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瘧疾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治瘧疾方
  • 外文名:Malaria contro
  • 藥物組成:柴胡5-10克,黃芩5-10克
  • 適應證:瘧疾
  • 點評:本方為家傳驗方
藥物組成:,適應證:,點評:,治瘧疾神方,

藥物組成:

柴胡5-10克,黃芩5-10克,知母5克,草果5克,法半夏10克,象貝10克,醋炒常山10-15克,烏梅2枚。

適應證:

瘧疾。證見寒熱往來,發作有時,汗出熱解,舌苔白或黃白而膩,脈弦.

點評:

本方為家傳驗方,解放前溫州瘧疾流行,屢用此方,效如桴鼓。本方所主之瘧疾,從其適應證來看,頗類少陽證,前人有“瘧不離少陽”就是指此類證候而言。所以選用小柴胡湯為主方,和解截瘧。此方配伍頗為巧妙。常山、草果截瘧。
據現代藥理研究,常山根對瘧疾有顯著療效,常山葉抗瘧效價是根的5倍,常山全鹼的抗瘧效價為奎寧的26倍,常山乙鹼抗瘧效價為奎寧的100倍。值得注意的是,常山必須用醋炒,否則令人嘔吐;烏梅與常山同入煎劑,可減輕常山引起的嘔吐,抵消其副作用;知母、貝母清熱祛痰。若熱多寒少者,去柴胡,改用青蒿5-9克。服本方忌食蝦、蟹、鮮魚之類,因為吃了以後易復發。

治瘧疾神方

烏梅(兩個) 紅棗(兩個) 胡豆(一歲一顆,其人十歲,即寫十顆,十一歲,即寫十一顆。余可類推。)用白紙一條,寫此三種,折而迭之,於瘧將發之一點鐘前,即半個時辰,鄉下無鐘,故須說半個時辰,捆於臂乾之中,即手之上,肘之下,即不發矣。並不要買藥,但寫此三種捆於臂間即已。須分男左女右。捆時不須與別人說。此方妙極。安士全書後載之,以字過小,恐人不介意,故不得實益也。
世間不在情理之事頗多,不可因非科學而鄙視之。如治瘧疾方,用二寸寬一條白紙,寫“烏梅兩個、紅棗兩個、胡豆(按病人歲數多少,寫多少顆,如十歲寫十顆,二十歲寫二十顆)”,折而疊之,於未發一點鐘前,男左女右,綁於臂膊上,即不發矣。百發百中,即二、三年不愈者,亦可即愈。非符、非咒、非藥,而能愈痼疾,豈可以常理推之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