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泉寺石窟

法泉寺石窟

法泉寺石窟原名紅山法泉寺。在靖遠縣城東7.5公里的揚梢溝口。四周環山,溝內有泉水流出。開鑿於北魏時期,宋崇寧及明景泰、嘉靖年間不斷擴建,逐漸形成洞窟連片,造像豐富,樓閣林立,古木參天的佳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法泉寺石窟
  • 地理位置靖遠縣
  • 占地面積:7.5公里
  • 開放時間:1987
景點介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介紹

現存千佛洞、天王洞、達摩洞等36個洞窟,藏經樓、大佛殿、文昌宮、鐘樓、木臥橋等建築,以及清泉、唐榆等十多處。...
石窟群分布在長約1000米、寬約150米深溝的東、北、西三面崖壁上,四周環山,溝內有泉水流出。開鑿於北魏時期,宋崇寧及明景泰、嘉靖年間不斷擴建逐漸形成洞窟連片,造像豐富,樓閣林立,古木參天的佳景。
從南端山門進入法泉寺,深溝將窟群分成東、西兩面,西側從南向北依次有藥王廟、梵王宮、演陽宮、達摩洞、骨魂廟、觀音殿、子孫宮、督剛廟至凌雲塔;東側從北向南,依次有地藏窟、天王洞、無量佛窟、覺世亭、鴻文閣等。鴻文閣之下即就安橋,為貫通南北之津梁,將梵王宮與鴻文閣接為一氣。原鑿洞窟中,有平頂式,支提式及支提式平頂,窟有四面、三面、一面開龕三種開式,龕中有圓雕,高浮雕,浮雕(彩塑)等。圓雕主要有佛像;浮雕則如千佛洞之千佛像;高浮雕則有裝飾在佛龕上的經變圖、龍頭等。窟前有木結構斗拱襯承。觀音堂前殿為木結構竭山式卷脊三楹,前檐斗拱為米字形,與敦煌莫高窟宋代建築極相似。
法泉寺石窟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以來,法泉寺石窟保護組織在縣政府和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進入搶救維修,落實了“四有”管理,劃定石窟寺南至沙河、東、北、西三面崖壁外20米為保護範圍和建築控制地帶。1981年該石窟寺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經省政府批准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