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昆多·卡布拉爾

法昆多·卡布拉爾

法昆多·卡布拉爾(西班牙語:Facundo Cabral,1937年5月22日-2011年7月9日),是著名阿根廷民謠歌手和作曲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昆多·卡布拉爾
  • 外文名:Facundo Cabral
  • 國籍:阿根廷
  • 職業:歌手
  • 代表作品:《我不屬於這裡,也不屬於那裡》
生平簡介,唱作生涯,遭槍殺身亡,

生平簡介

法昆多·卡布拉爾
法昆多·卡布拉爾於1937年5月22日出生在阿根廷,是一個貧窮家庭8個孩子中的一個。全家隨後從布宜諾斯艾利斯搬至南美大陸最南端的火地島,這裡也被稱為“世界盡頭”。就是在這個極盡偏遠的荒涼之地,卡布拉爾首次接觸阿根廷民謠。
在孩童時期,卡布拉爾非常叛逆,他曾多次離家出走,被關進少年管教所。而此時,在他身上開始發生一些戲劇性事件。之後常被外界繪聲繪色描述的一個經歷是:9歲時,卡拉布爾偷偷溜進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總統府,在那裡,他有幸遇見了瑪麗亞·伊娃·杜阿爾特·德·貝隆(MaríaEvaDuartedePerón),這個美麗的女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被稱為貝隆夫人的傳奇性人物,曾經的阿根廷第一夫人,阿根廷總統胡安·貝隆的第二任妻子。卡拉布爾還說服對方,給自己的母親找份差事。
到了14歲,卡布拉爾仍被關在少管所里。不過在這個缺少溫情的地方,他卻遇到了一生中的貴人——一名耶穌會士。也正是這個人,在少管所里教授卡布拉爾閱讀和寫作,他開始愛上了文字,也開始掌握隨後讓他一舉成名的駕馭文字的能力。
之後卡布拉爾過的生活,談不上任何的安逸穩定,他不斷找一些粗活餬口,並開始學習吉他。卡布拉爾於1959年開始上台表演,使用的藝名是埃爾·英迪奧·加斯帕里諾,這是暗示他自己的印第安血統,也是為了效仿偶像,被稱為“阿根廷民謠之父”的阿塔瓦爾帕·尤潘基。
目前仍不清楚卡布拉爾是否還有任何直系親屬活在世上。他的妻子和當時仍處在嬰兒期的女兒於1978年死於一場空難。卡布拉爾認為,這一不幸只是他自己充滿磨難的生命中,許多痛苦片段中的一個,“我直到9歲的時候,都是一言不發的;到14歲,我還目不識丁;到了40來歲,我成了一個鰥夫;直到46歲了,才見到我的父親。”他經常在採訪中這樣回顧自己悲涼又布滿創傷的一生。

唱作生涯

1970年,卡布拉爾才用自己的真名,以可以稱之為唱作生涯里最有名的歌曲《我不屬於這裡,也不屬於那裡》大獲成功。這首成名曲,曾被多位歌者用不同語言錄製或演唱,到了1970年代中期,卡布拉爾也在頂級拉美民謠唱作者的行列里,牢牢占據了一席之地。
卡布拉爾的很多歌曲,都融合了一種神秘的精神性的表達和對社會公正的渴求,這也讓他獲得了“抗議歌手”的聲名。當阿根廷軍隊於1976年3月通過軍事政變獲取權力後,他的這些行為也給自己帶來很大風險。最後,卡布拉爾選擇飛往墨西哥,直到阿根廷獨裁統治於1982年潰敗之前,他一直過著流亡生活。1984年,當卡布拉爾返回阿根廷時,變得比任何時候都要受人們的歡迎。
卡布拉爾的演唱會門票總被搶購一空。他的演出難得一見的將音樂和講述融合在一起,在歌曲演唱之前,卡布拉爾會先來一段很長的介紹,通常都是他沉思自語對哲學、宗教的想法,也經常性地引用一些他所喜愛的詩人的詩句,包括博爾赫斯、沃爾特·惠特曼,也有像甘地和特蕾莎修女這樣的精神導師。除了錄製二十多張專輯,卡布拉爾還有很多著作,既有小說也有非虛構類作品。他最為著名的一部作品是《博爾赫斯和我》,講述了他與博爾赫斯之間的友誼和對話。
卡布拉爾在自己的作品裡,寫下了很多具積極意味的格言警句,這也成為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永遠不要讓你自己為一小撮兇手的存在而困惑,因為善良終將勝利,”他曾這樣說,“一顆炸彈雖比一次愛撫能發出更大聲響,但每一顆炸彈所摧毀的,卻有著數百萬次愛撫去滋養它的生命。”

遭槍殺身亡

2011年7月9日,卡布拉爾在瓜地馬拉首都瓜地馬拉城前往機場的途中,被三輛汽車裡不明身份的槍手掃射身亡。與他同行的旅行團領隊大衛·里諾斯,和來自尼加拉瓜的一名演唱會承辦者亨利·法利納·方瑟卡也在此次襲擊中受重傷。
1996年,卡布拉爾曾被聯合國任命為“世界和平信使”,他的突然離去,讓整個西班牙語世界的人感到驚愕。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通過Twitter發出一條訊息:“喔,太悲痛了!他們殺害了南美的偉大民謠歌手。”來自波多黎各的拉丁說唱樂隊“Calle13”領隊則寫道,“拉美正在哀痛”。其他著名流行樂手,包括“拉丁王子”瑞奇·馬汀,被譽為“西班牙歌神”的亞雷漢德羅·桑斯等人都在Twitter上發布訊息哀悼卡布拉爾的遇難。
瓜地馬拉政府官員說,同車的法利納可能才是槍手想要射殺的目標。但瓜地馬拉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印第安領導人里戈伯塔·門楚則駁斥了這一說法,稱“我無法不去認為,他(卡布拉爾)是因為自己的理想而遭人暗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