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納爾之罪

波納爾之罪

《波納爾之罪》是2020年12月華文出版社/草鷺文化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法] 阿納托爾·法朗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納爾之罪
  • 作者:[法] 阿納托爾·法朗士
  •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草鷺文化
  • ISBN:9787507553727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波納爾之罪》(Le crime de Sylvestre Bonnard),是法國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阿納托爾·法朗士於1881年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小說成功塑造了一位學識淵博的、充滿人道主義思想的老學者——西爾維斯特·波納爾。故事主要由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繫的上下兩卷組成。
上卷《劈柴》寫波納爾住所的頂樓住著一位科科茲太太,她分娩後不久丈夫便離世,生活十分拮据。寒冷的冬天,波納爾讓人給她送去一些劈柴,其中有一塊特大的聖誕劈柴。波納爾四十年來一直尋找《黃金的聖徒傳》的手寫本,甚至根據線索,離開巴黎跑到遙遠的西西里島去尋找,仍無所獲。但在旅途中,波納爾結識了一位俄國親王夫人,她在他回到巴黎後送給他一塊空心的聖誕劈柴,裡面放著他夢寐以求的手寫本,原來這位親王夫人就是科科茲太太。寬厚善良的老學者最終驗證了善有善報的真理。
下卷《讓娜·亞歷山大》寫的是波納爾與讓娜的故事。讓娜是波納爾年輕時的戀人克萊芒蒂娜的外孫女。波納爾與該戀人因雙方家長的政見不合而未能走入婚姻的殿堂。但是數十年後,當波納爾發現舉目無親的讓娜落在了壞人手裡,他依然對她像對自己的外孫女一樣憐愛備至,並不惜冒著“拐帶幼女”的罪名把她救出虎口,做了她的合法保護人。讓娜長大後,愛上了他的優秀學生熱利。於是波納爾決定把自己心愛的藏書全部賣掉為她置辦嫁妝,可謂是犧牲自己的一切。但是有幾份最珍貴的手寫本實在難以割捨,所以他又悄悄地把它們從書堆里“偷”了出來,這就是善良的老學者一生中唯一的“罪行”。歸根結底,波納爾之罪並不是罪,恰恰是一種善良、仁慈和友愛。
這部小說因其深厚的人道主義思想,洗鍊的幽默感,以及富於詩意的語言而著稱。小說情節安排得當,敘述娓娓動聽,其中引用的許多古代格言,以及對那不勒斯風土人情的生動描繪,使得小說具有神話般的傳奇色彩。

作者簡介

阿納托爾·法朗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
法國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社會活動家,1896年被選入法蘭西學士院,192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法朗士出生於巴黎一個普通書商家庭。少年時期的法朗士經常替父親編寫書目、圖書簡介等。1873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金色詩篇》,後以撰寫文學批評文章而漸有名氣。1881年,法朗士出版《波納爾之罪》,這部小說成功地塑造了人道主義精神,從而獲得法蘭西學院的嘉獎,他也因此在文壇聲名大噪。
此後,法朗士筆耕不輟,一生創作了二十卷小說和近二十卷的詩歌、回憶錄、文學評論、戲劇和歷史著作等。例如:《苔依絲》(Thaïs,1890)《伊壁鳩魯的花園》(Le Jardin d'Épicure,1895)《克蘭克比耶》(Crainquebille,1903)《聖女貞德傳》(Une Vie de Jeanne d'Arc,1907)《企鵝島》(L'Ile des pingouins,1907)《諸神渴了》(Les dieux ont soif,1912)等。
除了文學創作外,法朗士還積極投身於進步的社會活動,傾向於社會主義,是一位傑出的人道主義者。卓越的文學藝術成就加上崇高的政治聲望,使其在生前就被公認為與伏爾泰、拉伯雷齊名。高爾基甚至讚揚他“是全面地、深刻地和自己人民的精神聯繫在一起的,他完全可以和全世界最偉大的天才並駕齊驅。”在他去世後,法國政府為其舉行了國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