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讀教師用書(第三、四冊)

泛讀教師用書(第三、四冊)

《泛讀教師用書(第三、四冊)》是2010年11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衛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泛讀教師用書(第三、四冊)
  • 作者:張衛平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11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012858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第一,教材採用了中美教授、學者合作編寫的形式。由中外學者合編教材國內已有先例,但是本套教材無論從編撰者的數量到編寫人員的素質,從雙方合作的廣度到相互交流的深度,從教材種類所涵蓋的範圍到其內容的真實性,都是前所未有的。編寫初始由中方編者提出編寫思路、選材要求,之後將要求交付美方編者,由美方編者在美國選材。在選材過程中,雙方經過多次討論,最後確定每一篇課文的內容與長度。然後由中方編者根據所選內容編寫配套的練習,最後由美方審讀並潤色。這種分工方式最充分地利用了雙方的優勢:中方編者不但有在國外學習、工作、獲取學位的經歷,而且長期在國內高校從事英語教學,對國內學生的需求以及國內現有教材的情況了如指掌,可以準確地把握教材的內容和難易程度。而美方編者的優勢在於對西方,特別是美國的英語教學和文化的認知與了解。他們出國前均為國內高校英語教師,並有在美國大學英語系不低於20年的教學經驗。他們不但對國外的英語教學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對英語語言和文化有一種直覺的感知,而這種感知是從任何教科書中學不到的。憑著這種感知,他們不但可以在教材的最終審定過程中杜絕那種語法全對但讀起來不像英語的中式英語,更能夠在選材的過程中準確把握住西方文化核心的東西。
第二,教材以主要英語國家的文化為切人點,全部課文採用英文原文。教材的配套練習有很強的針對陸,適合我國高校英語專業課堂教學使用。以精讀教材為例,從第一冊的第一課起,全部的課文均採用有實質內容的英文原文,從而徹底摒棄了無文化內容的以句型練習為主的課文。另外,語法講解和練習均出自課文中出現的語法現象,而不是脫離課文內容、為語法而講語法的訓練。這樣安排語法的講解和練習就是將語法放在一個從屬的地位。語法僅僅是對語言現象的描述與詮釋,而不是規範語言對錯的標準。與課文的文化內涵和語言的活力相比,語法理應處於從屬地位。無論是以書面語為主的精讀、泛讀課文,還是形式活潑的聽力、口語課文,有很多句子是“不符合語法規則”的。然而正是這些看似不符合語法的句子才是語言的生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語言。而我們的學生就是要感悟、學習並掌握這種有生命力的活的語言。而不早那些完全桔語泱規則編浩山來的僵死的語言。
過去社會上對於高校英語專業的畢業生有這樣一種指責,說他們只是一個“傳聲筒”。當然,這種指責講的並不是在翻譯中,特別是15譯中,即從一國語言轉換成另外一國語言的過程,而是嘲笑英語專業的學生沒有思想。雖然,在翻譯過程中譯者不能隨意添加或刪減原文中的內容,但是如果譯者沒有足夠的思想文化素養,那么很可能在理解上出問題,或是在用另一種語言轉述時出現紕漏。這是我們作為外語教師和我們的學生都不願意看到的局面。我們編著本套教材的指導思想之一就是使學生接觸有文化內涵、有生命力的真實語言,從而避免在語法規則內閉門造車,避免“傳聲筒”式的教學。
第三,在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同時,努力鍛鍊學生對外國文化的分析、批判和吸收的能力。不同課型的教材相互呼應,相互配合。突出教材的文化特徵是本套教材*的特點。英語專業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起碼應該涵蓋以下3個方面的內容:(1)要熟悉所學語國家的文化;(2)要了解所學語國家文化深層的內容;(3)要有鑑別、分析、批判和吸收外國文化的能力。本套教材的編寫就是基於以上3個文化方面的內容。首先,教材內容涵蓋了主要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地理、哲學、宗教、社會等諸多方面。學生通過學習課文不僅了解其中豐富多彩的內容,同時鍛鍊對包括歷史淵源、宗教背景、政治、經濟、地理諸領域之間盤根錯節的聯繫的分析能力。其次,教材的內容要蘊含深層的文化內涵,要有強烈的時代感。要在有限的課文中詳盡地反映出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內涵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須做出選擇,有取捨地遴選教材的內容。本套教材的選材原則是兼顧經典和現當代題材,以反映當代文化題材為主。如全部精讀和泛讀教材的128篇課文中,只有一篇選自18世紀愛爾蘭裔英國作家斯威夫特(Swift)的作品,其他文章均為現代和當代作家的作品。而這些文章所涉及的主題並非西方文化所獨有,很多文化現象,包括環保、就業、商業和技術對教育的衝擊等等問題在世界各國均有普遍性,有些也是中國目前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另外,所選文章不僅體現出當代文化的特徵,更重要的是這128篇課文中所涉及的問題均以議論文、辯論文的形式出現,沒有一篇是一般人物或事件介紹性的文章。況且,很大一部分課文均以對西方傳統、主流思潮批判的形式來闡述某個問題。這也是本套教材與國內其他教材一個重要的不同之處。由於議論文、辯論文旨在與讀者進行交流;學生是以參與者的身份去接觸課文中所涉及的內容,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這就為學生對西方文化的內涵進行分析和批判提供了必要的途徑與方法。

圖書目錄

UNIT ONE
UNIT TOW
UNIT THREE
UNIT FOUR
UNIT FIVE
UNIT SIX
UNIT SEVEN
UNIT EIGHT
UNIT NINE
UNIT TE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