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紋巴非蛤(Neotapes undulata Born,1778)是簾蛤科巴非蛤屬的一種產于海南省澄邁縣大豐地區的新近紀(N)的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紋巴非蛤
- 拉丁學名:Neotapes undulata
- 門:軟體動物門
- 綱:雙殼綱
- 目:簾蛤目
- 科:簾蛤科
- 屬:巴非蛤屬
- 命名者及年代: Born,1778
- 外文名:Paphia undulata (Rorn)
- 形成時代:新近紀(N)
- 產地:澄邁縣大豐地區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形態貝殼長卵圓形、較扁。殼頂不甚突出,靠近中部稍後方,兩殼頂尖相靠很近。前背緣比後背緣短,並略顯彎曲;後背緣平,略斜。貝殼前、後端圓,腹緣較直。殼面淺黃棕色。在福建潮下帶採到的標本,殼頂部黃棕色,近腹緣多呈紫色,也有整個貝殼呈淺紫色者;在海南採到的標本多數呈淺黃棕色。
殼面披有一層光亮漆狀的殼皮,同心生長紋很密,隱約可見。沒有放射肋,整個殼面布滿紫色波紋,這些波紋在貝殼的腹緣仍清晰可見。小月面白色、光滑、很長,上面有許多紫色條紋;楯面也呈白色、同樣也有許多紫色條紋。韌帶長、黃棕色。
貝殼內面白色或略呈紫色。鉸合板小,左殼三枚主齒豎起,分散排列;右殼前主齒薄,中央主齒高,後主齒兩分叉。前、後閉殼肌痕梨形,外套痕清楚,外套竇彎入淺,先端鈍。
測量(mm)
殼長 殼高 殼寬
72 42 26 (海南三亞)
46.5 27 16 (廣東澳頭)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從浙江(南部近海、南麂列島)往南、福建(霞浦、羅源、福清、平潭、興化灣、同安、廈門、東山灣、詔安灣)、廣東(南澳島外、海門、汕尾、廣海、上川島及近海、陽江近海、廣州灣)、香港及近海、澳門近海、雷州半島西面、北部灣近岸、潿洲島、龜齡島、海南(海口、新盈和三亞)都有分布,為習見種。
國外分布:日本房總、能登以南有分布。此外,印度洋的阿曼灣,Marlnar灣,馬德拉斯,墨吉群島,泰國灣,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的西里伯斯(Celebes),Lombok,帝汶,阿拉富拉海和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斯也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