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塞納河西勒橋至耶納橋兩岸市區,文化遺產,1991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裡位於巴黎市中心,最著名的建築有巴黎聖母院、羅浮宮博物館、星形廣場凱旋門和艾菲爾鐵塔,以及貫穿其間的香謝麗舍大街,這裡展現了巴黎幾百年來的發展,體現了城市的發展與保護傳統的極佳結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國巴黎塞納河西勒橋至耶納橋兩岸市區
- 類別:世界遺產
- 批准年號:1991年
- 地理位置: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斯德島
基本資料,發展歷程,著名建築,
基本資料
【名稱】法國巴黎塞納河西勒橋至耶納橋兩岸市區
發展歷程
兩千年前的巴黎只是塞納河上斯德島和附近幾個小島上的漁村,後來逐漸擴大,到3世紀開始有巴黎這個名字。巴黎的建築藝術、名勝古蹟和優美市容舉世聞名,市中心塞納河兩岸的老市區是其精華所在。 塞納河流經巴黎市區,河道有三個大彎,上游第一大彎處是市中心。塞納河水位多年穩定,少有洪澇災害。全年不結冰,利於航行。
從12世紀起,巴黎的城市規劃和建設就十分重視和珍惜傳統文化,同時也積極適應經濟和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力求保持城市面貌的統一與和諧。最早建成並保存到現在的是斯德島上的巴黎聖母院。17-18世紀波旁王朝時期,城市建設有較大發展,修建了塞納河右岸著名的香榭里舍大街和其他幾條幹線大街,建造了幾座紀念性建築物,如羅浮宮東院和盧森堡宮。另外還建造了4個封閉式廣場。到了19世紀,拿破崙一世建成了凱旋門和星形廣場,也就是現在的戴高樂廣場。後來在拿破崙三世時期(1852-1870),巴黎的城市建設有了更大的發展,建成了以香榭里舍大街為東西向幹線、以塞瓦斯托波爾大街為南北向幹線、以羅浮宮為中心的大十字街道,還修建了兩圈環路。此外又新建了一批廣場和各種建築物,把羅浮宮繼續向西延伸,擴展到現在的規模。拿破崙三世還把羅浮宮和凱旋門之間的道路、廣場、綠地、水面、林蔭帶和大型紀念建築物改造組建成完整的統一體。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在巴黎舉行的幾次世界博覽會又為塞納河畔增添不少新建築,有艾菲爾鐵塔(1889)、大宮和小宮(1900),以及夏約宮。20世紀60年代起,巴黎再次大規模建造城市建築,但是並沒有在市中心拆除舊建築,而是沿著香榭里舍大街向西北方向延伸和擴展,新建了完全現代化的德方斯新市區。
現在當你沿著市中心香榭里舍大街和塞納河岸乘車遊覽市容,你能夠親眼看到一座座12世紀到20世紀的各種輝煌建築,看到過去不同時代和風格的街區,看到巴黎幾百年來發展變化的軌跡,而不是只從書本上才能知道。
著名建築
綜合概述
在塞納河兩岸分布著許多有紀念意義的建築物,從西端的西勒橋起,在斯德島上有巴黎聖母院和原巴黎裁判所附屬監獄。向西在右岸臨河的是規模宏大的羅浮宮,現在是博物館。向西在河左岸是將原巴黎老火車站改建成的奧爾賽博物館。改建很成功,現在主要收藏近代繪畫和其他藝術品。沿河再向西不遠是波旁家族宮殿,是仿古希臘式的建築,現在是國民議會所在地。從這裡過橋到右岸是協和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仿古埃及式的方尖形石碑。沿河向前,緊接著是大宮和小宮,建築物比較新。由此過橋到左岸,可以看到較小的美國教堂,建築外觀顯得別致。前方河對岸是一處金碧輝煌的大型建築現代藝術博物館。在它背後有一座小的兩層建築,是集美博物館,主要收藏東方藝術品,其中不少出自中國。再向前是規模龐大的兩座對稱建築夏約宮。從這裡向河對岸看,是雄偉高大的艾菲爾鐵塔。在左岸稍遠的地方,從西向東還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三叉形樓房,它的建築形式和結構在現代建築史上有創新意義。它附近有拿破崙紀念館、軍隊博物館和羅丹雕塑紀念館。再向東有盧森堡宮。在右岸東部離岸稍遠處是巴士底廣場,原先這裡有著名的巴士底獄。向西在羅浮宮北面是皇宮和收藏善本書稿的老國家圖書館。再向西有旺多姆圓柱和廣場,以及古希臘式正門的歌劇院。前方在離香榭里舍大街不遠的地方,有一座不大的宮殿,是總統府愛麗舍宮。右岸最遠的是高大壯觀的凱旋門。以上二十多處建築中,以下4處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艾菲爾鐵塔
位於市中心區的西部,臨塞納河左岸,塔東南方有大片綠地。鐵塔於1889年建成,當時是為慶祝法國大革命100周年和迎接巴黎世界博覽會而建造,多年來已成為巴黎的象徵。鐵塔的設計人是艾菲爾,塔也因此而得名,塔下有艾菲爾的等身大銅胸像。塔身原高300m,後來塔頂安裝了無線電發射架,增高到320m。塔身為全鋼結構,由1萬多個部件鉚接而成。前幾年局部調整結構,塔身重量減輕到7000噸。塔身從四面看都是A字曲線形輪廓,下部四腿向四角張開,四個塔腳以混凝土固定在地面,塔腳在地面上的連線為正方形,每邊長約100m。塔下四面敞開。塔身向上逐漸平滑內收,越高內收越少。塔身的不同高度處有三層平台,現在設有電梯,供登臨眺望。下層平台還可經步梯登上。在艾菲爾鐵塔建成之前,人類建築物高度沒有達到過200m,而艾菲爾塔一舉上升到300m,是近代建築史上的重大成就,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里程碑。這座塔的建成,顯示了鋼結構的巨大建築能力,表明鋼結構建築也可以優美動人。這座塔的建成還是當時鋼鐵工業發展的結果,也是建築結構科學和施工技術發展的產物。它打破了幾千年來石構建築造成的傳統建築觀念的束縛,促成了現代建築的誕生。建塔之初曾有不少人反對建造這個鋼鐵怪塔,但是法國政府最終還是選中了這個方案。
星形廣場凱旋門
位於塞納河右岸香榭里舍大街西端星形廣場(戴高樂廣場)中央。1806年拿破崙一世為頌揚法軍在奧斯特里茲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的戰績而開始建造,1836年完成。它的形狀是模仿羅馬現存的古凱旋門,略有簡化,但規模加大。整個門體全用石材建造,高約50m,寬約45m,進深約22m。中心大拱門高36.6m,寬14.6m。兩側拱門較低。這個廣場在高地上,因而凱旋門也更顯得高大雄偉。現在人們有時也把它作為巴黎的標誌。凱旋門朝向香謝里舍大街的一面是正面,正面和背面的拱門兩側各有一幅大浮雕,共4幅,構成一組。4幅的畫題分別是《馬賽曲》、《勝利》、《抵抗》與《和平》,正面右側的《馬賽曲》最精美,畫幅中心是自由女神,右手握劍揮動,左臂上揚高呼,號召人們起來戰鬥。這一組浮雕是法國浪漫主義雕刻家F.呂德的代表作。在大門拱券前後口外兩側,以及側門拱外上方各有一幅橫長方形的浮雕,共6幅,幅面比上述浮雕略小,題材是拿破崙指揮的歷次重大戰役。拱門上方的一周女牆面雕刻一橫列共數十個圓形盾牌,牌面刻著法國大革命時期和拿破崙帝政時期重要的取勝戰役的名稱,而次要戰役的名稱則刻在大拱門內壁,內壁還刻有法國大革命到第一帝國時期參加作戰的386位將軍和軍官的姓名。凱旋門頂部女牆內是陳列館,有電梯和步梯從地面通達,館內展出有關凱旋門的文獻資料和拿破崙一世生平的圖片。女牆外有一圈圍廊,人可以站在那裡眺望市區。1920年在凱旋門內下方增建無名戰士墓,埋葬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陣亡的無名戰士。墓頂在地平面,點有長明燈。凱旋門建成後,到19世紀中期,又在其周圍修建了圓形廣場,以及12條放射狀道路,於是大體上形成現在這樣的格局。
羅浮宮與羅浮宮博物館
位於市中心塞納河右岸邊,既是著名的王宮,又是博物館的所在地。王宮最初建於12世紀末,從15世紀至18世紀末曾經4次改建和擴建。1792年法國國民議會宣布這裡作為博物館,並於第二年開放。此後又大規模擴建,到1868年羅浮宮的建築全部完成。羅浮宮分為東中西三個院落,東院建成最早,是較小的方形院。後來向西延伸,建成向西敞開的較大的西院,也是方形院。此後南北立面的房屋再向西延伸,即現在西面的那部分。這三部分都是三層樓,有的位置建有地下層。各部分因為建築時期不同,所以風格不同。其中中院的東立面是古典主義風格,最為人們推崇。鑒於羅浮宮作為博物館在觀眾分流方面有困難,加之要實現大羅浮宮計畫,於是,法國總統密特朗請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名設計,於1982年在中院內建造1大4小共5個玻璃金字塔形透明屋頂,其中大金字塔下用作觀眾入口,在地下分流進入北東南三翼各展室。羅浮宮博物館是世界著名的藝術博物館,從16世紀初就開始收藏藝術珍品,現收藏有極其豐富的繪畫、雕塑、陶瓷、珠寶和家具。陳列面積有5.5萬平方米,藏品2.5萬件。其中有被譽為世界三寶的《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油畫和《勝利女神》石雕像。
巴黎聖母院
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斯德島上,是天主教教堂。初建於1163年,到1345年完工。建築與雕刻是哥德式早期與盛期風格。後來由於戰火而遭到嚴重破壞,1845年開始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前提下修建,到1864年完工重新開放。從1991年起,法國政府撥款1億法郎再度整修,重點是南側外牆,把約占全牆一半的殘損塊石替換下來。巴黎聖母院建築的正面是豎長方形,上下三層,左右分三豎條,如九宮格形,面寬47m,總高63m。左右兩側上層是方柱形塔樓,中間沒有塔樓,缺一格,因而較低。中層中心是一個圓形光環式的大玫瑰窗,鑲嵌彩色花玻璃,象徵天國。中層兩側是雙窗。底層是三個尖拱雙扇門。一層和二層之間有一列28個淺像龕,排列著猶太和以色列28個國王的雕像。其他位置也有許多雕像。正門內是縱長方形大堂,寬48m,進深130m,高35m。堂內也有許多大理石雕像。在迴廊、牆壁和門窗布滿聖經故事雕刻和繪畫。大堂屋頂外上方中央矗立圓錐形尖塔,高90m,是19世紀整修時增加的。幾百年來,巴黎聖母院一直是法國宗教和政治生活的重要場所,許多重要活動在這裡舉行。它是法國歷史的見證之一。由於雨果的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流傳很廣,所以這座教堂也廣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