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溝造地是延安市針對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特殊地貌,集壩系建設、舊壩修復、鹽鹼地改造、荒溝閒置土地開發利用和生態建設為一體的一種溝道治理新模式,通過閘溝造地、打壩修渠、墊溝覆土等主要措施,實現小流域壩系工程提前利用受益,是增良田、保生態、惠民生的系統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治溝造地
項目投資,領導關懷,完成情況,主要做法,項目進展,暫行辦法,
項目投資
2012年9月,國土資源部、財政部以國土資函【2012】734號文批覆,將延安市治溝造地列入全國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予以支持。2013年11月22日,國土資源部、財政部以國土資函【2013】914號文正式批覆了《陝西省延安市治溝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實施方案》。項目涉及全市13個縣區,建設規模50.4萬畝,新增耕地4.63萬畝,新增率9.18%,實施期限為2013年至2017年,分五年完成,總投資48.32億元,其中土地整治資金40.96億元,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中央資金來源為中央分成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
領導關懷
2011年12月30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做出重要批示:治溝造地是延安市的一項新舉措,對於在黃土高原地區增加耕地面積、保障糧食安全、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具有積極意義。陝西省要加強研究和指導,著眼長遠、科學規劃,堅持增加耕地和保護環境並重,在擴大試點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加以推廣。要爭取國家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協調解決在政策、管理、生態保護等方面遇到的困難,使治溝造地真正成為利國利民的民生工程、生態工程。
2012年5月19日,時任陝西省委書記趙樂際在延安市調研時強調,大家對延安治溝造地越來越有信心,要因地制宜、穩步推進、科學實施,與生態建設結合,加強水土保持,提高治溝造地質量,切實把這項福澤子孫的大事辦好。
2012年9月24日,時任國土資源部部長、黨組書記、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率領調研組到延安考察調研時強調治溝造地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進一步加強組織協調和領導。治溝造地實際上是農村土地整治的一種新的探索和新的方式,土地整治的運行機制是政府主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作為主體,國土搭台,部門聯動,資金整合,這個機制也同樣適用於治溝造地,延安要結合實際進一步堅持和完善這個機制。延安市政府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在國土資源局成立了領導小組辦公室推進這項工作,使工作有了組織保障。下一步,要協調各方力量,包括財政、國土資源、水利、農業、環保、城鄉建設等相關部門,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推動治溝造地工作。二是要加強科學論證和規劃。治溝造地中有兩個問題值得重視:環境生態和地災防治。在治溝造地過程中,要注意邊坡的治理和溝渠的治理;要更加科學合理地設計和布局工程,防禦集中強降雨帶來的損失;要做好規劃,在治溝造地中將區域、流域、溝域統籌起來考慮,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林業規劃、城鄉發展規劃、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規劃有機銜接起來,才能使治溝造地規劃更加合理、更加科學。三是要加強利益協調與共享。尊重農民的意願,照顧農民的利益,讓農民來分享治溝造地的成果。治溝造地的主體還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凡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能做的,農民能做的,就讓他們去做,包括專業公司,農民也可以參與監督。對治溝造地中新增加的耕地,有三種處理辦法:一種是全部分給農民,再反租;第二種是全部集中在集體經濟組織手裡;第三種是解決一部分歷史遺留問題,分給農民一部分,集體經濟組織集中留一部分。
2011年1月5日,時任陝西省副省長姚引良(現任陝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記),在延安市安塞縣周砭、子長縣西溝流域深入調研後,進一步指出“陝西糧食增產潛力在陝北,陝北糧食增產潛力在溝道”,要求延安市全面加快溝道土地整治項目建設,大力挖掘陝北溝道糧食增產潛力,實現耕地數量質量穩中有增。
完成情況
2013年,省上下達延安市治溝造地任務10萬畝,市上下達各縣區建設任務分別是:寶塔區20000畝,延長縣12000畝,延川縣16000畝,子長縣11200畝,安塞縣7000畝,志丹縣4700畝,吳旗縣5600畝,甘泉縣7500畝,富縣5400畝,洛川縣4800畝,宜川縣3000畝,黃龍縣1800畝,黃陵縣12000畝。截至2013年底,各縣區均全面完成了年度建設任務,全市共完成治溝造地面積10.2萬畝,其中新建5萬畝,提高完善5.2萬畝,超額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完成土方6520萬方,石方24萬方,修建排洪渠420公里,新建和維修加固各類淤地壩176座,台階壩1685座,造林5.6萬畝,種草1.9萬畝。經查驗,工程基本達到地塊平整、集中連片、渠系配套、行洪安全、邊坡穩定、道路相連、開發利用條件整體提高的要求,湧現出如延長縣郭旗鄉杜家溝、延川縣禹居鎮南家溝、甘泉縣蛇溝、吳起縣吳倉堡鄉黨畔、宜川縣英旺鄉雙廟溝等一批治溝造地精品工程。
主要做法
在治溝造地工程實施中,為解決好工程規劃、質量及工程實施中的技術難題,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注重結合實際科學規劃設計。
工程規劃以小流域為單元,堅持“八配套、五結合、四統一、三清楚、三到位”。即:田、壩、路、林、渠、排水、退耕、產業相配套;實行壩渠配套,層層設防。做到治溝造地與生態建設、耕地保護、水資源高效利用、產業發展、移民搬遷相結合;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施工,統一管理;新增面積清楚、工程量清楚、投資額清楚;規劃到村、到鄉、到地塊。在措施布設上,以提高耕地等級為主,根據溝道的特點,因地制宜,科學治溝造地。
二是規範建設管理,嚴格質量標準。
延安市先後制定出台了《治溝造地工程建設管理辦法》、《治溝造地工程建設技術標準》、《治溝造地工程建設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治溝造地工程建設竣工驗收管理辦法》、《治溝造地工程質量評定規程》、《治溝造地項目驗收規程》,嚴格落實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公告制、契約制、監理制、審計制等制度,全面規範了項目建設管理。
三是抓住關鍵環節,科學治溝造地。
溝道地形複雜、洪水集中、生態脆弱,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是治溝造地的難點。延安市遵循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的原則,按照壩、渠、田、路、樹綜合配套,留足水道、暢通行洪、先滲後溢、保持水土、防澇防洪防鹽鹼的思路,採取適度開挖、分級削坡,以壩控制、層層設防,造林種草、恢復植被等工程措施,解決了溝坡穩定、工程防洪安全、植被恢復三個關鍵技術問題,切斷了泥沙輸移的通道,確保了農田安全,防止了開挖面、取土場、農田、田間道路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有效的保持了水土資源,實現了科學治溝造地。
四是注重示範帶動,打造精品工程。
以先期建設項目為重點,集中資金、技術和領導力量抓典型,樹樣板,建成了一批精品示範工程,起到了很好的輻射帶動作用。寶塔區顧屯流域,總面積40.3平方公里,涉及6個行政村,2191人,項目實施前有耕地5354畝,其中基本農田2818畝,人均1.29畝。項目總規劃治溝造地面積7847畝,分三期實施,現已實施兩期,完成造地面積5698畝,其中新增面積2728畝,人均新增基本農田近1畝。同時,新建骨幹壩5座,台階壩218座,建排洪渠14.95公里,砂石道路10公里,生產橋9座,跌水83處,栽植喬木林27.6萬株,紫穗槐3.2萬株,草灌結合2180畝,使流域內水土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旱能灌、澇能排,為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改善流域生態環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延川縣梁家河流域控制面積21.8平方公里,涉及4個行政村,786口人,項目實施前有基本農田1105畝,人均1.38畝。列入項目後,共新建小型淤地壩22座,加固淤地壩13座,配套漿砌石溢洪道18處,砌石排洪渠3.8公里,新增基本農田510畝,改善恢復壩地1105畝,人均基本農田達到2.03畝。目前,全市已有不同類型的治溝造地示範典型20多處,有力帶動了項目整體進展。
項目進展
2012年9月,國土資源部、財政部同意將延安市治溝造地列入國家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項目安排後,極大的推動了延安市治溝造地工作進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著力構建領導重視,部門協作,民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把治溝造地工程建設作為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程,全力推進。
(一)機構組建情況。
市上成立了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延安市治溝造地項目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正縣級建制,專職負責全市治溝造地工作。全市13個縣區除黃陵、黃龍兩個任務小的縣以外,都成立了縣區治溝造地項目建設管理辦公室,項目建設管理辦公室設在縣區國土資源局,由一名副局長主抓此項工作,進一步理順了工程建設管理體制。
(二)項目申報情況。
根據項目建設要求,編制完成了延安市治溝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實施方案, 2013年7月18-19日, 國土資源部組織專家對《可研報告》及《實施方案》進行了評審。根據專家評審意見,進行了全面的修改,補充完善了相關技術性審查意見和資料,對治溝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設區域、子項目劃分、建設方案等進行了最佳化,覆核了相關設計標準,明細了年度建設任務與資金等相關工作,修改完善後的《可行報告》和《實施方案》已於2013年8月底正式上報國土資源部和財政部,目前,國土資源部正在商財政部進行正式批覆。
(三)前期工作情況。
依據《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實施方案》,延安市編制完成了《延安市治溝造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項目2013年度實施方案》,《實施方案》確定的47個子項目的規劃設計及預算編制已通過了省國土資源廳組織的技術審查,建設規模為11.38萬畝,資金預算10.01億元,目前已上報國土資源部。
2013年工程災毀及恢復重建情況
2013年7月,延安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持續強降雨引發的洪澇、滑塌、土石流特大自然災害。經汛後全面檢查,全市治溝造地工程雖然也遭受不同程度損失,但總體上經受住了持續強降雨的考驗。全市12.6萬畝治溝造地面積中,有2.7萬畝受損嚴重,主要是田面被洪水沖開壕溝、排洪渠被衝垮、生產道路被沖毀,其餘10萬畝只是不同程度存在積水,小面積沉降後邊坡表層滑坡等問題,特別是列入先期項目實施的4萬多畝治溝造地工程,有效發揮了防洪系統作用,工程基本完好,損失輕微。
暴雨過後,對工程的水毀情況進行了全面的排查,市治溝造地辦派出兩個工作組帶領規劃設計單位人員對各縣區水毀工程修復實施方案進行了規劃設計,市、縣和規劃設計單位工作人員依據水毀實際情況,現場確定重建方案,由設計單位進行詳細設計,經過20多天的努力,編制出了災後重建項目目錄,制定了治溝造地工程災後恢復重建實施方案,明確了建設任務及時間要求,對寶塔區顧屯、子長縣西山溝等全市6個典型示範項目及時進行了全面的修復。在恢復重建中,堅持水毀修復和標準提升相結合,截止2013年底,全市治溝造地工程災後重建工作已完成修復淤地壩16座,溢洪道43處,田坎2683處,道路287.39千米,排洪渠302.35千米,其中土渠288.11千米,石渠14.24千米,坡面沖刷面積9763.8畝,累計已完成土方402.27萬立方米,石方1.14萬立方米,砼2045立方米,栽植喬木84861株,灌木101952株,種草2471.1畝。
治溝造地後耕地的流轉情況
早期實施的項目,大多交由農民單家獨戶使用,無力承擔起管護維修責任,形成“有人種,無人管”的局面,為落實工程管護責任,使工程能夠長期發揮效益,我們在後期項目實施中,積極探索治溝造地后土地分配使用與經營管理的新模式,引導、鼓勵農民在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下,通過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在明確管護責任的同時強化產業配套,實現工程效益最大化。
2013年初,吳起縣吳倉堡鄉黨畔村村民高啟東在本村建起了一個2000隻規模的養羊場,並規劃在未來三年內發展到10000隻的規模,目前羊場所需飼草主要依靠外調,養殖成本較高。為支持當地舍飼養羊產業的發展,吳起縣在前期規劃中將黨畔村劃入治溝造地項目區,並在工程實施前,通過縣、鄉、村三級協商,提前將本村1000多畝治溝造地以三年100萬元承包給高啟東種植飼草玉米。農戶一方面可從出讓土地經營權中分紅,另一方面還可在羊場打工掙錢。這樣既解決了羊場的飼草來源問題,降低養殖成本,扶持了舍飼養羊產業,又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益,增加了農民收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洛川縣老廟鎮板胡溝,位於縣城以南19公里處,作為一條荒溝被廢棄多年。2012年實施治溝造地工程以後,溝道中治理出高標準基本農田315畝。村民以土地為股本與洛川縣巨源蘋果核桃專業合作社進行合作,由洛川縣巨源蘋果核桃專業合作社負責經營。合作社利用溝道特殊的地理位置,栽植126畝蘋果、核桃,建生態蔬菜大棚兩座,栽培蔬菜及反季節水果,建觀光垂釣魚池兩座,種植牧草100多畝,散養雞10000隻,圈養羊500隻,解決果園肥料的同時發展起了集釣魚、採摘、觀賞為一體的休閒娛樂農家山莊,年產值達500萬元以上,為當地解決30多個就業機會。目前,全市完工的治溝造地工程中已有8.2萬畝以不同的方式進行了土地流轉,既更好的落實的管護責任,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益,確保了工程安全,長期發揮效益。
科技支撐項目開展情況
為更好的解決治溝造地工程建設中的關鍵技術難題,確保治溝造工程起到“治溝保生態、造地惠民生”的良好效果,我辦配合市科技局積極爭取科技支撐,向省科技廳申報陝西省科技統籌創新工程項目,開展治溝造地及坡面植被恢復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通過系統研究黃土丘陵溝壑區典型溝道造地條件及潛力、坡面水保工程與植被修復綜合技術、典型溝道造地關鍵技術、新建土地土壤改良及高效增產技術、治溝造地綜合效益評價及可持續管理對策等,形成基於水土資源高效利用的區域治溝造地關鍵技術體系,建立典型溝道治溝造地的示範樣板,為穩步推進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及治溝造地工程實施提供有效科技支撐。此項目由中科院西北水保所承擔,已通過了省科技於9月16—18日組織的項目評審,目前初步選定了寶塔區甘谷驛鎮顧屯和子長縣澗峪岔鎮淮寧河兩個子項目作為試驗基地,開展研究的各項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展開。
暫行辦法
陝西省延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延安市治溝造地工程建設管理暫行辦法
延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延安市治溝造地工程建設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延政辦發〔2011〕67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延安市治溝造地工程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延安市治溝造地工程建設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和規範全市治溝造地工程項目建設管理,確保工程質量,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治溝造地工程包括新建治溝造地工程和恢復治溝造地工程。新建治溝造地工程主要包括閘溝造地、溝台地、河灘造地、新建中小型淤地壩、水毀重建等;恢復治溝造地工程主要包括水毀河灘地修復、鹽鹼、荒蕪、破損的中小型淤地壩修復等。
第三條 市水行政主管部門主管全市溝道造地工程規劃、計畫、協調指導、質量管理和檢查驗收的建設管理工作。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治溝造地工程規劃、計畫的編報、組織實施、技術指導和自查自驗等建設管理工作。
治溝造地工程規劃必須堅持“八配套”,“三清楚”,“一保持”:即田、壩、路、林、渠、排水、退耕還林以及產業發展相配套;新增面積清楚、工程量清楚、投資額度清楚;保持原有植被不破壞。
第四條 縣區治溝造地工程年度計畫由縣區人民政府提出申請,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市國土部門審查提出意見,由市政府審定後下達。
第五條 治溝造地工程規劃、實施方案編制單位必修具備水電工程設計丙級以上資質或水土保持方案編制丙級以上資質。
第六條 治溝造地工程實施方案由縣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覆。未經審查批覆的工程不得開工建設。
第七條 治溝造地工程規劃必須到村到地塊,採取勾圖製作和微機管理,必須與國土部門第二次土地調查資料緊密銜接,確保新增耕地數量。規劃要優先考慮人口集中、人均基本農田不足2.5畝、適宜發展農業產業的區域。
第八條 加強治溝造地工程建設現場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管。工程建設過程中市、縣區水利部門應抽調專業技術人員蹲點負責,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各縣區要以小流域為單元組建治溝造地工程建設項目組或施工所。
第九條 治溝造地工程建設資金原則省上投資50%,市縣區配套50%。市縣區財政配套資金按年度計畫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工程開工建設時,市縣區財政撥付應配套資金的30%作為啟動資金。縣級自驗後,市縣區財政再撥付應配套資金的30%。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對各縣區治溝造地工程建設任務完成情況驗收合格後,市縣區財政部門撥付剩餘40%的配套資金。
第十條 治溝造地工程建設市縣配套資金比例根據各縣財力確定。年度計畫下達後,市、縣區要積極落實配套資金,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市級配套資金應重點向財政困難縣傾斜。
第十一條 市水利部門治溝造地前期工作費、驗收費用按工程造價的1.5%在市級配套資金中預留。縣區水利部門前期工作費、驗收費用按工程造價的1.5%在縣級財政配套資金中安排。
第十二條 市縣區兩級發改、財政、紀檢、監察、審計、國土、水利等部門要加強對治溝造地工程建設資金使用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挪用資金或違反資金管理規定等問題認真查處,嚴肅追究責任。
第十三條 治溝造地工程建設按照國家基本建設程式管理,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工程招投標制、建設監理制。
第十四條 治溝造地工程實行公示制,要把工程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建設單位、投資規模等主要內容向工程所在地民眾公開,接受民眾和社會監督。
第十五條 承擔治溝造地工程施工的單位必須具備相應的施工技術力量、施工設備。市、縣區水利部門加強對治溝造地工程的質量管理和技術指導,從組織、制度、措施等方面實施全過程質量控制,對不符合質量標準的工程不予驗收,不撥付資金,限期返工糾正。
第十六條 治溝造地工程建設監理單位必須具備水利水保監理資質,監理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第十七條 治溝造地工程防汛工作統一納入當地防汛管理體系,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工程建設期間的防汛及生產安全直接責任人是項目法人,工程運行期間的防汛及生產安全直接責任人是治溝造地工程產權所有者或經營權所有者。
第十八條 治溝造地工程驗收分自查驗收和驗收兩個階段。自查驗收由縣區水利部門負責組織縣級發改、財政、紀檢、監察、審計、國土等相關單位參加。市級驗收由市水利、發改、財政、紀檢、監察、審計、國土等部門參加。
第十九條 本辦法由市水務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 本辦法從頒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為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