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澤群落

採用樣帶格線調查方法和標準木解析法,研究了大、小興安嶺林區天然森林沼澤群落、演替森林沼澤群落和人工森林沼澤群落的樹種組成結構、徑級分布、樹木生長過程、蓄積生產力、生物量生產力及其沿過渡帶環境梯度的變化規律。

定量評價了人工造林途徑和自然演替途徑的恢復效果,探討了退化森林沼澤群落的有效恢復途徑,為退化森林濕地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提供了科學依據。 研究結果表明:①自然演替沼澤林群落與天然沼澤林群落的建群種更替規律相類似,即兩者沿沼澤至森林方向過渡帶環境梯度建群種依次是毛赤楊、白樺和興安落葉松,人工森林沼澤群落建群種比較單一,為興安落葉松。②演替群落與天然群落的徑級分布均以較小徑級林木占絕對優勢,人工群落下部以較小徑級林木占優勢,中上部以較大徑級林木占優勢地位。③各群落建群種的生長過程(胸徑年均生長,樹高年均生長,材積年均生長)沿沼澤至森林方向過渡帶環境梯度,天然沼澤林和火燒後自然演替沼澤林呈遞減趨勢,人工沼澤林呈遞增趨勢,採伐後自然演替森林沼澤呈凹型變化趨勢。④蓄積生產力沿沼澤至森林方向過渡帶環境梯度變化趨勢差異較大,大興安嶺天然群落(6.690~2.137 m~3·hm~(-2)·a~(-1))與演替群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