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子糕為山東省禹城市的地方特色糕類食品,人們常說:禹城泡子糕有名,食用香甜酥口皆備,實為待客饋贈之佳品。
基本介紹
烹製工藝,適用場合,歷史起源,
烹製工藝
再加麵粉合成麵團,用軸擀成厚約5毫米的長方形,用刀切成多層面片,炸呈杏黃色為止。第二道工序是鋪糕。鋪糕即是用糖稀熬好漿子,再加適量香精、桂花醬,後將糕泡子入鍋攪拌,隨澆漿子調勻倒入熟面,再把攪好的糕泡子倒在案子上攤勻,上面鋪一層白糖皮,撒上青紅絲,蓋紙軋實,切成塊即成。
適用場合
泡子糕下酥上甜,入口即溶。另有青紅絲為伴讓人食慾大開。常由小到大切成5塊正方形,壘砌成金字塔形狀置於掌大的圓盤中,用於當地婚宴開席前的開胃糕點。亦是禹城當地民眾饋贈親友的首選食品。
歷史起源
相傳清朝末年,其創始人禹城市安仁鎮大盧村的盧學賢與皇商張某共同做糯米生意。可是店鋪中常剩下些碎糯米盧學賢每次將其存置一塊,時間一長便存了好些,發愁之餘乾脆將其都搗成米粉蒸煮食用,可夏季放不了幾日便壞掉,盧乾脆麵團切成塊入鍋煎炸。竟出來一種像“泡”狀的食品香脆可口,便分食親朋好友和來買米的人,吃後都讚不絕口,以至於後來更有人專門來購。因糕點中有大小不一的泡形故取名曰“泡子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