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李化龍撰。化龍有《平播全書》,已著錄。是編奏疏乃萬曆三十一年化龍以工部右侍郎總督河道時所上。時黃河橫決,化龍遍行淮徐,得泇河遺蹟,乃奏請疏鑿。凡開二百六十丈。工訖而為流沙所阻。化龍持之益力,復改鑿嵎頭一路,運道遂通。故...
《治河奏績書》清朝靳輔撰。輔有《奏疏》,已著錄。是書卷一為《川澤考》、《漕運考》、《河決考》、《河道考》。卷二為《職官考》、《堤河考》及《修防汛地埽規》,河夫額數、閘壩修規、船料工值皆附焉。卷三為輔所上章...
著有《治河方略》及《靳文襄公奏疏》等,詳細記述了他的治河主張與主要措施,對清代後期的治河產生了較大影響。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靳輔生於明崇禎六年(1633年)。其祖先原為山東濟南府歷城縣人,所以有傳記其籍貫山東歷城。又因始祖...
李化龍不但在軍事、政治上有才能,在文學上也較為有名,其著有《平播全書》《治河奏疏》等。(概述圖片來源)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三月十日,李化龍生於大名府長垣縣老李莊(今河南長垣市滿村鎮老李莊村)。...
原來郭琇進京後,立即將明珠的所作所為,列了十一大罪狀,奏疏康熙皇帝,然後又將副本用紅紙包好,直奔明府,明珠看的正是郭琇奏疏他的副本。康熙對明珠的猖狂也早已覺察,今見郭琇奏疏有證有據,深感不除明珠危及皇權,就下旨罷了...
卷五《河源河決考》是前人研究黃河源頭和歷史上黃河決口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是研究河道演變的重要資料;卷六收集了一些宋、元、明代有關治河的議論;卷七至卷十二是從潘季馴 200多道治河奏疏中挑選出來的精粹41道,是他4次主持治河...
著有《治河年譜》《錫慶堂詩集》《河防奏疏》等,亦有書跡傳世。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康熙五十年六月初六日(1711年7月21日),嵇璜生於京師。他自小得到父親嵇曾筠的喜愛,也受到父親嚴格的教育。他舉止莊重,不苟言笑,“雖貴公子...
在去世前兩天,他還寫了兩篇各近千字的治河奏疏。朱章賡既是一位專家也是一位官員。朱家是書香門第,朱章賡的兩個哥哥都留學日本,大哥是法學博士。朱章賡於1929年從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後到美國耶魯大學進修公共衛生學,並獲得博士...
還附有原本中未收,但在其早期著作中收錄的一些奏疏、潘季馴的傳記,以及他同張居正的通信。潘季馴另有《總理河漕奏疏》(14卷)、《潘司空奏疏》、《河防榷》、《刑部奏疏》(2卷,任刑部尚書時的所有奏疏)及《留余堂集》(...
以後又在儀封耿家寨、封丘荊隆宮坐灣生險之處,皆採用“引河殺險”之法,化險為夷。曾筠在治河期間,還善於建壩挑水,故後世有“嵇壩”之稱。乾隆三年(1738年),嵇曾筠病逝,生前著有《河防奏議》《師善堂集》。人物生平 康熙...
民有可耕之田,官無歲修之費,此其明效也”②[註:潘季馴《總理河漕奏疏·條議河防未盡事宜書四仕卷5》]。因此,於萬曆十九年(1591年)向朝廷正式建議:“放水淤平內地(遙縷二堤之間灘地),以圖堅久,”把淤灘固堤作為利用...
他將自己的治河理論和實踐寫成《問水集》,對後代治河起了積極影響。此外,劉天和平時留心醫藥,曾輯《保壽堂經驗方》,刻《傷寒六書》《幼科類萃》等書。《皇明經世文編》收錄有《劉莊襄公奏疏》。人物生平 不屈權宦 劉天和生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