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彩扎
- 批准時間:2019年2月25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福建省泉州市
- 項目編號:Ⅶ-15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製作工序,題材作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據傳,泉州彩扎始於唐,興於宋。當時泉州商貿發達,歌榭舞台繁多,每逢節日喜慶、迎神賽會、祈福迎祥時,往往有商紳富戶僱請扎紙藝人,扎制鰲山、樓台等景物以助慶祝;婚慶嫁娶、祝壽等,往往要送些“花盆人仔”“壽星”“ 福祿壽喜”之類紙紮陳設品以示祝賀。此外,一些富貴人家擺設道場、超度亡靈等,也常請扎制工藝者製作“靈厝”等以表哀思。彩扎工藝隨之逐漸發展起來,已有千餘年歷史。
泉州彩扎源於古代紙紮,俗稱“糊紙”。據《泉州市志》第四冊卷三十九“文化”第四章第二節工藝美術·糊紙(彩扎)記載:“早期糊紙工藝是為適應民俗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主要用於死人入殮和迎神賽會的魂轎、冥屋、紙偶俑等紙糊製品,於是出現糊紙店。老牌的糊紙店‘金傳臚’已有百餘年歷史,傳四代。其前身是錦茂糊紙店,於清同治年間開設在義全寮仔街,因附近有‘傳臚’石牌坊,顧客稱之為‘金傳臚’”。但製作紙紮工藝時,只作了一半(看得見的正面),留下一半(看不見的反面)沒做,不求藝術質量的完整,民間稱之“糊紙沒存後”。直至民間藝人陳天恩大膽革新,把只作半面的紙紮,做成為完整的圓雕。他以前輩藝人王臭司、張守圳、黃申賜等人的特長,豐富自己的藝術手法,塑造出人物衣褶生動、性格鮮明、儀態逼真、色彩鮮艷、栩栩如生的彩扎作品。因其由紙紮脫胎而來,並以色彩繽紛的絲綢為主要製作材料,故稱彩扎。
文化特徵
泉州彩扎分為“站活”和“坐活”兩種,以“坐活”為主,兼有“站活”。“站活”一般是站著製作較大型的作品,如“鰲山”“靈厝”“彩樓”等。因所用的材料以竹篾、彩紙等為主,故也稱“糊紙”。作品一般為配有人物、動物、背景的較大場面,製作也比較粗放。而“坐活”則需要精心的設計和製作,作品多為家庭陳設、觀賞使用。此類作品後來成為主導性品種。“站活”技法包括扎骨架、置光、裱糊、鑲線、刻紙、繪色、裝飾定型等,“坐活”技法包括頭手雕塑、骨架製作、糊上衣服、鑲線、裝飾、梳、戴、定型。
泉州彩扎製作精美,色彩明麗,構體輕盈,風格高雅,地方特色濃厚,用漿糊黏貼製作,手工技藝堪稱絕活,具有較高的仿真性特徵。
製作工序
材料工具
泉州彩扎所用材料和工具都比較簡單,包括竹篾、鐵絲、紙張、綢、絹、緞布,漿糊、泥巴、顏料及剪刀、小刀等,主要靠藝人的想像力和塑造能力來表現作品。
題材作品
泉州彩扎多以戲曲人物、飛禽、走獸、魚蟲、果蔬及樓台亭榭為題材。
泉州彩扎老藝人陳天恩的代表作有《觀音》《牛郎織女》《水漫金山》《陳三五娘》《霸王別姬》《西廂記》《紅樓夢》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泉州彩扎是近代紙紮藝術發展的歷史縮影,體現了泉州民間工藝的悠久文化,是研究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具有歷史研究價值。
泉州彩扎是中華民族藝術傳統的優秀代表,屬仿真藝術,集雕塑、彩繪、刻紙、鑲線、裱糊、戲劇道具等製作技能於一體,工藝精緻細膩,造型多姿多彩,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價值。
傳承人物
許華南,1966年3月出生,泉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981年在16歲時,母親退休頂替補員進入泉州工藝美術廠正式當學徒,學到了刻紙花燈、彩扎人物、漆線粉線、木偶彩繪和劇裝玩藝等泉州傳統的工藝技術。
李靜詠,泉州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
保護措施
保護單位:泉州市藝術館(泉州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中心、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泉州彩扎作品曾評為省工藝美術展覽優秀作品,選送參加全國美展,並曾獲華東地區全國工藝美術展覽獎;還被收入北京朝花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泉州戲曲彩扎工藝》一書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發行的《彩色彩扎人物畫片》,並有多件作品被上海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