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葉

油茶葉

油茶葉,中藥名。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的葉。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廣泛栽培。具有收斂止血,解毒之功效。常用於鼻衄,皮膚潰爛瘙癢,瘡疽。

基本介紹

  • 別名:野茶葉、寒露油茶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側膜胎座目
  • :山茶科
  • :山茶屬
  • :油茶
  • 分布區域: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廣泛栽培
  • 中文學名:油茶葉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
  • 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微苦,性平。

歸經

歸肺、胃經。

功效

收斂止血,解毒。

主治

鼻衄,皮膚潰爛瘙癢,瘡疽。

相關配伍

治嘴角疽:油茶葉、桃樹葉、黃糖,搗爛敷患處。(《嶺南草藥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鮮品搗敷。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油茶,又名楂木。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3-4m,稀達8m。樹皮淡黃褐色,平滑不裂;小枝微被短柔毛。單葉互生;葉柄長4-7mm,有毛;葉片厚革質,卵狀橢圓形或卵形,長3.5-9cm,寬1.8-4.2cm,先端鈍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細鋸齒,上面亮綠色,無毛或中脈有硬毛,下面中脈基部有毛或無毛,側脈不明顯。花兩性,1-3朵生於枝頂或葉腋,直徑3-5cm,無梗;萼片通常5,近圓形,外被絹毛;花瓣5-7,白色,分離,倒卵形至披針形,長2.5-4.5cm,先端常有凹缺,外面有毛;雄蕊多數,無毛,外輪花絲僅基部連合;子房上位,密被白色絲狀絨毛,花柱先端三淺裂。蒴果近球形,直徑3-5cm,果皮厚,木質,室背2-3裂。種子背圓腹扁,長至2.5cm。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10月。

生長環境

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廣泛栽培,為重要的木本油科植物。

性狀鑑別

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9cm,寬1.5-4cm;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表面綠色,主脈明顯,側脈不明顯。葉革質,稍厚。氣清香,味微苦澀。

藥理作用

1、抗癌作用。
2、細胞毒作用。

相關論述

1、《福建藥物志》:“收斂止血。”
2、《廣西民族藥簡編》:“水煎洗患處,治皮膚潰爛瘙癢,經久不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