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粉虱

油茶粉虱

油茶粉虱,屬粉虱科,喜陰濕環境,國內主要分布於,國外主要分布於日本。成蟲雌成蟲體長1.7—2mm(至翅端),翅展3-3.5mm。體灰色,腹部桔紅色。前翅有6塊黃色斑,分布於前、外、後緣上。前緣的2個色斑中,l個較狹長,起於前線處,止於主脈下折處。後翅略小於前翅。雄蟲體長略小於雌蟲,抱握器鉗狀,突出於腹部末端,陽縣楔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油茶粉虱
  • :動物界
  • 粉虱科
  • 分布區域:日本
基本信息,生物學特性,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總科名:粉虱總科
總科拉丁名:Aleyrodoidea
科名:粉虱科
科拉丁名:Aleyrodidae
種名:油茶粉虱
種拉丁名:Aleurotrachelus camelliae Kuwana
國內分布:浙江
國外分布:日本
成蟲雌成蟲體長1.7—2mm(至翅端),翅展3-3.5mm。體灰色,腹部桔紅色。前翅有6塊黃色斑,分布於前、外、後緣上。前緣的2個色斑中,l個較狹長,起於前線處,止於主脈下折處。後翅略小於前翅。雄蟲體長略小於雌蟲,抱握器鉗狀,突出於腹部末端,陽縣楔狀。卵黃褐色,香蕉形,略彎,豎立。卵殼表面光滑。長0.19—0.21mm。若蟲初孵若蟲長橢圓形,淺黃色。體長0.25-0.27mm,寬0.13一0.15mm。胸氣門以前的蟲體部分有長線毛10根;其他部位體線有短緣毛10根,臀板有長刺毛4根。2齡若蟲長圓梨形,背腹扁平,前端略尖,後端平截而向內略凹入,背部漆黑革質,腹面灰白膜質。背面中部有脊狀隆起。胸氣門陷處各有1簇白色蠟毛。臀板也長有l團蠟毛,體緣腺成林齒狀突出,約300餘枚。蛹桔紅色,長0.9—1.1mm,寬0.4—0.6mm。離蛹

生物學特性

此蟲1年發生1代,以2齡若蟲於油茶葉背越冬,次年3月下旬化蛹,4月上旬開始羽化,4月中旬為羽化盛期。成蟲羽化要求日均溫在18°C上下,相對濕度大於80%,在時晴時雨天氣其羽化產卵最盛,寒冷陰雨,少見成蟲羽化。晴天,多在8-10時羽化;陰雨天則在12—14時羽化最盛。成蟲羽化歷期約20天左右,但羽化高峰期只有幾天。成蟲有多次交尾現象;交尾後即可產卵,卵多產於新老葉片背面。懷卵量21-44粒,平均32.6粒。成蟲產卵後轉移到新梢嫩葉上棲息,善飛翔,未見進行補充營養。成蟲壽命雌蟲2一6日,平均4.4日;雄蟲4—7日,平均5.5日。卵期為2個月,若蟲於6月下旬開始出現。初孵若蟲善爬行,找到合適場所後用口針插入葉片組織取食。若蟲多寄生於葉背面,很少奇生於技、乾、花、果、芽等部位。7月下旬至8月,普遍脫皮進入2齡。2齡若蟲足、觸角退化,喪失活動能力,蟲體背、腹扁平,並形成黑色介殼,體緣腺分泌無色透明粘膠固著蟲體,此後不再遷移。2齡若蟲歷朝250天左右,危害極大。不僅直接危害油茶,而且不斷分泌蜜露誘髮油茶煙煤病。此蟲多發生於鬱閉度大的老齡油茶林。凡生長茂盛的林分,經常發生蟲害。同株樹上不同葉齡上幼蟲寄居量不同。一般蟲口密度是3年生大於2年生,2年生大於當年生葉片。但成蟲羽化率恰相反,即葉齡越小的葉片上成蟲羽化率越高。

防治方法

油茶粉虱喜陰濕,並且從2齡若蟲到成蟲羽化前(8月至次年3月)營固定生活。通過修剪,去除嚴重病蟲枝葉,壓低蟲口指數,增強通風透光,是減少其危害的重要途徑。 2.6月下旬至7月,噴灑25%亞胺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50%馬拉松乳油,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殺死初孵若蟲,效果很好。 3.扁座亮泡是油茶粉虱有效的真菌性病原,林間套用每毫升3.6×107泡子懸浮液噴霧,致死率達80%左右。可在6月下旬到7月若蟲孵化後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