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戲劇研究所原為泉州市劇目創作工作室,1994年更名為泉州市戲劇研究所,是泉州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下屬的正科級事業單位,經費來源於市財政全額撥款。戲劇研究所的主要負責泉州地方戲劇創作和戲劇藝術理論研究,組織、輔導全市戲...
20世紀60年代初,我所在原福建省劇目工作室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掘、搶救、記錄整理傳統戲曲遺產,組織繕抄傳統劇目;編輯出版莆仙戲、梨園戲、閩劇、高甲戲、薌劇等劇種的《福建戲曲傳統劇目選集》;多次對省內主要地方劇種的歷史進行調查。1962年,組織調查組赴莆田、泉州、漳州、龍巖等地進行劇種歷史調查,記錄了大量...
《泉州明代百首有聲弦管曲》是2019年10月1日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泉州地辦戲曲研究會、泉州市南音傳承中心。內容簡介 本世紀之初,我有幸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做保護非遺的具體工作,為南音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工作多次到過閩南泉州,在欣賞泉州南音的同時,逐漸對...
北京大學戲劇研究所隸屬於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成立於2005年4月10日。北京大學戲劇研究所所長為林兆華。概況 創立伊始,北京大學戲劇研究所即明確“摸索與建立本土化戲劇教育模式,培養年輕優秀的高級戲劇人才,追求有創造力、生命力以及真正屬於中國人的現代戲劇”之宗旨。成立大會上,北大副校長吳志攀說,“一個優秀的綜合...
泉州傳統戲曲叢書(第五卷)梨園戲·下南劇目(上)《泉州傳統戲曲叢書(第五卷)梨園戲·下南劇目(上)》是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戲曲研究所原為1951年4月3日成立的中國戲曲研究院,梅蘭芳任院長,程硯秋、羅合如、馬少波、張庚、周信芳、晏甬、任桂林先後任副院長。建院時毛澤東主席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並題寫了院名。基本概況 1959年成立中國戲曲學院,張庚為院長,晏甬為副院長,1961年中國戲曲研究院歸屬中國戲曲學院,成為戲曲研究所,...
錫鈞 男,1940年11月生,現任福建省泉州市戲劇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原泉州市木偶劇團編導,藝術室主任,副團長。主要作品有改編執導木偶兒童劇《放羊歌》,1975年晉京參加全國木偶皮影戲調演;改編木偶神話劇《火焰山》,1979年晉京參加建國三十周年獻演獲一等獎;編導木偶童話劇《饞貓》,1981年晉京...
泉州市社科聯第五屆委員會兼職副主席。工作分工 分管藝術科、文物保護科、博物館科;對應分管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梨園戲劇團)、市閩南民間歌舞傳承中心(歌舞劇團)、市高甲戲傳承中心(高甲戲劇團)、市提線木偶傳承保護中心(木偶劇團)、市南音傳承中心(南音樂團)、市戲劇研究所、泉州府文廟文物保護管理處、...
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榜頭鎮南溪村人。1945年畢業於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藝術科。曾任中學教員。建國後,歷任仙遊縣編劇小組編劇,福建省戲曲研究所編劇、副所長,中國劇協第三屆理事。合著莆仙戲《春草闖堂》。創作的莆仙戲《團圓之後》已拍成戲曲片。著有《陳仁鑒戲曲選》。他是仙遊縣鯉聲劇團的創始人之一。人物經歷 ...
●梨園戲和家廟民俗●●美視美聽《陳三五娘》●【本色:鼓簫歌舞之美】●起鼓●●賀壽●●跳加冠●●獻禮●●獻棚●●演本戲●【薪傳:陳三五娘之後】●老藝師蔡尤本●●林任生的貢獻●●古典戲曲詩人●●梨園名●【拍攝後記——梨園有大美】書摘 唐時,中國有四大商港:廣州、泉州、杭州、明州,泉州已...
2013年,新編莆仙戲《江梅妃》參加省第25屆戲劇會演。2013年10月22日,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辦的第六屆巴黎中國傳統戲曲節在巴黎蒙福爾特劇院上演,戲曲節首日上演由中國福建省鯉聲劇團表演的莆仙戲《目連救母》。2018年 2018年2月27日,莆仙戲劇院受邀赴泉州參加古老劇種“元宵演出周”展演活動 2018年7月8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