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科技

泡沫科技

泡沫科技指的,沒有任何實際效益,只是空中樓閣。泡沫科技就是那些科技虛無飄渺的東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泡沫科技
  • 解釋:就是那些科技虛無飄渺的東西
  • 發生時間 :2014年12月
基本介紹,事實前沿,“泡沫”原因,

基本介紹

簡單地說,泡沫科技指的,沒有任何實際效益,只是空中樓閣

事實前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技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雜交水稻的普及,神舟五號的發射……各種科技成果的推廣套用不斷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創造出一個又一個新中國科技騰飛的奇蹟。然而,在國內科技迅猛發展的主旋律下,依然跳動著與“基本面”不相和諧的音符:近些年來,科技“越軌”事件的暴光率很高,在這些事件的主角中,投機、包裝者有之,抄襲、剽竊者有之,偽造學歷、占有他人研究成果、篡改編造實驗數據者也有之。凡此種種不僅引發了科技“泡沫”,影響了科技界的聲譽,還衝擊了我國的科研環境,影響了科技事業的正常發展。
泡沫科技
泡沫科技
前兩年,國內媒體曾爭相報導,美籍華人女學者陳曉寧攜帶“三大基因庫”回國,成立遺傳研究中心,並稱其為“世界生物科學界頂尖級人物”,她帶回的基因庫“世界獨一無二,價值無法估量”。後來海外媒體揭露,陳曉寧的學位、職務都是假的,所謂三大基因庫只要花4000美元就可買到。這種為了個人功利目的,把在國際市場上隨處可見的文庫,誇大成“目前世界上獨一無二、價值無法估量的三大基因庫”,把普通的留美技術人員編造為“世界生物科學界頂尖級人物”,把科學信譽當作商業炒作的行為,直接引發了科技“泡沫”,其危害已經引起高度警惕。

“泡沫”原因

然而,還一種引發科技“泡沫”的原因,往往被人們所忽視。
近些年來,由於盛行對SCI或EI等“剛性”指標的指定性評價,許多科技人員將SCI論文和EI論文作為追求的目標,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如何完成SCI論文指標、如何產出更多的SCI論文上,至於科學研究的深度和創新度可以放在第二位,甚至全然不顧。據統計,1991年,我國SCI論文數量排名世界第15位,到了2002年,我國SCI論文數量排名迅速攀升至世界第6位,但代表論文質量的SCI引文指標卻一直徘徊不前,2002年仍只排在世界第18位。
專家認為,我國論文在國際上引用率低的原因是“千篇一律”,雷同者太多,原創性太少。這一統計結果,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現有的科技評價體系對科研活動的導向作用,值得深思。今年2月,中科院17位專家聯名提出《關於改進和提高我國基礎研究的建議》,7月,中科院又完成《我國科學道德與學風問題基本分析和建議》。《建議》指出,國內在制定研究計畫和選擇研究課題時出現了“趕浪潮、抓熱點、貼標籤”的傾向,一些難度高、工作量大、不易“閃光”的問題,一些有風險、有爭議、原創性強的項目,無人承擔,或者得不到支持。大家一窩蜂似的湧向那些“短平快”項目。科技發展的價值取向令人擔憂。
泡沫科技
泡沫科技
出現科技“泡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能找到引發“泡沫”的真正根源。一旦科技“泡沫”演化成為“泡沫”科技,後果將不堪構想。
實現由“人口”大國向“人才”大國、“製造”大國向“創造”大國的轉變,找準根源,消除“泡沫”,迫在眉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