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扒龍船習俗(筍江)
- 批准時間:2022年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項目編號:Ⅹ-140
- 申報地區:泉州市鯉城區
- 保護單位:鯉城區文化館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文化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泉州扒龍船習俗(筍江)興盛於清末民初。扒龍船,又名賽龍舟,古稱“競渡”,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儀式。是祭儀中具有宗教性、又有娛樂性的活動。後來楚國人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投江,把“競渡”演變成為端午節一項重要活動。《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競渡之戲習以相傳,延續至今。明清時期,泉州也流行舟人競渡。據清乾隆《泉州府志》第十冊,卷之二十至二十一·風俗篇中記載:“端陽,龍舟競渡,黃克晦(明)詩:乍采芙蓉制水衣,蒲觴復傍釣魚磯。歌邊百槳浮空轉,鏡里雙龍夾浪飛。倚槕中流風澹蕩,同橈極浦雨霏微。為承清宴耽佳賞,自怪猖狂醉不歸”。
筍江是古代晉江流經泉州城西側的支流,在以前,筍江邊的許多村莊都有龍舟隊,幾百年來,每到端午節到筍江“扒龍船”賽龍舟,後來中斷了。20世紀90年代,浮橋曾恢復過龍舟隊,但是後面又解散了。2016年,在社會各界支持下,許多有識之士和愛好者組織,恢復舉行筍江“扒龍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上划龍舟,加入到浮橋的龍舟隊中。
民俗內容
泉州扒龍船習俗(筍江)中的龍船鼓、獻江、祭神、競渡獨具濃郁的閩南民俗特色。龍船鼓,歌聲雄渾壯美,節奏鮮明,扣人心弦“五月節,龍船鼓,滿車路”。鼓聲從四月初一唱到五月初五晚上;祭江於五月初五子時舉行祭江儀式,將船劃向祭江地點靠岸,舉行祭悼儀式:上香、燭,燒金紙,供豬頭尾吊(全豬)等五牲四果供品祭江。祈求去邪祟、攘災異、風調雨順、事事如意,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祭畢,船順流而歸;祭江之後競渡開始,江面上龍船擺成一行,以鼓為令,落槳開劃。按鑼鼓節拍划槳撐篙,穿梭前進,一起一伏衝波逐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
泉州扒龍船習俗(筍江)中的請龍儀式十分隆重,在龍船前設香案,香案擺上三牲四果等供品,由長者帶領眾龍舟隊員,上香、祭拜、三鞠躬。禮畢,給龍船進行修整、上漆,龍頭重新上色等。請龍時村里要設宴請客,請戲班來搭台唱戲,熱鬧非凡。到了農曆五月初一,龍船隊要舉行“獻江”,獻江就是由龍船隊員抬著修復一新的龍船沿江邊巡行。從浮橋出發,途經霞洲、東浦、南門、後山、內港、金山、伍堡、西門港、烏墩等鄉、村。沿途各鄉、村要扛出境鋪大旗迎接,設香案,供三牲四果,上香、燃燒金紙、放鞭炮迎送。天黑返回溪後和黃甲街。請龍、祭神等一系列活動,構成了一種特定的民俗,並演繹成獨特的龍船文化。
文化特徵
筍江扒龍船習俗作為一項水上娛樂活動,經過了歷代的傳衍,除了競技性外,還保留了請龍、祭神、獻江等民俗祭祀儀式,構成一種特定的民間習俗,也成為端午文化中的組成部分。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浮橋自古受中原文化的影響,民風古樸,傳統的民俗文化活動非常活躍,筍江扒龍船習俗只是其中之一,歷史悠久,對於了解和研究浮橋的民俗歷史發展具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筍江扒龍船習俗根植之於傳統民俗文化的傳承,在成為一項競賽活動的同時,展現了民族凝聚力和振奮精神,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傳承人物
代表性傳承人物
泉州扒龍船習俗(筍江)的代表性傳承人物為:周天明。
傳承人譜系
筍江扒龍船習俗傳承至今已歷七代人,其傳承情況如下:
第一代:黃禮斧;第二代:黃大頭;第三代:歐陽鑫、林首長;第四代:周天明、區秋水;第五代:王友強、廖明超、區天華、林文海等;第六代:劉浩淼、吳端欣、吳偉志、張國俊等;第七代張漢思、張漢超、魏少偉、歐陽章渠等。
保護措施
2016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泉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同時公布鯉城區文化館為“泉州扒龍船習俗(筍江)”項目保護單位。
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2021年6月14日下午,2021年端午節第四屆“泉州扒龍船習俗”在筍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