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姓

泊姓

姓氏,音bàn,源於姒姓,出自春秋時期的夏禹後裔楚國公族,屬於以國名或封邑名稱為氏。第一個源於封國,在夏王朝締造者大禹的支庶子孫中,有封於辛國者,後來分衍出。其後代中以封國為姓氏者:泊氏,即為夏王朝時期分封的一個小諸侯泊國(今安徽亳州),由於當時其地緊濱淮河,因稱“泊”。其夏泊侯的後裔子孫以先祖受封國名為姓氏,古代“泊”、“薄”二字通假,因稱泊氏、或薄氏,後來的成湯為諸侯時曾都於該地,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古百越族,出自清朝時期東南沿海地區疍家人,屬於以生活方式名稱為氏。在廣東省汕頭市達濠島青雲山上,有一丘荒蕪已久的古墓,墓主姓“泊”,墓碑上還刻有“雍正壬子年重建”字跡。該支“泊”氏族人原聚居於馬崗鄉一帶,原甚興盛,後漸中落而消亡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泊姓
  • 讀音:作bàn(ㄅㄢˋ),
  • 不可讀:作bó(ㄅㄛˊ)]
  • 釋義:姓氏
  • 來源:姒姓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

基本介紹

泊[泊,讀音作bàn(ㄅㄢˋ),不可讀作bó(ㄅㄛˊ)]
泊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姒姓,出自春秋時期的夏禹後裔楚國公族,屬於以國名或封邑名稱為氏。在夏王朝締造者大禹的支庶子孫中,有封於辛國者,後來分衍出。夏禹下傳十七王,共四百五十二年(公元前二十五~十六世紀),其後代中以封國為姓氏者:
單姓有:
泊氏、辛氏、計氏、崇氏、弗氏、刜氏、鬻氏、陽氏、沛氏、冥氏、鄍氏、沈氏、陳氏、寢氏、彤氏、弋氏、褒氏、綸氏、巢氏、男氏,鮑氏、包氏、夏氏、差氏、禹氏、田氏等。
複姓有:
夏後氏、有南氏、彤城氏、司空氏、宇文氏、普屯氏等。
其中的泊氏,即為夏王朝時期分封的一個小諸侯泊國(今安徽亳州),由於當時其地緊濱淮河,因稱“泊”。其夏泊侯的後裔子孫以先祖受封國名為姓氏,古代“泊”、“薄”二字通假,因稱泊氏或薄氏,後來的成湯為諸侯時曾都於該地,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的夏禹後裔楚國公族,屬於以國名或封邑名稱為氏。著名的清朝史學家陳厚曜在《春秋世族譜》中論述,楚國除了王室熊氏以外,其士族的宗子世系有十三氏,為楚國大族,其中就有泊氏。羋姓的始祖為黃帝軒轅氏第九代孫季連,稱季連氏。其後裔傳至楚頃襄王熊橫(公元前298~前263年在位),一度遷都於陳邑,其後裔子孫分衍出許多姓氏:
單姓有:
泊氏、荊氏、楚氏、熊氏、附氏、穴氏、鬻氏、粥氏、郢氏、逞氏、能氏、斗氏、成氏、屈氏、勞(蘧)氏、熊氏(非王族)、陽氏、申叔氏、申氏,伍氏、潘氏、沈氏,觀氏、敘氏、序氏、祖氏、成氏、啟氏、斵氏、囊氏、賁氏、善氏、逯氏、祿氏、縣氏、逮氏、審氏、側氏、庇氏、次氏、連氏、莫氏、仵氏、昭氏、由氏、景氏、到氏、聲氏、晏氏、即氏、闈氏、尹氏、後氏、竟氏、秉氏、宜氏、繹氏、酒氏、枝氏、乘氏、保氏、春氏、鈞氏、陽氏、甲氏、環氏、卯氏、武氏、莊氏、霜氏、蜎氏、皋氏、舉氏、擧氏、雪氏、紃氏、穿氏、稱氏、仆氏、貴氏、嚴氏、征氏、庾氏、奮氏、賀氏、列氏、監氏、減氏、韻氏、屈氏、卒氏、度氏、翠氏、班氏、陳氏、張氏、李氏等。
複姓有:
斗斵耆氏、斗斵乳氏、斗斵谷氏、斗斵強氏、斗斵緡氏、斗斵文氏、斗斵班氏、斗斵比氏、圍龜氏、彌牟氏、若敖氏、叔敖氏、堵敖氏、郟敖氏、越椒氏、罷敵氏、上官氏、三閭氏、五相氏、五參氏、諸將氏、太宰氏、公建氏、良臣氏、左尹氏、右尹氏、申叔氏、申公氏、楚季氏、楚宗氏、巫臣氏、列宗氏、子南氏、子期氏、子庚氏、子西氏、子建氏、子午氏、子重氏、子季氏、子承氏、子千氏、子儀氏、子木氏、尹乾氏、無鉤氏、無圉氏、無宇氏、無庸氏、余推氏、涉其氏、慶父氏、襄老氏、王孫氏、成王氏、黑肱氏、舒堅氏、來緞氏、沉纖氏、邑由氏、利孫氏、白男氏、吉白氏、屈南氏、耆門氏、市南氏、伍參氏、嬰齊氏、棄疾氏、枝如氏、伯比氏、師祁氏、熊率氏、熊相氏、倚相氏、辛廖氏、接輿氏、季融氏、仲雄氏、大心氏、藍尹氏、廄尹氏、箴尹氏、樂尹氏、芋尹氏、陵尹氏、權尹氏、莠尹氏、清尹氏、郊尹氏、工尹氏、連尹氏、囂尹氏等。
其中的楚國貴族泊氏,封居泊邑,即夏王朝時期分封的小諸侯泊國之地(今安徽亳州),西周初期原為焦國之地,春秋時期成為陳國之地,分為焦、夷二邑,焦邑後改稱譙邑。周襄王姬鄭十五年(楚成王羋頵即熊惲三十五年,公元前637年),楚軍大將成得臣率軍伐陳國,奪取了焦、夷二邑,遂為楚國之地。百年之後的楚平王羋居(熊棄疾)在其地構築了譙城(楚史稱“城父”),派自己的兒子太子建鎮守譙城,使得當時的譙、夷地區得到進一步的經濟發展。周景王姬貴二十二年(楚平王六年,公元前523年),楚平王聽從了太傅費無忌的建議,改派太子建去鎮守城父外城(今安徽亳州譙城區),名義上是讓太子建管方城以外,實際上由楚平王自己管方城以內。次年(公元前522年),費無忌誣告太子建與伍奢密謀齊國,並以晉國為外援準備發動武裝叛亂。楚平王信以為真,召見伍奢,嚴加詰問。伍奢規勸楚平王不要親小臣而疏骨肉,但楚平王執迷不悟,先把伍奢關押起來,然後派城父司馬奮揚去殺太子建。奮揚情知太子建無辜,暗中派人先去向太子建告密,自己則不慌不忙上路,溜溜達達地趕往城父。太子建接到通知,就趕緊逃到宋國去了,逃過一劫,但太子建最後還是被晉國利用,死在了鄭國。
在楚太子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泊氏,世代相傳至今,其泊氏亦稱薄氏。要注意的是,一直到北周靜帝宇文衍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泊邑一帶才改稱亳州,其境仍括焦、夷二邑。

第三個淵源

源於古百越族,出自清朝時期東南沿海地區疍家人,屬於以生活方式名稱為氏。在廣東省汕頭市達濠島青雲山上,有一丘荒蕪已久的古墓,墓主姓“泊”,墓碑上還刻有“雍正壬子年重建”字跡。該支“泊”氏族人原聚居於馬崗鄉一帶,原甚興盛,後漸中落而消亡了。從源流來看,泊氏是疍家人的一支,在清朝初期編戶,侯棄舟上岸與他姓雜居。疍家人是古百越族原住民族,在史籍《山海經》中稱其為“魚旦”。廣東潮汕地區歷來是古代疍家人聚居之地,明朝學者林大春在《潮陽縣誌·隆慶版》中記述:“縣西南江上有曰疍戶者,岸無室廬,耕鑿不事,男婦皆以舟楫為居,捕魚為業,舊時生齒頗眾,課棣河泊,近或苦於誅求,逼於盜賊,輒稍稍散去……”據地理方位考察,林大春所記載的“縣西南江上”,即當指現在的濠江。歷年在達濠島周圍就有著為數不少的疍家人。疍家人依水而居,以船為室,捕魚煮鹽為業。大約在明朝時期,部分疍家人開始陸舟兩棲,他們在靠近海灘的地方搭建草寮為屋,“或有棄舟楫入民間為擁保者矣。”現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的“三寮村”,就是因為原疍家人在海邊搭了三個“寮仔”而得名,當為疍語之遺存。
清朝初期,滿清政府加強了對沿海地區丁戶的管理,對疍民也不例外。史籍《揭陽志》中記載:“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許疍民村居編戶”,疍家人正式上岸陸居,現在濠江區的“莘香里”,就是當年疍家人聚居的地方,稱疍家鄉。後來,疍家人的生活習俗也漸漸被沿岸地方民族所同化了。比如,按疍人習俗,殯葬一直為水葬,即“棺沉海底”,一直到清朝雍正初年(公元1723年)以後,始改為土葬。
疍家泊氏,是因為疍人在舟楫漂泊之時原無姓氏,在編戶之際,當地官員始用“泊”字為其姓氏。從“泊”字本義來看,“課棣河泊”,巧妙客觀地表述了疍家人原始的生存狀態。

得姓始祖

夏泊侯、太子建。

遷徙分布

泊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多源姓氏,但在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也名列第一千一百四十六位,以譙郡為郡望。
今廣東省的汕頭市、台灣省的桃園縣,仍有泊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譙國郡:亦稱譙國、譙郡。東漢朝建安年間(公元196~220年),將沛郡分出一部分設定了譙郡,治所在譙縣(今安徽亳州),仍隸屬豫州刺史部所轄之沛郡,其時轄地在今安徽、河南兩省之間的一帶地區。三國時期轄地在今安徽,河南兩省的靈璧縣、蒙城縣、太和縣、鹿邑縣、永城縣間一帶地區。

堂號

譙國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泊中泰:(公元1936~今),廣東潮陽人。著名廣東潮陽市地方稅務官員。泊中泰是廣東潮陽市地方稅務局峽山分局原副局長,經濟師。1949年6月加入共青團,同時加入陳後圍地下交通情報站,任實習交通員。1951年1月調人潮陽市稅務局,一直在基層徵收單位工作。1956年6月起任副所長,稅務機構分設後任峽山分局副局長,1997年6月離休。他從事稅務工作四十七年,忠於職守,敬業奉獻,嚴於律己,團結進取。每項工作部完成得很出色,1959年被潮陽縣人民委員會評為三等先進工作者.1984年被汕頭市政府評為稅務系統米進工作者。
1996年分別被三峽、潮陽市委、市府評為先進勞動者。1997年被廣東省人事廳、省地方稅務局評為先進工作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