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跳鼓舞
- 批准時間:2009年5月3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項目編號:Ⅲ-15
- 申報地區:福建省泉州市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現內容,主要特點,表演形式,表演特徵,伴奏音樂,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保護措施,主要分支,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泉州跳鼓舞流行於泉州鯉城區浮橋、江南一帶,這裡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民間信仰鼎盛,且又侈於歲時節令,泉州跳鼓舞通常就在迎神賽會、行儺踩街中表演。明何喬遠《閩書》就有“大賽神像,裝扮故事,盛飾珠寶,鐘鼓震鍧,一國若狂”的記載。泉州古民俗中凡有迎神賽會、晉壽、佛誕、刈香、乞火、謁祖、廟會甚或是婚喪慶祭等活動,就有泉州跳鼓舞參加,民俗風情代代承襲。
鯉城浮橋黃石頭村首創跳鼓隊,新塘頭村聘請黃石頭村的跳鼓師傅授藝,後坑村又聘請新塘頭村的吳序訪師傅授藝。清末民初,南安豐州(包括今鯉城區)一帶的農村曾出現“跳鼓熱”,20世紀20—30年代跳鼓舞盛行一時。
泉州跳鼓舞在20世紀50年代曾整理創新,參加全國民族民間舞蹈會演。文革停演,現已少有人能跳。
舞蹈特色
表現內容
泉州跳鼓舞表現《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化妝成雜耍戲班,以賣藝為幌子,一邊奏樂,一邊對舞,瞞過守城官兵,伺機混入大名府救盧俊義的故事。
主要特點
泉州跳鼓舞以跳鼓為主要特點,又稱《跳花鼓》,整支隊伍由跳鼓隊、兩對嗩吶(噯仔)、車鼓陣組成,有二人跳、六人跳、八人跳等,分別飾演《水滸傳》中人物。
表演形式
魯智深持木魚、顧大嫂持銅鉦、孫二娘持扁鼓、阮小二持鼓棰、時遷持雙鈴、燕青持小鈸六人,八人者則多加石秀持草鑼,扈三娘持“四塊”(南音竹板),表演的形式是由舉鼓者先出場並引出手拿兩根鼓棰的敲鼓人及眾人,以持扁鼓和鼓棰的雙人對舞為中心,其餘6人時分時合,圍繞扁鼓配合舞蹈。扁鼓的形狀寬8寸,厚2寸,中間穿一小棍(即鼓兩邊帶小把),用中指撥動扁鼓使轉動起來。正因這一旋動的扁鼓在舞蹈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所以有人也將其獨立起來,稱為《璇鼓舞》。敲鼓的則跟著拿鼓的跳,整支隊伍和著曲調錶演,他們各執道具、腳跳手擊,腰轉體旋,屈腰踢腿,動作輕快、跳躍自如、逗趣歡樂、還時快時慢,時躍時擊,配合默契。
表演特徵
泉州跳鼓舞表演風格主要突出武功特色與打鼓技巧,屬於武陣中的一種,舞蹈動作古樸粗獷。跳鼓隊以舞鼓者和手拿鼓槌者雙人對舞為中心,鼓的表演有單鼓、硬鼓、軟鼓、慢鼓、緊鼓、點鼓等,花樣有棒鼓、轉鼓、左右邊鼓、躺身接鼓、劈腿亮鼓等,技巧高超。其餘伴舞者各持手中打擊樂器,腰轉體旋、動作輕快,逗趣戲弄、跳躍自如,配合默契。舞步有“七步翻轉”“磨腳移步”“魁星踢斗”“鐵拐靈顛”“洞賓背劍”等,幽默詼諧,生動灑脫。
伴奏音樂
伴奏使用打擊樂和南音音樂。在清脆悅耳的各種擊樂音響的動人旋律中邊跳邊舞,擊樂戲弄。鼓樂節奏明朗,“才才——七才——七才——匡”,分有快速、中板、慢板。整個舞蹈在清脆悅耳的各種擊樂音響、悠揚婉轉的動人旋律中進行。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泉州跳鼓舞保留古代民間舞蹈原始、粗獷、詼諧、幽默的樸素風格,歷史久遠,又與民間小調、南音和車鼓陣有機結合,與泉州高甲戲、木偶戲中“搶盧俊義”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是古代民間舞蹈文化內涵的遺存,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泉州跳鼓舞是泉州每逢盛事慶典、迎神賽會不可或缺的,深受各地民眾歡迎的,頗具濃厚鄉土氣息的民間舞蹈,廣泛流傳在閩南城鄉及台灣。
傳承人物
楊清端,男,漢族,1959年10月出生,福建四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泉州跳鼓舞”。1976年師從江南亭店村民間民俗舞蹈表演藝人楊漢林學習跳鼓舞、拍胸舞等泉州民間民俗舞蹈,其表演樸實、風趣,動作柔美,技藝輕巧。組建“江南藝友民俗表演隊”, 把閒散的民間藝人組成“草台幫” ,集指導、培訓、演出交流為一體,規範、提高表演技藝。長期活躍在泉州市各縣、區及鄉村,其表演的跳鼓舞、拍胸舞等民間民俗舞蹈多次參加市大、中、小型文藝踩街及各種節慶活動,並受邀到福州、廈門、北京、瀋陽、廣東、澳門、台灣等地交流演出。傳藝於蔣介民、蔣明治、許再生、楊德意,曾為亭店國小、象山國小、部隊駐軍傳授拍胸舞,中央電視台、福建電視台、東南衛視、廣東衛視、泉州電視台等媒體採訪報導。
保護措施
2009年5月3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福建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名單的同時公布泉州市鯉城區文化館為“泉州跳鼓舞”項目保護單位。
主要分支
泉州地區的跳鼓舞流派多樣,較有代表性的有“城區跳鼓”“豐州跳鼓"“鳳坡眺鼓”“晉江跳鼓”等。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3年,赴韓參加東亞文化藝術節的泉州藝術團在首爾中國文化中心小劇場進行了專場演出,表演節目含有跳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