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泛
白領時代是指白領標準在社會快速發展中被泛化,人們對這個身份的定位充滿了疑問。到底該爭當
白領,還是逃離白領,不僅是一個話題,也是一種關於身份的焦慮。
“
白領”一詞是絕對的
舶來品,中國的
康熙字典沒有載錄,民間流行口語裡更缺乏此類說法。只是到了改革開放以後,才從西方傳入。西方的理解一般是,
白領指那些坐在辦公室內從事
腦力勞動的人。“
白領”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因一技之長而被老闆聘用為管理層或做一些文職的事,他們工作上能獨當一面,面對無常的世事顯得更加達觀,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更趨實用,白領們追求生活的多樣化及高質量。
歷史
“
白領”在國民心目中還有另外的含義:中國始終是一個“
藍領”社會。相對少數的“
白領”脫離農業社會過“美好生活”的虛假概念深入人心。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院長楊河清認為,
白領既是職業群體,也是社會階層。低階層的人有時用“
白領”來指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而上層人士卻不承認“白領”也屬於上層。
白領是這樣一個“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虛假美好。
國內最早出現“
白領”一詞還是在1987年
《收穫》雜誌的“先鋒文學特輯”上,“白領”成為一個新詞,用來形容在
外企工作的辦公室男女。那在當時的年代是人人羨慕的工作,輕鬆、體面是它的代名詞。
到了2007年8月,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的2006年最新辭彙里出現了“
白奴”這個詞,解釋為,“
白領奴隸”的簡稱。“奴隸主”可能是房子、汽車、奢侈品,也可能是人情世故、理想抱負。他們擁有自己的辦公桌、
電腦,靠為僱主服務賺取報酬。
而“
白領”二字,則從先鋒文學中走出來,出現在媒體、
網路,甚至非法小廣告上。
特徵被泛化
2007年11月,社科院公布2007年全國主要城市白領工資標準,有人質疑訊息的準確性,有人質疑制定的標準是否有意義,有人直接發表“白領”和“非白領”生活的各種感悟,甚至有人為白領生活算起了賬,算賬的結果,通常是“白領生活遙不可及”。
事件引起熱烈討論和關注,原因就是:中國符合“
腦力勞動、在寫字樓里工作”這一基本要求的“
白領”似乎太多了!大家都期待一份標準的認同——誰才是,誰不是。以及,我到底是不是?
時代特徵
出門打車,逛街必是國貿,吃飯去
西餐廳,家具要宜家的。實際上,作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白領是最焦慮的人群:工資趕不上房價,生活成本不斷升高,工作壓力無處排泄,父母、家庭、婚姻、健康……沒有一件讓人順心的事情。
白領們看上去強勢,實際上卻是
弱勢群體——比起那些富人,他們長吁短嘆;比起徹底的體力勞動者,他們又不滿足於對生活的原始追求。
“吃得比豬少,幹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同時還要時刻費心地揣摩老闆的舉動、眼神,警惕同行的競爭。”這是
新加坡《聯合早報》對中國
白領族的描述。
這就是中國
白領面臨的壓力,不工作即失業。但他們同時也是亞健康的最大群體。造成過勞死的前五位因素有:冠狀動脈疾病、主動脈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腦出血。仔細想想,長期在辦公室加班,不運動,心理壓力大的
白領們的確愛得這些病。
IT
民工、民航民工、新聞民工,本來都屬於
白領的職業統統扣上了“
民工”帽子。為什麼,因為
白領們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遠未達到心中的理想度。
也許是對薪水不滿意,也許是乏味的工作讓他們不滿意,總之他們覺得自己就是
民工。於是
白領不停地抱怨抱怨抱怨,直到因過勞而死去。
白領是社會的推動力
在中國最多的階層是農民和工人,
白領還是少數。即使現在有數字表明
白領是增長速度最快的階層,但基數太小。
白領的形成的確跟城市化的進程有關。西方的經驗證明,伴隨
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一個穩定的社會必須以
中產階級為主,或者說,中產階級要占社會階層的大多數!所以很多西方
已開發國家和中國正好相反,人家是越來越多的人認可自己是
白領,愛往中間階層靠。
日本在上個世紀經濟起飛時,
城市發展很快。據統計表明,80%的人認為已達到
白領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