”領導人之一,曾多次參加恐怖活動。他親自參與了對內務大臣普列維、內務大臣杜爾諾夫(П.Н.Дурнов)、莫斯科省長杜巴索夫(Ф.В.Дубасов)等重要人物的暗殺行動。1905年2月4日,薩文科夫派其密友卡里亞耶夫執行了對莫斯科省長謝爾蓋·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大羅維奇大公的暗殺計畫。薩文科夫認為大公應對1905年1月9日的“流血星期日”(Кровавоевоскресенье)事件負主要責任。按照薩文科夫部署的行動計畫,卡里亞耶夫向大公乘坐的馬車投擲炸彈,大公當場被炸死,馬車夫和“戰鬥隊”成員身負重傷。同年5月10日,卡里亞耶夫被執行絞刑。1911年起僑居國外,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持社會沙文主義立場,在法國軍隊中服役。
波里斯·維克多羅維奇·薩文柯夫波里斯·維克多羅維奇·薩文柯夫
二月革命後任臨時政府駐最高總司令大本營的委員、西南方面軍委員、陸軍部副部長、彼得格勒軍事總督等職。他與亞歷山大·弗多洛維奇·克倫斯基拉夫爾·格奧爾吉耶維奇·科爾尼洛夫一道,成為臨時政府的三巨頭。就是在他的提議下前線恢復了死刑。1917年因支持科爾尼洛夫將軍的兵變被迫辭職,十月革命後仇視蘇維埃政權,參加了克倫斯基—克拉斯諾夫叛亂,參與組建“頓河志願軍”、保衛祖國與自由同盟等,1918年7月6日-21日在雅羅斯拉夫爾進行暴動,企圖配合協約國的入侵掀起全國性的反布爾什維克叛亂。暴動失敗後去巴黎,央求協約國對蘇維埃進行干涉,1920年初應約瑟夫·畢蘇斯基的邀請去華沙組織俄國志願軍團,與波蘭軍團共同反蘇。1921年8月《波蘇和約》在里加簽字後,他心灰意冷回到巴黎,1921至1923年在國外領導反蘇間諜破壞活動。1924年偷越蘇聯國境後再明斯克被捕,判處死刑,後改為監禁十年,1925年5月在盧比揚卡監獄中自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