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播種,扦插,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灌木,高40-100厘米。多分枝,枝開展,老枝黃灰色或淡褐色,呈“之”字形拐曲;幼枝灰綠色,有關節,節間長1-3厘米。葉線形,長3-6毫米,與托葉鞘分離;托葉鞘膜質,淡黃色。
花通常2-4朵,生葉腋,較稠密;花梗長3-5毫米,中下部有關節;花被片寬卵形,鮮時白色,背部中央綠色,乾後淡黃色。瘦果橢圓形,不扭轉,肋較寬,每肋有刺3行;刺密,柔軟,外罩一層薄膜呈泡狀果;果圓球形或寬橢圓形,長9-12毫米,寬7-10毫米,幼果淡黃色、淡紅色或紅色,成熟果淡黃色、黃褐色或紅褐色。花期4-6月,果期5-7月。
產地生境
繁殖方法
播種
圃地的選擇:選鹽鹼輕、地下水位低、便於排灌的細沙土最為理想。育苗地為新平整的沙丘地,沙質土,0-40厘米土層的有機質含量僅有0.19-0.37%,pH值為5.4-5.6。
種子處理:泡果沙拐棗種子的果皮強度木質化,堅硬。用脫去果翅或刺毛的乾種子播種(因種皮上具有芽孔,水分還是能夠進入種皮內被胚芽吸收的),一般半月左右可出齊苗,效果較好。
播種:四月上、中旬進行春播。平整好的育苗地,播前先澆水。待水下滲後,即可開溝播種。採用行距30厘米的單行式條播,播幅8厘米左右,播深3-4厘米。播種量每畝20千克。
扦插
插穗選擇、處理:冬季,選擇粗0.4厘米以上的一年生萌櫱條,截成長30-40厘米的插穗。為使插穗保水,並起到軟化皮層的作用,將插穗用濕沙埋藏。翌春四月上旬扦插前,將插穗在涼水中浸泡三晝夜,使其充分吸水。按20厘米×40厘米的株行距扦插。
栽培技術
播種幼苗期的管理:泡果沙拐棗幼苗生長迅速,以6月中旬至8月中旬高生長最快,占年高生長量的60%左右,這時地下部分生長也快。因此,在幼苗生長的最初3個月內,每隔30-40天淺灌一次水,以後不再澆水。因幼苗怕澇,若灌水量較大或積水時間較長,常引起根腐病而成片死亡。在苗高4-6厘米,時,進行間苗及定苗工作,按5厘米的株距留苗。在整個苗期鬆土除草3次,以保持地表疏鬆。
扦插幼苗期的管理:扦插後立即澆水。插後一周,補灌一次水,以滿足插穗早期生根對水分之需求。整個苗期灌水2-3次,灌水間隔時間45天左右(視土壤墒情、天氣狀況而定),每次灌水量宜小。九月底幼苗地上部分生長停止。
主要價值
泡果沙拐棗是典型的荒漠和半荒漠植物。該植物外主根深至地下3米以下。水平根系長、適應性強、繁殖力強、對乾旱與流沙環境具有較強適應性等特點.所以適於在流動、半流動沙丘和平沙灘地上造林,泡果沙拐棗是荒漠地區的防風固沙植物之一。此外,心形沙拐棗除了對防風固沙、改善沙漠戈壁小氣候有重大作用外,還具有多種經濟用途。其嫩枝是羊與駱駝喜食的飼料。綠枝含有單寧酸,可提取單寧;枝幹堅硬,可作為製作纖維板的原料;也是優良的薪炭材,發熱量較高;此外,還是一種蜜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