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杜加德引水高架渠(法國龐杜加德羅馬時期引水高架渠)

龐杜加德引水高架渠

法國龐杜加德羅馬時期引水高架渠一般指本詞條

龐杜加德引水高架渠位於法國南部朗格多克魯西榮大區加爾省省會尼姆市,建於公元前不久。1985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龐杜加德引水高架渠
  • 地點:法國加爾省尼姆市
  • 屬性:世界文化遺產
歷史背景,加爾橋,

歷史背景

龐杜加德引水高架渠橫跨加爾河,是羅馬人修建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修渠目的是解決周圍無河流的尼姆城的用水問題。
龐杜加德羅馬時期引水高架渠龐杜加德羅馬時期引水高架渠
尼姆水渠全長約50公里,依地勢的高低逶迤南下。為了保證每一段流程的坡度,工匠們需要在有些地段開山鑿石。工程最大難關為跨越加爾頓深谷,為此修建了“加爾橋”。

加爾橋

加爾橋因加爾河得名,高48.77米,分上中下三層,每層都有數目不等的半圓形橋拱。其最下層的橋拱跨度達25米,保證了河水的流暢及來往船隻的通行無阻。下層中世紀時期為人行道,有6個半圓形拱;中層11拱,上層35拱。三層長度自下而上遞增,分別為142.35米,242.55米和275米。
加爾橋的建築充分考慮到了加爾河的水文情況。鑒於河水多有泛濫,建築師們在橋墩底部設計了分水角,橋身設計了輕度曲線,以減緩洪水對橋基的衝擊。
加爾橋底層和中層用6噸重的巨石建成。這些巨石來自距該橋600米遠的採石場。上層內鋪巨大的長板石,形成水源通道。
加爾橋雖然從整體上看依舊完好無損,但由於自然力的侵蝕以及人為的影響,其狀況令人擔憂。由於河水的長年衝擊,橋墩已經嚴重受損,橋體上許多鈣質石塊和長石板的內部也已出現了蜂窩狀的洞孔。由於大量遊人到來,隨之而來的空氣和噪音污染成為加爾橋的最大威脅。
為了修復加爾橋,清理其周圍的不良環境,1989年6月,法國古蹟管理委員會確定了拯救加爾橋的方案。同年,加爾省成立專門治理小組並決定由建築師讓·保羅·維基埃負責計畫實施。整修後的加爾橋將坐落於180公頃的保護區內,那裡草木蔥鬱,優美的自然景觀與人類的建築傑作相映成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