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凹村

法凹村

法凹村隸屬雲南省富源縣後所鎮,地處鎮東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29.7公里;東鄰慶雲,南鄰卡泥,西鄰岩上,北鄰貴州盤江鎮;轄興隆、打牛山、白雞樹等11 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28平方公里,海拔2040米,年平均氣溫13℃,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合種植 洋芋玉米農作物;農民收入主要以煤炭務工經濟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法凹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後所鎮
  • 電話區號:0874
  • 郵政區碼:655501
  • 地理位置:後所鎮東邊
  • 面積:28平方公里
  • 人口:6499(2010年)
  • 方言: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3℃
  • 火車站富源火車站
  • 車牌代碼:雲D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截至2010年,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482畝(田597.9畝,地3884.1畝),人均耕地0.6畝,主要種植洋芋、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1353畝,荒山荒地1207.9畝,其他面積7114.16畝;有煤等資源。
法凹村生態林法凹村生態林

基礎設施

 截至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78戶通自來水,有478戶飲用井水,有56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36%);有1484戶通電,有33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34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45%、20%和5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21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110戶(分別占總數的35%和28%);該村到鎮政府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3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565輛,拖拉機16輛,機車190輛。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0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8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2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2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2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2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6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6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8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3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法凹村通訊設備法凹村通訊設備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0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00萬元;畜牧業收入1000萬元(年內出欄肉豬9717頭,肉牛279頭,肉羊2517頭);第二、三產業收入11000萬元,工資性收入23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26元,農民收入以煤炭企業務工收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2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10人,在雲南省內務工174人,到省外務工36人。
法凹村煤炭企業法凹村煤炭企業

特色產業

截至2010年底,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煤炭、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雲南省內。

人口衛生

到2010年底,該村有農戶1650戶,共有鄉村人口6499人,其中男性3225人,女性3274人;其中農業人口6436人,勞動力210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5584人,彝族746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405人,參合率100%;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2950人,享受低保45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3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4人。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7665.66平方米,擁有教師50人,在校學生2040人,距離鎮中學17公里;到2010年底,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40人,其中小學生1293人,中學生747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11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481.50畝。

基層組織

截至2010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4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29人,少數民族黨員14人,其中男黨員117人、女黨員12人;該村黨支部2005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7年、2008、2009年均被評為先進集體等等;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1個村民小組。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完成了老礦山、高岩子等村子的三村四化新農村建設,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截止2010年底,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已覆蓋90%以上的自然村;自開展項目建設工作以來,各涉及項目村的幹部民眾對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認識統一,民眾熱情高,領導小組措施實,試點工作紮實;財政獎補政策調動了基層和農民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積極性,促進了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產業結構單一,村民思想認識差,綜合素質低;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煤炭產業為支柱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畜業,大力發展務工經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