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遐邇的“泌陽八景”,為豫南著名的旅遊勝地。泌陽地處偏僻,絕少名勝。然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亦足引人流連。從清代纂修的幾部《泌陽縣誌》中,均有泌陽八景的記載。泌陽八景包括:銅峰積翠,泌水流香,仙陂春雨,古洞秋風,吳寨煙霞,舜城雪月,盤嵐朝起,竹林晚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泌陽八景
- 地理位置:豫南著名的旅遊勝地
- 古文記載:《泌陽縣誌》
- 突出景點:銅峰積翠
泌陽八景簡介,銅峰積翠,泌水流香,仙陂春雨,古洞秋風,舜城雪月,吳寨煙霞,盤嵐朝起,竹林晚照,八景之外,
泌陽八景簡介
《泌陽縣誌》對泌陽八景的記載極其簡略,僅是開列了八景的名目和一些文人的詩賦讚頌,對其各景的地址和成景的緣由很少記述。現將八景作一簡介:
銅峰積翠
原為“銅山積翠”,清道光八年,知縣倪明進改作“銅峰積翠”,景址即銅山鄉境內的銅山。舊志云:“銅山在縣東六十里,顛頂危峰突出,俯環群山,千態萬狀,奇觀不能悉舉”。因其山挺拔奇秀,林木茂密,景色幽美,山勢雄偉,故列為泌陽八景之首。歷史上曾吸引了許多遊客,並有不少文人賦詩讚美。清嘉慶年間,知縣步毓嚴作《望銅山四首》,其中寫道:“危峰突起鎮東偏,日出扶桑影倒懸。滿目清嵐看不盡,天光低處四圍圓”。對銅山的景色作了概括的論述。至今仍不失為泌陽名勝之地。
泌水流香
泌水,泛指境內的泌陽河。道光志云:“泌水即 ?a水”。以“泌之洋洋,可以樂飢”而得名,源於本縣白雲山南麓,曲折向西經縣城南、西匯入唐河,素有“泌水倒流”之說;境內長一百餘華里,因兩岸土壤肥沃,又有泌水灌溉便利,所以自古以來就成為膏腴之鄉,富庶之地。詩曰:“堪羨年年資灌溉,惠澤還流泌水馨”。生動地形容了泌水兩岸的富饒情景。每當春夏之際,在原野呈現出一派農忙景象;入秋,蘆荻花開,稻香撲鼻,頗有一番豐稔氣氛。
仙陂春雨
故景址即現在的華山水庫。古名馬仁陂,是西漢元帝時南陽太守召信臣率民工創建的。酈道元《水經注》載:“馬仁陂水出陰北山,泉流兢湊,水積成湖,蓋地百頃,謂馬仁陂。陂水歷其下,西南竭之以溉田疇。”舊志云:“馬仁陂,縣北七十里,上有九十二岔水,西注陂中,周圍五十餘里,四面山圍如壁,惟西南隅頗下泄水。漢太守召信臣始築壩蓄水,復作水門,分流碌 遂等二十四堰,灌溉民田萬餘頃”。歷代曾多次復修,至清康熙六十一年壩毀陂廢。壩未毀前,這裡溪水潺潺,眾積成湖,山影倒懸,岸柳垂依。如果輕舟泛遊,如臨仙境,觀此湖光山色,令人賞心悅目。每至春夏登山遠眺,只見湖中水氣蒸騰,如降微雨近之則細雨沾身。及至雨竭,水門暢泄,形如瀑布,水花飛濺,煙霧迷濛。前人曾有詩曰:“柳雨明還暗,桃煙斷復連,斗覺風聲志,仙陂瀑響泉。”細想當時此地秀麗風光,列為八景之一,的確當之無愧。
古洞秋風
古洞在今城南門外。洞有兩處,一處在東南,洞向外;一在西南,洞向內。舊志云:兩洞“四時有聲,如吼秋風”。現兩洞遺蹟已廢。前人作詩中曾疑其為“禹穴”,這實在是穿鑿附會,不足為憑。
舜城雪月
舜城,在今賈樓鄉玉皇廟行政村。相傳舜曾躬耕於此,故名舜子城。舊志云:“舜子城山,縣北五十里,山圍如壁,土人訛為舜居”。此地四面環山,中間為一平地,猶如城池。其景來歷:每當嚴冬來臨,四面山上積雪覆蓋,如遇皓月當空,交相映輝,晶瑩明澈,銀光粼粼,頗有玉山銀城之感。
吳寨煙霞
吳寨,即今沙河店鎮西北古城,唐代元和年間,蔡州(今汝南)節度使吳元濟據州反叛,曾屯兵於此,故曾名吳軍城,後更名為吳寨。舊志云:“吳軍城,縣東一百二十里,吳元濟屯兵處。此地有危石躍徑,雲樹參差,綠野平疇,望之如繡。”所謂“煙霞”,每當夕陽西下時,霞光燦爛,炊煙縷縷,在蜿蜒曲折的幽徑小道,望之如繡綠野平地上空,與霞光交織在一起,顯得恬靜秀麗。這與當年吳軍屯兵時的烽煙四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充分反映了古代人民厭惡戰爭,渴望安寧的心愿。
盤嵐朝起
即指城南的盤古山。舊志云:“盤古山,縣南三十里,蔡水(今甜水河)出焉,本名盤山,後訛為盤古,因立盤古廟于山上”。此山雖不高,但因有盤古廟而聞名四方。山石嶙峋,林木蒼鬱,古廟幽靜,景色宜人。如果天晴氣朗,從縣城極目遠眺,就會看到山青如洗,一目了然,秀麗的風光,盡收眼底。尤其每當日出,登頂觀賞,只見霞光四射,雲霧繚繞,頓時感到飄浮不定,若隱若現,猶如騰雲駕霧,仙遊天國,景色十分奇特。
竹林晚照
景址今付莊鄉竹林村。古時因種植竹多而得名。這裡依山傍水,丘陵環圍。原來村內村外,翠竹滿園,遮天蔽日。東邊的塔山,木林蔥鬱;西邊的崗嶺,荊棘叢生。從白雲山西麓匯流下來的河水穿村而過,更給竹林村增添了絢麗景色。所謂“晚照”,當日落時,村西部因竹林蔭蔽,早已陷入昏黑,戶戶掌燈;而依山居住的村東部,卻仍然霞光斜照,夜幕遲臨,別具風味。
八景之外
除上述八景外,清道光八年知縣倪明進依據當時實景又增添:“東閣仙蹤”、“北城高會”、“魁樓夜燈”、“關廟秋市”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