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和德意志帝國正式和約是由法國在1871年05月10日,於法蘭克福簽定的條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國和德意志帝國正式和約
- 條約分類:政治
- 簽訂日期:1871年05月10日
- 條約種類:其他
- 簽訂地點:法蘭克福
法國和德意志帝國正式和約是由法國在1871年05月10日,於法蘭克福簽定的條約。
法國和德意志帝國正式和約是由法國在1871年05月10日,於法蘭克福簽定的條約。 法蘭西共和國外交部長茹爾•法弗爾,法蘭西共和國財政部長奧古斯丁•托馬斯•約瑟•波伊埃•甘爾基,國民議會議員麥克•托馬斯•尤金•德•古拉爾...
1月18日,普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封為皇帝,德意志帝國宣告成立。28日,雙方簽訂停戰協定,2月26日簽訂預備和約。5月10日正式簽訂《法蘭克福和約》,主要內容是:法國將重要工業區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連同梅斯要塞割讓給德國,法國向德國支付50億法郎賠款,賠款必須在德國商業城市中辦理,按照普魯士銀幣一塔勒折價3法郎...
德意志統一,在政治和行政層面上正式整合為單一國家,發生於1871年1月18日法國的凡爾賽宮鏡廳。時值普法戰爭結束且法國戰敗之際,德意志各邦國的皇室在凡爾賽宮聚集一堂,宣布德意志帝國成立,並加冕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為德意志的皇帝。其實從非官方角度來看,早在一個世紀以前,大多數習德語的邦國就已嘗試聯合,邦聯早已...
此舉致使法國為擺脫被霍亨索倫勢力的包圍,遂向普魯士宣戰,於1870-1871年爆發普法戰爭。普魯士贏下了所有三場戰爭,意味著1815年和約簽字方中已無任何一方支持奧地利在中歐的利益,整個德意志只接受普魯士的君主統治。自此,奧地利帝國再也無力干預德意志事務。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成功統一了多個...
9月4日,巴黎爆發革命,法國大資產階級建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蘭西第二帝國滅亡。但普軍仍長驅直入。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國。法國資產階級政府請求停戰。2月26日,雙方在法國凡爾賽簽訂初步和約。5月10日在法蘭克福簽署了正式和約。這次戰爭使普魯士王國完成...
自本條約簽字之日起,稱為洛林公債的支付,一如1791年以前那樣,繼續履行。第二條 法國宮廷保證將一切有關舊日耳曼帝國、比利時以及曾屬於奧地利王國的其他省份而從維也納檔案庫中劫去的一切檔案交給維也納宮廷為此目的而派的專員。本附加秘密條款如逐字載入本日公開條約一樣,具有同樣約束力和價值。本條款須經批准,批准...
1871年5月10日法蘭西共和國與德意志帝國為結束普法戰爭而簽訂的條約。條約明確了兩國邊界。法國割讓阿爾薩斯省的大部分與洛林省屬下的摩澤爾省予德國,並賠款。條約簡介 1871年1月28日,法德簽訂停火協定,德方提出和約草案。2月26日 L.-A.梯也爾和O.von俾斯麥在凡爾賽簽訂和約草案,3月1日法國議會予以批准。不久...
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民主德國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原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建制改為5個州,併入了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個德國重新統一。全德人民一同歡慶德國重新統一(繼1871年德意志統一後第二次統一)。事件背景 德國在歷史上一向都是一個分裂的國家,首先1474年奧地利皇帝把帝國...
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為對抗三國同盟(德意志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通過1904-1907年簽訂一系列協定而結成的一個帝國主義集團。進入帝國主義時代,列強實力對比發生了新的變化。經濟實力高速膨脹的德國,要同英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分享“陽光下的地盤”。擁有強大陸軍的德國又在大力擴充海軍,使英國對帝國的安全非常...
三皇同盟(League of the Three Emperors),是指德意志統一後,俾斯麥為了孤立和打擊法國,策劃德意志帝國皇帝與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兩國皇帝結成的同盟。1873年6月,俄奧兩國皇帝簽訂《興勃隆協定》,約定遇有第三國侵略危機歐洲和平時,兩國應立即商討共同的行動方針。同年10月,德皇也加入這一協定,從而結成“三皇...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République Française,包括法國殖民地。1914年8月3日德意志帝國對其宣戰。8月13日對奧匈帝國宣戰。11月5日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宣戰。1915年11月15日對保加利亞王國宣戰。)比利時王國(Keunienkryk België/Royåme di Beldjike/Königreich Belgien,包括比利時殖民地。1914年8月4日被德意志...
歐洲統一思潮存在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進入高潮。1951年,歐洲一體化先驅讓·莫內和法國外長羅貝爾·舒曼首先提出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即舒曼計畫),旨在約束德國。1951年4月18日,法、意、聯邦德國、荷、比、盧6國簽訂了為期50年的《關於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條約》。1955年6月1日,參加歐洲煤鋼共同體的6...
德意志帝國的工業化發展速度超過了同期的主要工業化國家,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工業國之一。20世紀初期,德國對以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為主建立的世界秩序感到越來越不滿,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殖民地。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組成了同盟國集團,而英國、法國和東歐的俄國組成了協約國集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
法國得到洛林的3個主教區(梅林、圖爾、凡爾登)和整個阿爾薩斯(斯特拉斯堡除外)。瑞典獲取西波美拉尼亞及東波美拉尼亞的一部分、維斯馬城和不萊梅、維爾登兩個主教區,從而得到了波羅的海和北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和約正式承認荷蘭和瑞士獨立,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布蘭登堡、薩克森、巴伐利亞等邦諸侯的領地大體恢復到戰前的狀況...
1871年,科威特成為奧斯曼帝國巴斯拉省的一個縣。1月18日——德意志帝國建立,德國統一。2月17日——梯也爾出任法國政府首腦。2月28日——法德和約簽訂,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大片領土給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3月18日——巴黎公社革命爆發。3月26日——巴黎進行選舉。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成立,巴黎公社是人類...
法國不願意看到日耳曼的統一,出來干預,因而於1870年爆發了普法戰爭。戰爭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政策轉變 19世紀末,德國外交政策發生了重大變化,拋棄了俾斯麥的“大陸政策”,開始推行對外擴張的“世界政策”。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國在古老歐洲的狹窄邊界以外有很多任務要完成。”德國的海軍大臣...
至於現定和約章程,用中國文字並德意志字樣合寫,兩國公同較對無訛。因法國文字系歐羅巴人所通習,是以另備法國字樣稿本各一分,倘日後中國與布國有辯論之處,即以法文稿本為證,以免舛錯而昭公允。第六款 廣州、潮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芝罘、天津、牛莊、鎮江、九江、漢口、瓊州、台灣、淡水等口,大...
1674年時,法國用重金拉攏北歐霸主瑞典並與之結盟,誘使瑞典從後方進攻德意志地區,讓布蘭登堡與神聖羅馬帝國抽回援助荷蘭的兵力,回救自己。1675年布蘭登堡選侯腓特烈·威廉擊敗瑞典軍(腓特烈·威廉因為這不可思議的勝利,被譽為“偉大的選侯”),使得一向敵視瑞典的丹麥,趁機與荷蘭結盟並向瑞典宣戰,發生了斯科訥戰爭...
此外,俾斯麥轉而與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衝突,在1881年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而面臨孤立的義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係,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