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泊松亮斑
- 外文名:Poisson bright spot
- 發現人:泊松
- 形成原因:光的衍射
簡介,現象描述,實驗,
簡介
泊松是一位堅持光的微粒說的科學家,本來想用這個結論推翻光的波動說,然而,卻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這個亮斑反而成了光的波動性的一個有力證據,這是泊松無論如何沒有想到的,由於這個亮斑是泊松首先計算出來的,後人就把它稱為“泊松亮斑”。
如果把這兩件事——手影和泊松亮斑放在一起考察,一個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現象,一個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實驗結果,實際上兩者恰好從兩個不同側面反映了光的性質:通常情況下,光沿直線傳播;在一定條件下,光會顯示波動性。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泊松亮斑完全是光傳播的正常現象,其“反常”僅是有悖於日常生活現象而已。
現象描述
雷射打到不透明的圓盤上,使得圓盤的邊緣各點相當於一組次級光源,其衍射的結果,在光屏上形成的圓盤陰影的中心有一個亮點,且陰影的邊緣出現明暗相間的光環。這就是著名的泊松光斑。
實驗
菲涅耳設計一個實驗
利用兩個與小孔或不透明障礙物邊緣都無關的小光源,用兩塊彼此接近180°角的平面金屬鏡,避開衍射,由反射光束來產生干涉現象。並運用大量工具進行數學運算,使實驗數據與計算結果一致,被授予優勝獎。菲涅耳用波動說解釋影子的存在和光的直線傳播,並指出光的干涉現象和聲音的干涉現象所以不同,是由於光的波長短得多。
小結
1818年,法國科學院提出了徵文競賽題目:一是利用精確的實驗確定光線的衍射效應;二是根據實驗,用數學歸納法推求出光通過物體附近時的運動情況。在法國物理學家阿拉果與安培的鼓勵和支持下,菲涅耳向科學院提交了應徵論文。
他用半波帶法定量地計算了圓孔、圓板等形狀的障礙物產生的衍射花紋。菲涅耳把自己的理論和對於實驗的說明提交給評判委員會。參加這個委員會的有:波動理論的熱心支持者阿拉果;微粒論的支持者拉普拉斯、泊松和比奧;持中立態度的蓋·呂薩克。菲涅耳的波動理論遭到了光的粒子論者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