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在刑事審判過程中,所有的被告事先被假定無罪,除非他們自己認罪伏法,簽署認罪辯訴協定,或者被陪審團認定有罪才有罪。本劇對紐約審判制度作了一次完整的探究。講述了紐約地檢署的幾個各有特色的檢察官及其助手,力爭在法庭上將犯罪嫌疑人定罪。它展示了審判工作內部的詳盡細節,從對嫌疑人的提訊,到檢察官繁瑣複雜的立案,核查各種線索和預先準備證人的過程。
得力於出色的寫實派創作班底,《法律與秩序》最厲害的一點是“儘量接近真實”。雖然快節奏的電視劇無法完全還原艱難的司法程式,但該劇仍然力求細節真實。相反,爆炸、飛車、追逐、打鬥、槍戰之類的場面極少出現,作為主角出現的兩個警察在整整22集裡一槍都沒有開過,查案全靠兩條腿一張嘴。相信所有對法務部門有所了解的人都會認同,這才是法律系統真實的運作方式。很多司法界人士和警察都對該劇讚譽有加,喜歡的人說“這就是現實”,不喜歡的人則批評它“像普及教育課,不像電視節目”。該劇的風行,深刻地影響了美國的電視行業,此後出現的警匪電視劇都更加注意紀實味道和團隊精神,比如《犯罪現場調查》 (CSI)和《紐約重案組》(NYPD Blue)。
與其它警匪電視劇最大的不同在於,《法》片把焦點完全集中在司法程式,對各個主角的私生活幾乎不接觸。在一個小時的劇集中,警察查案,控方審案。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使觀眾隨時看任意一集而不必擔心情節不連續。和它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紐約重案組》,在講述真實犯罪和偵破細節的同時,也著意刻畫警察的平凡生活,並加入了各式各樣的戀情。最絕的是,《法》片的許多故事都直接來自報紙的社會新聞,所以在某些集的結尾,才會出現這樣的字幕:“本集故事受某某案件啟發,但人物與具體情節都純屬虛構,絕無影射涉案人士之意。
分集劇情
第1集
一位百老匯女演員的事業正當如日中天,忽然神秘死亡,這起案件交到了基布利手上。現場並沒有留下多少證據。嫌疑最重的是死者生前所在劇院的經理,但他已經通過各種途徑得知警方手上並沒有掌握血樣等證據,甚至連屍體在哪裡都不知道。 面對態度強硬的嫌犯,幾乎無從下手的案件,基布利仍然有條不紊地進行調查,排除各種可能,縮小嫌疑名單。終於,她找到了強有力的證據,說服陪審團把嫌犯送進了監牢。
第2集
一位警察不幸被一個職業殺手刺殺,犯人幾乎立刻被逮捕歸案。然而基布利面對的難題卻是如何說服陪審團把犯人判刑。的確,警察死得冤枉,可犯人聲稱警方朝自己開槍高達41次。如果不拿出有力證據,很容易讓陪審團認為被告是出於自衛殺死警察,更有甚者,警方的聲譽也將受到嚴重損害,會被外界輿論認為又是一次警方濫用職權的行為。仿佛這還不夠,被告方律師又找到了一些證據,來控告警方受賄腐敗。現在看起來,一切都對基布利非常不利。
第3集
一個剛剛被假釋出獄的戀童癖被人一槍爆頭。嫌犯堅決認為自己是為了保護年幼的女兒,而他身邊還有著一個不好對付的善於利用媒體聲音的平民律師。基布利一面要搜尋更多證據,一面要從犯罪心理等角度尋找可信理由來說服自己,也是說服陪審團。然而,證據搜尋得並不順利。而似乎輿論對死者並不抱什麼同情,反倒對嫌犯的支持呼聲更高一些。基布利不得不面對外界輿論和自己工作上的雙重壓力。
第4集
一位年輕姑娘被人先奸後殺,嫌犯的關係構成了一個環,似乎誰都有點嫌疑,但誰的犯罪動機都不充分。而且,幾位嫌犯還剛好是非常親近的朋友,一個是富家少爺,一個是街頭野孩子,還有一個,則是被害者的前男友丹尼。三人互相指證,陷入了囚徒困境。和其他幾次一樣,基布利努力思索著罪犯的動機、手段,因為在她看來,誰是真正的兇手不是她該考慮的事,如何說服陪審團將兇手定罪,才是她的工作。特別是現在的律師一個比一個狡詐,連基布利也差點招架不住。
第5集
一個保姆被控謀殺看護的嬰兒,表面看起來,一切證據確鑿無疑,犯罪動機也很充分。正當辦案小組一面為保姆惋惜一面打算結案的時候,他們卻遇到了一位政治立場明顯偏向被告的法官。他們該如何打敗法官?基布利的腦筋又動到了保姆的職業特點上,打算從這一點入手說服陪審團和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