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踢球舞俗稱貢球舞、碰球舞等,是福建泉州的傳統民俗舞蹈。舞蹈的名稱直觀地反映了該舞蹈最重要的特色,即以腳踢球,以手拋(貢)球,和以身體其他部位,包括肩、臂、肘、膝、頭、脖等碰球、接球等。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歷史溯源,傳承意義,舞蹈特點,主要形式,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泉州踢球舞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泉州石獅市
遺產級別: 省
歷史溯源
踢球舞源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軍事體育遊戲 “蹴鞠”。漢劉向《別錄》:“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也材也,皆為嬉戲而訓練之。”漢王室所藏的軍事書籍中有一部《蹴鞠新書》,《後漢書·藝文志》將其列入“兵技巧十三家”之內。古漢語“蹋”、“蹴”即“踢”,“鞠”即“球”,“蹋鞠”、“蹴鞠”即“踢球”。 這種遊戲後來演變為兩個分支,一個是現代足球運動的雛形,另一個就是通過與音樂、歌舞等藝術形式的結合,逐漸舞蹈化,成為“蹴鞠舞”。唐人有《內人踢球賦》載述,“球體兮似珠,人顏兮似玉”,“疑履地兮不履其地,疑騰虛兮還踐其實”,把女子踢球描寫得惟妙惟肖。
傳承意義
“蹴鞠”舞蹈形式的流布並不限於泉州,但是泉州踢球舞有一定的科範程式,也最為風趣。踢球舞傳入泉州後,經地方戲曲吸收、改造,與梨園戲科步結合,吸收南少林武術動作,包括球手的動作,使“踢球”的動作更加舞蹈化。保留下來的宋元南戲梨園戲,其宋元舊篇《鄭元和》中“亞仙踢球”一場,即保留了宋元時代泉州踢球舞的科範程式。另方面,泉州高甲戲以丑角藝術見長,泉州踢球舞加入醜婆表演動作,妙趣橫生,極盡詼諧戲謔,使得這種舞蹈成為雅俗共賞的民間藝術,流傳、影響了閩南各地的民間踢球舞。
舞蹈特點
泉州踢球舞一般按娘、婢、女丑等角扮演,除司球者外,其餘皆為女性,表演大致可分為“舞台彩球”、“踩街彩球”和“高蹺彩球”三種類型。“高蹺彩球”因受高蹺的制約,動作上不如其它兩種翻躍自如。“踩街彩球”主要是在踩街活動中行進表演。還有一種“彩球弄”舞隊形式,一般為男一人舞彩球,彩旦一人,彩婢(青年姑娘)四或六人,隨後是手執洞簫、南琵、月琴、二胡以及打擊樂“小叫”、“銅鐘”、“響盞”的演奏者,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
主要形式
泉州踢球舞曾有三種形式,高蹺踢球舞、踩街踢球舞和地面踢球舞。表演高蹺踢球舞需要的人多,表演的費用高,踩高蹺的難度大,高蹺踢球舞逐漸衰落了。
現代泉州踢球舞表演一般以戲曲科步為主,角色和服裝大多模仿梨園戲。伴奏樂隊為南音樂隊或拾音樂隊,曲牌採用“翁姨疊”、“梅花串”、“北上小樓”等,排列在舞蹈隊後面。踢球舞表演人數一般無嚴格限制,大致在6至10人之間。除持球的“球手”一角由男性扮演以外,其餘皆由女性演員擔任,由一旦、一女丑和若干名的女子組成。
泉州踢球舞使用的“球”改為16個藤圈套住一起的空心球,而且加上銅鈴,紮上彩綢,增加“球”的欣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