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哲學與共同生活:走向古典法學》是2020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哲學與共同生活:走向古典法學
- 作者:黃濤
- 出版時間:2020年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1312131
- 類別: 理論法學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長期以來,法哲學研究多是以法律規範的結構及其功能為分析對象,而遺忘了對共同體生活方式的反思和思考。《法哲學與共同生活——走向古典法學》試圖透過一系列抽象的法哲學話語,探究其背後的個體生活以及其間的共同生活世界,揭示共同體生活之中那些影響法律制度建構的重要因素,以展現出一種全新的法哲學思維方式。
《法哲學與共同生活——走向古典法學》一部分集中分析了馬基雅維利、康德等人的政治法律思想,揭示了一系列政治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論題,如公民宗教、自由政體、自然狀態、權利演繹等,從中獲取思想資源,展示了一種與共同生活相關的法哲學,並將這一法哲學學說運用到對二十世紀初期以來中國法學理論發展的解釋中。
第二部分集中體現了共同體生活在法哲學中的種種面向,以及由此反思的以規則及其運用的思考為中心的法哲學進路之不足。第二部分的四篇文章深入分析康德的《永久和平論》等古今中西的三篇文獻,探究制度背後所蘊含的各種共同體生活方式,以及各種共同體生活可能對制度建構與維護所產生的積極和消極影響。
第三部分則聚焦於當代,從蘇力等法學家的理論出發,從各種理論間的“衝突”出發,分析當今社會下共同體的權力觀等內容。
作者簡介
黃濤,湖南石門人,管理學博士(法律科學與管理方向)。2012—2014年於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2014年起任職於華東政法大學,現為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哲學與法哲學,尤其致力於觀念論的政治哲學與法哲學研究。出版《戲劇、審美與共同體——盧梭和席勒審美政治理論初探》《愛欲與共同體——現代性的政法與倫理》《黑格爾的倫理思想》等專著及譯著十餘種。發表文章三十餘篇。承擔權利理論研究領域國家課題和省部級課題兩項。
目錄
經典閱讀與開放的理論生活——“古典法學”研究之倡導
引言
一、 當代中國法學理論研究中的怪現象
二、 閱讀經典與開放的生活方式
三、 當代中國理論法學中的愛欲缺失
四、 走向古典法學
結語
上編
馬基雅維里論公民宗教——《李維史論》**卷第11—15章釋義
一、 基於文本結構的觀察
二、 馬基雅維里有關政體的一般看法
三、 馬基雅維里的公民宗教
結語
通往自由國家——《論法的精神》**編中的一對不為人知的政體
引言
一、 專制政體的性質與根源
二、 對專制政體的批判
三、 孟德斯鳩的專制政體論與霍布斯的自然狀態
四、 孟德斯鳩專制政體論的意圖
五、 從寬和政體到自由國家
結語
論寬和的刑罰——《論法的精神》第六章疏證
引言
一、 孟德斯鳩論犯罪與刑罰的結構
二、 刑法與政體
三、 反對酷刑的理由
四、 罪刑相適應和刑罰的寬和
結語
康德的永久和平和世界公民法權——《永久和平論》的正文講疏
引言
一、 《永久和平論》的時代背景、標題和結構
二、 離開戰爭狀態:永久和平的先決條款
三、 共和制:走向永久和平的**項正式條款
四、 共和國的聯盟——走向永久和平的第二項正式條款
五、 世界公民權利——走向永久和平的第三項正式條款
六、 戰爭與商業:永久和平的保證
結語:永久和平的秘密條款
中編
論養士(上)——讀《史記?孟嘗君列傳》札記
一、 受命於天?
二、 雞鳴狗盜
三、 絕嗣無後
四、 馮驩其人
五、 何謂士?
論養士(下)——讀《史記?魏公子列傳》札記
一、 仁而下士
二、 隱士侯嬴
三、 竊符救趙
四、 薛毛二公
五、 病酒而卒
《韓非子》的問題意識——讀《初見秦》與《存韓》札記
一、 讀《初見秦》
二、 讀《存韓》
結語
戰爭與國家——評《東周戰爭與儒法國家的誕生》及其他
引言
一、 關於社會變遷的戰爭解釋
二、 戰爭的結構與競爭的人性
三、 戰爭概念與歷史哲學
結語
下編
地方性知識觀的法哲學批判——評蘇力《送法下鄉》
一、 本土資源與法律的理想圖景
二、 基層司法與現代法治
三、 地方性知識與權力支配
四、 地方性知識與歷史浪漫主義
結語
愛欲與法治——讀劉震雲《我不是潘金蓮》
引言
一、 李雪蓮離婚
二、 前兩次告狀
三、 後兩次告狀
四、 欲望與法治
結語
走向共同體的權利觀——近代以來法理學發展的一種考察
一、 近代權利觀的興起
二、 近代權利觀的法理學表達
三、 自然權利與政治國家
四、 權利觀念的再度勃興
五、 走向共同體的權利觀
結語
走向古典世界——重讀《刺蝟的溫順》
引言
一、 自由主義者的逃避與隱瞞
二、 美好生活與選擇的必然性
三、 靈魂的內在城堡與自然權利的轉化
四、 價值衝突與美好生活的可能性
五、 “溫順的刺蝟”與哲人德性的轉變
六、 伯林與施特勞斯之爭
結語
尾語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