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區多園,清濛園(主園區),國家級泉州出口加工區,開發歷程,經濟發展,經濟建設,園區拓展,創新能力,機構精簡,政策支持,鼓勵投資創業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兼併重組相關政策,鼓勵企業自主創新(企業所得稅政策),園區領導,地理環境,自然環境,地理區位,發展規劃,發展形勢,存在問題,發展思路,發展目標,所在城市,公交路線,地圖信息,
一區多園
清濛園(主園區)
清濛園區的前身為泉州清濛科技工業區,成立於1996年6月30日,是福建省政府批准、泉州市政府投資開發的省級開發區,功能定位為泉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的經濟管理體制示範區和新的經濟成長點。科技工業區位於閩南金三角黃金地帶,位於泉州市南大門,是泉州市中心城區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泉州市八大組團之一的江南池店組團的核心區域和交通樞紐,屬泉州中心城區部分。規劃面積12.5平方公里,計畫以科技為先導,以工業為載體,以商貿為輔助,建成工業產值超百億元的智慧型化、外向型、生態型的現代工業新城。
國家級泉州出口加工區
位於晉江市紫帽鎮,南至324國道,北至五道水庫,東至城市外環路,占地3平方公里,是同期批准的面積最大的六個國家級出口加工區之一。泉州出口加工區將實行區港聯動的形式,既出口加工區和泉州的港口運輸聯動配套。總體的方向是重點引入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的企業。主要有五類,包括汽車生產出口製造、電子製造、機電一體化、機械裝備製造及紡織鞋服輕工等本地主要優勢產業。
開發歷程
1996年,泉州市政府投資開發市本級開發區——泉州市清濛科技工業區,將其功能定位為泉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的經濟管理體制示範區和新的經濟成長點。
1998年,清濛科技工業區升格為福建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12.5平方公里。
2002年,泉州市清濛科技工業區啟動國家級開發區申報工作。2003年9月3日,不斷發展壯大的開發區正式更名為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9年,經濟危機肆虐,泉州開發區依然實現了工業總產值226億元,比增32.4%,財政收入10.04億元,增長15.5%,外商實際到資(驗資口徑)7600萬美元,比增108%,其主要經濟指標更名列全省開發區的前茅。
2010年6月,泉州開發區正式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是泉州首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0年6月21日,泉州市政府第74次市長辦公會議研究通過泉州開發區與南安市政府合作開發官橋園區框架協定。
2010年7月23日,泉州市政府批覆同意南安市政府與泉州開發區合作開發官橋園區框架協定。
2010年7月30日,泉州開發區與南安市政府簽訂合作開發官橋園區框架協定書。
經濟發展
2016年,開發區完成GDP158.21億元,比增8.2%;工業增加值140.87億元,比增8.5%;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2.88億元,比增1.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19億元,比增29.7%;第三產業增加值16.66億元,比增6.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0.36億元,比增21.0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18億元,比增9.1%;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6342萬美元,比增42%;外貿出口181626萬美元。其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居全市第一,外貿出口增速居全市第二,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已提前5個月完成年度目標。在全省各類開發區綜合實力排名中位居第五名,建區以來首次擠進全省前五名,是前五名中唯一正處級建制的開發區,其餘四名均為廳級規格。
經濟建設
園區拓展
與南安市合作開發官橋園區各項工作已經全面鋪開,人員正式入駐。園區控詳規設計、征遷安及土地報批、市政基礎設施建設BT項目的框架協定、資金籌措、招商選資等方面的工作進展順利,起步區土方平整工程已正式動工。汽車基地完成首期完成征地1217畝,基本建成水電、通訊、電視、網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以及連線汽車基地的泉三高速公路輔道建設。引進新華旭汽車、西虎汽車、銳馳汽車電子等三大項目已開始投產,進入發揮效益階段。順利承接八閩整車生產資質,為泉州汽車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出口加工區已正式封關運作,已有鄧祿普飛機輪胎、金鷹印刷等8個優質項目相繼入駐。
產業結構:全區年產值超億元企業36家,其中產值5億元以上企業17家;稅收超千萬元企業16家,其中超億元企業3家;全區已有5家企業在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亞以及深圳、上海等境內外資本市場成功上市;完成股改企業6家,其中2家企業已將IPO申請材料上報中國證監會,1家企業向福建證監局申請輔導備案;改制後備企業11家;2011年全區上市及上市後備企業完成工業產值236.74億元,比增24.3%,完成稅收8.33億元,比增26.6%;全區擁有“中國馳名商標”5件、“中國名牌產品”4項、“國家免檢產品”9項、“國家出口免驗產品”2項,“福建著名商標”32件,“福建名牌產品”30項,2011年全區市級以上品牌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86%;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機電一體化等新興產業集群占工業總產值達16.7%,東南醫藥物流、汽車工貿企業等第三產業占稅收總收入20.45%。
創新能力
2011年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124.19億,占工業總產值的35.8%。擁有國家火炬計畫項目9個、國家863計畫1項、國家973計畫1項、國家級行業技術中心1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行業技術中心2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8家、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6家。企業作為主要起草單位參與國家、行業標準12個。
創業環境:初步形成了集300多家商城、酒店和汽車商貿走廊為主體的商貿街;建成了奧林匹克花園、錦繡江南等6個品位高、配套齊的商住小區及實驗學校、國際運動城等一批高水平、高質量的公共服務設施;創辦並規範了一批民辦幼稚園、醫療機構,形成了以綜合醫院為龍頭、門診部為骨幹、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基礎的醫療服務網路;完善了仙公山公園、美泰公園等七個公共休閒場所;綠化工程、夜景工程紮實推進,環境品味不斷提升。
機構精簡
按照精簡高效原則,區直機關僅設定8個職能部門,6家區屬國有企業,7個市直派駐單位,機關公務員僅39名。健全服務型政府管理體系,以行政服務中心為依託,健全“一個視窗辦理”的服務機制,簡化審批環節,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提供從審批、動工、投產到產中、產後的全程、立體式優質服務。“十二五”期間,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充分發揮國家級開發區的品牌效應,圍繞轉變提升和做大做強的目標,大力實施園區功能再造工程,推動擴區發展和產業升級,努力構建城鎮與產業一體開發、先進制造業與高端服務業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產業新城。
政策支持
鼓勵投資創業相關政策
1.創業投資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於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2.自2015年4月1日起,對個人非貨幣性資產投資,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如果一次性繳稅有困難的,可合理確定分期繳稅計畫並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後,在不超過5個公曆年度內(含)分期繳納。
鼓勵企業兼併重組相關政策
企業重組符合規定條件的,交易各方對其交易中的股權支付部分,可以進行特殊性稅務處理:企業債務重組確認的應納稅所得額占該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50%以上的,可以在5個納稅年度的期間內,均勻計入各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股權收購、資產收購、企業合併、企業分立符合規定條件的,分別進行相應的特殊性稅務處理。在企業吸收合併或存續分立中,合併或分立後的存續企業性質及適用稅收優惠的條件未發生改變的,可以繼續享受合併前或分立前該企業剩餘期限的稅收優惠。企業改制重組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享受相應的契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營業稅等減免稅優惠政策。
鼓勵企業自主創新(企業所得稅政策)
1.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高新技術企業,是指擁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並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產品(服務)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範圍;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不低於規定比例;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究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的其他條件。
2.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對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對企業共同合作開發的項目,凡符合規定條件的,由合作各方就自身承擔的研發費用分別按照規定計算加計扣除。對企業委託外單位進行開發的,凡符合規定條件的,由委託方按照規定計算加計扣除(受託方不得再進行加計扣除)。企業技術開發費加計扣除部分形成的企業年度虧損,可以用以後年度所得彌補,但結轉彌補年限最長不得超過5年。
3.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可以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進行折舊。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稅法規定折舊年限的60%;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採取雙倍餘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
對生物藥品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它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6個行業的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對上述6個行業的小型微利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及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企業在2014年1月1日後新進的專門用於研發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企業在2013年12月31日前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其折余價值部分,在2014年1月1日期以後,可以一次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4.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園區領導
地理環境
自然環境
泉州位於東經117°25′—119°05′,北緯24°30′—25°56′,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台灣海峽西岸,離台灣處僅距97海里,距金門僅5.61海里,東西寬153公里,南北長157公里,陸域面積11014.78平方公里(包括金門島),約占全省陸地面積的9.08%。
泉州市地處低緯度,東瀕太平洋,枕山面海,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唐人詠泉州詩句。)形象地說明了泉州的氣候特色: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常春。境內還蘊藏較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鐵、黃金、花崗岩、石灰石、石英砂、高嶺土等,以“砂、石、土”為主的非金屬礦產資源是泉州市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礦產。
地理區位
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泉州中心市區南大門,西靠
紫帽山東南麓,地處
324國道和
瀋海高速、泉三高速交接處,可以快速通達
福州、
廈門和三明。距離僅7公里的泉州機場開通二十幾條內地航線和香港、馬尼拉國際航線,交通十分便利。全區規劃範圍包括清濛園區9.5平方公里、國家級泉州出口加工區3平方公里、泉州特種汽車基地4.5平方公里、官橋園區15平方公里。
清濛園區位於泉州市南大門,是泉州市中心城區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泉州市八大經濟組團之一的江南池店組團的核心區域和交通樞紐。區位優勢得天獨厚,地處閩南金三角經濟帶中心位置,東西有324國道及其複線,南北由城市外環路、二環路所擁抱。交通優勢凸顯,距泉州市中心僅3公里,距泉州晉江機場7公里,距泉州後渚港7公里,距泉州火車站7公里,距廈門國際機場、廈門港90公里,是通往廈門、福州、晉江、南安、石獅等地的交通要道。
泉州特種汽車基地位於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清濛園區南側,緊鄰泉三高速公路和福廈高速公路出入口。
泉州出口加工區位於晉江市紫帽鎮與磁灶鎮交界處,緊鄰清濛園區,南至324國道,北至五道水庫,東至城市外環路,西至曾嶺村,距離泉州晉江機場10公里、高速公路7公里、深滬碼頭40公里。
官橋園區位於南安市官橋鎮區東北部,東距泉州出口加工區1.5公里、泉州市中心12公里,北距南安市區15公里,南鄰國道324線,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福廈高速公路3個出入口(牛山、池店、泉州南)、泉廈高速鐵路站場、泉州港石井港區均在10公里半徑範圍內,距離廈門機場77公里、泉州機場僅20公里。海、陸、空交通十分便捷。與毗鄰的清濛園區、泉州出口加工區形成了一線三點的串珠式發展形勢。
發展規劃
發展形勢
從國際巨觀態勢分析,2010年以來由美國採取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引發全球性流動性泛濫,這種流動性泛濫使得我國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資產市場風險不斷增高,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不斷增大,我國由此進入所謂“高匯率、高物價”時代,此種情形將直接影響到我國“十二五”經濟發展的走勢。具體到開發區而言,長期以來已形成的主要依靠生產要素驅動和外向型驅動的增長方式帶來嚴峻的挑戰,加大開發區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壓力。
從國內周邊地區發展態勢分析,作為“十二五”期間福建省委、省政府全力建設的平潭綜合改革試驗區已成為海峽兩岸合作交流的橋頭堡和接受台灣高端產業轉移的首選地,對不斷深化交流的泉(州)台(灣)產業合作產生較大的衝擊。
另一方面,隨著廈門經濟特區範圍擴大至全境以及海峽兩岸金融合作試驗區的獲批,廈門經濟特區不僅在地域上與泉州實現無縫對接,而且得以在更大發展空間上最佳化重組電子信息、汽車製造等主導優勢產業,加之開發區與鄰近的鯉城、晉江、石獅、南安等地長期存在的同質化低水平價格競爭,開發區產業發展面臨的外部競爭壓力更為嚴峻。周邊態勢的新變化對開發區發展提出新要求:
1.要加快轉型升級,即必須由傳統的生產製造向“微笑曲線”的兩端——技術研發和品牌行銷延伸,率先向價值鏈的高端環節“突圍”,在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重塑產業的核心競爭優勢;
2.要推動增容擴區,利用國家級開發區的品牌效應開展飛地園區建設,突破空間規模狹小、土地資源短缺的限制,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的規模效益。2009年啟動的官橋園區建設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挑戰和機遇並存。開發區也面臨一些難得的發展機遇。
“十二五”期間泉州市將加快推動環泉州灣中心城區和南翼新城建設,而清濛園區與官橋園區又均處於中間樞紐地帶,戰略地位突出。開發區應科學謀劃,主動融入,敢於作為,力爭在全市的城市和產業發展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存在問題
1.工業用地不足。清濛園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土地已開發95%以上,區內企業嚴重受制於發展空間不足。部分企業因發展空間受限而不得不選擇外遷,部分改制企業因項目用地不足影響了規模的快速擴張,進而影響了上市進程。另一方面,新建的官橋園區在開發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包括融資、安征遷、體制機制等方面困難較多。
2.現有產業類別過多。清濛園區匯聚了紡織服裝、體育用品、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機電一體化、工藝禮品等六大支柱產業,支柱產業過多,致使每個產業的規模不夠大,這不但分散了園區的資源,也限制了龍頭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優勢產業的發展壯大。更進一步地,園區內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不足,扶持力度較弱,發展滯後,限制園區企業的發展。
3.中高層人才引入難。開發區現有生活配套基本上以企業為單位進行,缺乏服務於中高檔消費群體的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加之區內缺乏同等級的交流溝通,滯後於技術和時尚前沿,導致中高級人才“難引進、難留住”。
4.管理許可權下放不夠。管委會在許多方面尚不具備獨立的審批權,土地證、產權證等各項證照手續的辦理需要層層審批,嚴重影響了辦事效率;相比於其他同類的國家級開發區,管委會授權級別過低,在地區協調、產業發展、城市建設等方面都難以達到應有的質量和效益。
發展思路
開發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突出三大目標、實現五項提升。
1.突出三大目標
●致力打造泉州市產業升級服務中心
●致力打造泉州市產業人才聚集高地
●致力打造泉州市產業創新試驗平台
2.實現五項提升
●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建設優勢特色產業的集聚區
●全面提升城市配套能力,建設服務產業發展的核心區
●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產業創新發展的活力區
●全面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建設國有資產運作的試驗區
●全面提升統籌發展能力,建設社會管理服務的示範區
發展目標
到2015年,主要預期指標是:
1.主要經濟發展指標
(1)實現工業總產值510億元,年均增長13%;力爭達到557.2億元,年均增長15%,比2010年工業總產值翻一番。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06.4億元,年均增長13%;力爭達到553.4億元,年均增長15%。單位土地工業產值40.8億元/平方公里,力爭達到44.6億元/平方公里。
(2)財政總收入達到20億元,年均增長12.5%;力爭達到22.2億元,年均增長15%,比2010年財政收入翻一番。其中單位土地財政收入1.6億元/平方公里,力爭達到1.8億元/平方公里。
(3)“十二五”期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金額100億元。
(4)年出口商品總值達7.1億美元(按海關統計口徑),年均增長10%。
(5)第三產業比重達到30%左右(按財政收入統計口徑)。
2.主要科技發展指標
(6)R&D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
(7)規模以上企業寬頻接入率達到100%。
3.主要社會發展指標
(8)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水耗低於泉州市同期水平的50%,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以上。
(9)規模以上企業全部達到清潔生產企業水平,強制清潔生產審核實施率達到100%。
(10)全區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覆蓋率均達到98%。
所在城市
泉州市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北承省會福州,南接廈門特區,東望台灣寶島,西毗漳州、龍巖、三明。現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4個區,晉江、石獅、南安3個縣級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待統一)5個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台商投資區。
全市土地面積11015平方公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數據顯示泉州市人口數量福建省最多,為8128530人。少數民族有48個,以回族、畲族、苗族和蒙古族居多。方言以閩南話為主,通用語言為國語。 泉州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終年溫暖濕潤,四季如春,有“四季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之稱,別號“溫陵”。
泉州依山面海,境內山巒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錯落其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1000多萬畝,耕地197萬畝,山地、丘陵占土地總面積的五分之四,俗稱“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域面積11360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541公里,島嶼208個,有湄洲灣、泉州灣、深滬灣、圍頭灣四個港灣。深水良港多,可建萬噸以上深水泊位123個,湄洲灣南岸的肖厝港和斗尾港是世界不多、中國少有的天然良港。
泉州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福建經濟中心,中國品牌之都,連續14年GDP雄冠福建,雄冠海峽西岸經濟區,是名符其實的海西經濟第一市,泉州灣城市群是
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三大中心城市群之一,是國務院批准的第三個國家級金融改革試驗區。
泉州是我國首批24個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之美譽,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唐朝時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
泉州港在宋元時期更是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港”。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稱號,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遺產保護優秀獎”,獲聯合國“杜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
泉州是全國著名僑鄉,台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9],成功舉辦“世界閩南文化節”,歷史文化積澱深厚,2013年當選為中國首個“
東亞文化之都”。
公交路線
途徑開發區及相關站點的公交線路:
1.k202路:市區線路—文化宮,首班5:50、末班17:50;官橋:首班7:02、末班19:02 全程4.5元/人。文化宮至泉州汽車站西門1元/人;泉州汽車站西門至諾林商城1元/人;諾林商城路口至蘇垵路口1元/人;蘇垵路口至塘尾埔1元/人;塘尾埔至官橋1元/人;跨段累計計價,乘坐全程計4.5元/人。
2、k306路:市區線路—泉州五中城東校區,首班6:10、末班21:05;清濛億興電力:首班7:05、末班22:00 全程1元/人。
3、27路:市區線路—西湖公園,首班6:20、末班18:30夏/18:00冬;清蒙開發區(唐厝),首班7:00、末班18:36,全程1元/人。
4、31路:市區線路—湖心街東段,首班6:15、末班18:10夏/17:50冬;清濛可人兒製衣公司:首班7:15、末班18:30夏/18:20冬 全程1元/人.
5、k307路:市區線路—紅星美凱龍,首班6:00、末班20:30;清蒙長途汽車站,首班6:40末班21;40全程1元/人.
洛江科技園—杏宅路口—萬虹路口—吉源花苑—農貿市場—首富商城—萬源花苑—洛江信和—洛江工商局—洛江交通局—景明花園路口—五金機電商城(醫高專)—潯美—前頭—埭頭—坪山洞東側—公交停靠站—新農校—雲谷工業區—人民日報記者站—中營學院—中心客運站—刺桐路口—浦西路口—交通局—新車站—幸福街口—鯉城公安分局—義全新街—土地後—金山水閘—新華南路尾—新華旱閘—公交停靠站—金洲寺—三千壇—筍江橋—浮橋站—霞洲—聯泰第一城—王宮—泉州建材市場—上埕路口—浦口—展覽城—鯉城區政府—遊樂園—清蒙—諾林商城—清蒙科技園—仙公山公園—清蒙長途汽車站(共52站)
6、k308路:市區線路中駿世界城,首班6:20、末班18:30;清濛缺井村,首班6:50、末班19:30全程1元人。
7、k205路:官橋園區,首班7:00、末班19:15;清源山風景區,首班5:50、末班18:05;
每17-18分鐘一班。無人售票、全程4元/人(清源山風景區至三千壇:1元/人;三千壇至清濛長途汽車站:1元/人;清濛長途汽車站至紫帽出口加工區:1元/人;紫帽出口加工區至官橋園區:1元/人;跨段累計計價)
8、k901路:高鐵泉州火車站,首班6:30、末班19:00;石獅服裝城,首班6:30、末班18:50;
每9—10分鐘一班;無人售票、全程票價7元/人(高鐵泉州火車站—北峰工業區:1元/人;北峰工業區-三千壇:1元/人;三千壇—諾林商城:1元/人;諾林商城池店:1元/人;池店—晉江機場:1元/人;晉江機場—晉江SM廣場:1元/人;晉江SM廣場—石獅服裝城車站:1元/人;跨段累計計價)
9、501路:美泰路南段始末站—舊鋪農貿市場首班7:00,末班19:00,班次間隔15分鐘。
10、502路:美泰路始末站—市中醫院,首班7:00,末班19:00,班次間隔15分鐘。
11、503路:美泰路北段—霞浯社區,首班7:00,末班18:00,班次間隔20分鐘。
地圖信息
地址:政泰路3號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