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紋理論

“波紋理論”,即學會成員,尤其是核心成員要通過努力,不斷提升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同時以自身內涵去影響身邊的人、尤其是青年人,並通過他們影響更多的人,以此形成波紋效應,達到認識並改造自身和社會的目的,最終實現學會宗旨和理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紋理論
  • 提出時間:2007年11月
  • 提出者新民學會
  • 目的:認識並改造自身和社會
波紋理論的提出,實質,動力,實現路徑,

波紋理論的提出

2007年11月,新民學會提出“波紋理論”,即學會成員,尤其是核心成員要通過努力,不斷提升思維能力和認知水平,同時以自身內涵去影響身邊的人、尤其是青年人,並通過他們影響更多的人,以此形成波紋效應,達到認識並改造自身和社會的目的,最終實現學會宗旨和理想。
2009年4月28日,新民學會第五次發展研討會暨09年會員大會第二次會議進一步闡述了“波紋理論”的實質、動力及實現路徑。

實質

“波紋理論”是學會成立之初提出的關於組織發展、具體指新民學會自身發展的理論,旨在以描述波紋擴散的方式向內部成員和其他人員說明新民學會發展的模式和實現自身宗旨的途徑。

動力

“波紋理論”闡述了“波紋”得以維持和傳播需要“波源”的自我加強,如此提出新民學會發展的動力是不斷加強內部建設;同時提出“共振中心”的形成及各“共振中心”的聯合也是動力之一,如此得出需要實現聯合這一結論。

實現路徑

根據上述理論,新民學會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提出了實踐“波紋理論”的路徑:
1.首先是新民學會宣傳部門通過各種宣傳方式提升學會知名度;
2.其次是新民學會對外聯絡部門與各組織或人員建立合作關係,使其成為新民學會外圍組織或成員;
3.再次,新民學會組織部門將上述外圍組織和人員逐步內化,使其成為內部成員;
4.在上述過程中以及上述過程結束後,學會發展研究中心通過學會理念、文化等方面實現上述人員在思想上的加入,將其納入波紋的中心。
現該理論仍在不斷完善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