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便秘十八法》詳細介紹了治療便秘的十八種方法,包括中藥單方治療、中成藥治療、藥酒治療、西藥治療、飲食療法、藥茶單方、灌腸單方、肛門給藥、針灸治療、耳針療法、拔罐法、艾灸法、按壓法、刮痧法、穴位貼敷法、熏洗法、足浴法、沐浴法等。《治療便秘十八法》其內容科學實用,通俗易懂,可供便秘患者及全科醫師閱讀。
基本介紹
- 書名:治療便秘十八法
- 類型:便秘與痔瘡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8284933
- 作者:馬汴梁
-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
- 頁數:204頁
- 開本:32
- 定價:16.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治療便秘十八法》其目的是希望廣大讀者對運用一些常用的中醫自然療法治療便秘有所了解,獻給廣大易引起便秘者,並在現實生活中根據自身條件和客觀因素的影響,加以選擇套用,以寄對便秘的防治有所裨益。
圖書目錄
一、中藥單方治療便秘
二、中成藥單方治療便秘
三、西藥單方治療便秘
四、飲食療法單方治療便秘
(一)調理便秘的菜譜
(二)調理便秘的湯譜
(三)調理便秘的粥譜
(四)調理便秘的麵點
五、藥茶單方治療便秘
六、藥酒單方治療便秘
(一)常見藥酒製作方法
(二)藥酒療法禁忌與注意事項
(三)常用藥酒方
七、灌腸單方治療便秘
(一)常用的灌腸方法
(二)常用灌腸方介紹
八、肛門給藥單方治療便秘
九、針剌法治療便秘
(一)針刺消毒操作規程
(二)針刺體位、深度與角度
(三)常用針灸方
十、耳針法治療便秘
(一)耳針療法的選穴方法
(二)耳針療法的選穴原則
(三)耳穴治療的種類和方法
(四)常用耳穴方治療便秘
十一、拔罐法治療便秘
(一)罐的種類
(二)拔罐療法操作方法
(三)拔罐療法的禁忌證及注意事項
(四)常用拔罐方
十二、艾灸法治療便秘
(一)艾灸材料
(二)操作方法
(三)艾灸的治療作用
(四)常用艾灸方
十三、按壓法治療便秘
(一)操作方法
(二)禁忌證及注意事項
(三)常用按壓方
十四、刮痧法治療便秘
(一)刮痧療法的方法
(二)刮痧療法的治病原理
(三)常用刮痧方
十五、穴位貼敷法治療便秘
(一)穴位貼敷的作用
(二)常用貼敷方介紹
十六、熏洗法治療便秘
(一)熏洗療法的種類和操作
(二)常用熏洗方介紹
十七、足浴法治療便秘
十八、沐浴法治療便秘
(一)沐浴療法種類
(二)操作方法
(三)注意事項
(四)禁忌證
(五)常用藥浴方
二、中成藥單方治療便秘
三、西藥單方治療便秘
四、飲食療法單方治療便秘
(一)調理便秘的菜譜
(二)調理便秘的湯譜
(三)調理便秘的粥譜
(四)調理便秘的麵點
五、藥茶單方治療便秘
六、藥酒單方治療便秘
(一)常見藥酒製作方法
(二)藥酒療法禁忌與注意事項
(三)常用藥酒方
七、灌腸單方治療便秘
(一)常用的灌腸方法
(二)常用灌腸方介紹
八、肛門給藥單方治療便秘
九、針剌法治療便秘
(一)針刺消毒操作規程
(二)針刺體位、深度與角度
(三)常用針灸方
十、耳針法治療便秘
(一)耳針療法的選穴方法
(二)耳針療法的選穴原則
(三)耳穴治療的種類和方法
(四)常用耳穴方治療便秘
十一、拔罐法治療便秘
(一)罐的種類
(二)拔罐療法操作方法
(三)拔罐療法的禁忌證及注意事項
(四)常用拔罐方
十二、艾灸法治療便秘
(一)艾灸材料
(二)操作方法
(三)艾灸的治療作用
(四)常用艾灸方
十三、按壓法治療便秘
(一)操作方法
(二)禁忌證及注意事項
(三)常用按壓方
十四、刮痧法治療便秘
(一)刮痧療法的方法
(二)刮痧療法的治病原理
(三)常用刮痧方
十五、穴位貼敷法治療便秘
(一)穴位貼敷的作用
(二)常用貼敷方介紹
十六、熏洗法治療便秘
(一)熏洗療法的種類和操作
(二)常用熏洗方介紹
十七、足浴法治療便秘
十八、沐浴法治療便秘
(一)沐浴療法種類
(二)操作方法
(三)注意事項
(四)禁忌證
(五)常用藥浴方
文摘
著作權頁:
④藥液灌完後,夾住橡膠管,用衛生紙包住肛管並拔出後放入彎盤內,擦淨肛門,讓患者平臥,保留5~10分鐘後排便。⑤不保留灌腸一般選瀉下藥為主。如大黃、芒硝、甘遂、黑醜、白醜、商陸、番瀉葉、郁李仁、桃仁、蘆薈、大戟、芫花、苦參、紫花地丁、蒲公英等。⑥根據病情及藥液灌人量的多少,將不保留灌腸法分為大量不保留灌腸法和小量不保留灌腸法兩種。
2.保留灌腸法常用的保留灌腸法有:開放灌注法、封閉點滴法和推注法3種。
(1)開放灌注法
①目的。使中藥水煎劑在腸內保留,通過腸道黏膜和血管吸收,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本法適應於大劑量藥液保留灌腸。
②用具。灌腸筒、橡皮管或塑膠管、肛管、衛生紙等。
③操作方法。將用具準備好,煎好藥液,使藥液溫度在38℃~40℃,並讓患者排空大便。灌腸時臀部抬高10厘米,使液體不易流出。下墊衛生紙,患者灌腸的體位應根據病情而定。如慢性痢疾的患者病變多在乙狀結腸或直腸,灌腸治療以左側臥位為宜;而阿米巴痢疾病變多見於回盲部,故應採取右側臥位;若潰瘍性結腸炎則應變換體位為宜。肛管插入深度,在左側臥位時一般在10~15厘米,而在右側臥位時其深度應在15~20厘米,但一般不超過30厘米為宜。藥液流入宜緩慢而不宜急,灌腸完畢後拔出肛管靜臥30分鐘至1小時,使藥液充分吸收。
④藥物選用。應根據症狀和病情辨證選藥。
④藥液灌完後,夾住橡膠管,用衛生紙包住肛管並拔出後放入彎盤內,擦淨肛門,讓患者平臥,保留5~10分鐘後排便。⑤不保留灌腸一般選瀉下藥為主。如大黃、芒硝、甘遂、黑醜、白醜、商陸、番瀉葉、郁李仁、桃仁、蘆薈、大戟、芫花、苦參、紫花地丁、蒲公英等。⑥根據病情及藥液灌人量的多少,將不保留灌腸法分為大量不保留灌腸法和小量不保留灌腸法兩種。
2.保留灌腸法常用的保留灌腸法有:開放灌注法、封閉點滴法和推注法3種。
(1)開放灌注法
①目的。使中藥水煎劑在腸內保留,通過腸道黏膜和血管吸收,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本法適應於大劑量藥液保留灌腸。
②用具。灌腸筒、橡皮管或塑膠管、肛管、衛生紙等。
③操作方法。將用具準備好,煎好藥液,使藥液溫度在38℃~40℃,並讓患者排空大便。灌腸時臀部抬高10厘米,使液體不易流出。下墊衛生紙,患者灌腸的體位應根據病情而定。如慢性痢疾的患者病變多在乙狀結腸或直腸,灌腸治療以左側臥位為宜;而阿米巴痢疾病變多見於回盲部,故應採取右側臥位;若潰瘍性結腸炎則應變換體位為宜。肛管插入深度,在左側臥位時一般在10~15厘米,而在右側臥位時其深度應在15~20厘米,但一般不超過30厘米為宜。藥液流入宜緩慢而不宜急,灌腸完畢後拔出肛管靜臥30分鐘至1小時,使藥液充分吸收。
④藥物選用。應根據症狀和病情辨證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