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特徵
油茶煤污病病原為
煤炱目(學名:Capnodiales)和
小煤炱目(學名:Meliolales)中的多種真菌,較常見的是煤炱菌(學名:Capnodium sp.),已知的小煤炱目病原有
山茶小煤炱(學名:
Meliola camelliae (Catt.) Sacc.):
此外,據研究,濃色煤菌(學名:Neocapodium sp.)也可引起油茶煤污病。
為害症狀
油茶煤污病的症狀是由病原菌在枝葉表面生長產生的
菌落而形成的。其營養菌絲、繁殖結構和孢子等大多是暗色的,故菌落呈黑色煙塵狀斑點。由於病原菌的種類不同,症狀也不完全一致。常見危害較大的一種,枝葉上最初出現黑色煙塵狀斑點,圓形或不規則形,較稀薄,在葉上多自葉正面主脈兩側產生,後逐漸擴展並增厚,葉背面也有發生,形成一層黑色煙塵狀菌苔,厚可達0.4毫米。菌苔表面粗糙,或呈絨毯狀。在病菌分生孢子器大量產生時,菌苔上可見密生的鬃毛狀突起物,高可達1毫米,在缺乏營養或環境條件不適時,菌苔收縮乾裂,可自葉面剝落。有些油茶煤污病只在葉表散生點狀或塊狀黑色菌苔,對油茶的危害較小。煤炱菌常借同翅目昆蟲排出的蜜露為營養來源,故病枝葉上常可見有這類昆蟲危害。
圖註:1病枝葉;2山茶小煤炱菌的子囊殼;3.煤炱菌的菌絲、分生孢子器、子殼、子囊和子囊孢子。
侵染循環
煤炱菌腐生或寄生性生長繁殖,腐生性真菌以昆蟲排出的蜜露為主要營養來源,有時也利用寄主葉片本身的滲出物,寄生性以寄生在其他真菌上或葉表寄生菌(靠吸器侵入寄主)。病菌以菌絲、分生孢子、子囊孢子越冬,當葉、枝表面有灰塵、蚜蟲蜜露、介殼蟲分泌物或植物分泌物時,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傳附其上即可生長發育,因遮光而影響寄主的光合作用在枝葉表面。病菌的菌絲和分生孢子又可借氣流、昆蟲傳播,進行重複污染。
流行規律
病菌主要以介殼蟲類、蚜蟲、粉虱等害蟲的分泌物為營養,有時也可利用植物本身的分泌物。因此,在有這些害蟲為害的油茶林分中,常同時發生油茶煤污病。油茶煤污病經常在海拔300—600米的林分中發生,低山丘陵地區雖也有發生,但一般不嚴重。此外,林分密度過大以及處於陰坡和山窩等處的林分,也易發病。
此外,濕度與油茶煤污病發生關係密切。一般濕度大則發病重。平均溫度13℃左右並有霧和露水時,該病發展較快。暴雨對病菌則有沖洗作用。
防治方法
農藝防治
選擇優良的抗性品種,林業相關部門及時掌握當前新的推廣,特別是高產、優質和抗性強的油茶品種,通過合理的引種、試種,大面積推廣能夠有效的減少病蟲害發生。從栽培措施上,加強油茶林的撫育管理,清除易感宿主的灌木,冬季修剪時,減去這些有病蟲的部分,注意對剪口處的處理,剪鋸口常常是許多病菌的侵入門戶,也是某些害蟲的越冬場所,所以應對剪鋸口進行適當處理,如在傷口上塗抹石灰水進行消毒處理。增進樹膛內的通透性,改善光能利用條件,適當加強水肥管理,特別是促使林木生長健壯,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又形成不利於病蟲害發生的環境。
通過林下套種牧草,如苜蓿、白三葉等豆科牧草,其高效的共生固氮作用既能為油茶生長提供氮素營養,促進油茶生長,減少化學肥料的施用,同時可以進一步增強其經濟附加值,促進林牧業的協調發展。並且豆科牧草花期長,有利吸引蜜蜂、切葉蜂等有益昆蟲,減少蚜蟲的危害,起到病蟲害繁殖效果,同時改善土壤的團聚結構,增強油茶的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敵
黑緣紅瓢蟲是蚧蟲的主要天敵,分布甚廣。成蟲有群集性和假死性,較易捕集。可在瓢蟲密度高的林分中收集,攜至發生蚧蟲和油茶煤污病的林分中釋放。據觀測,4月份在蚧蟲蟲口指數低於50%的林分中,每株釋放1—2頭瓢蟲就可達到控制蚧蟲和油茶煤污病的目的。瓢蟲的遠距離運輸以在越冬期進行為好。
拮抗微生物篩選利用多種有益微生物芽孢桿菌對真菌性病害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進一步實驗利用微生物的拮抗作用,進行生物防治,達到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有效降低油茶煤污病的作用。
化學防治
在蚧蟲孵化盛期至2齡前噴藥。常用有較好效果的農藥有50%馬拉硫磷1000倍液,25%
亞胺硫磷2000倍液,50%
三硫磷1500—2000倍液,柴油乳劑、1—2波美度
石硫合劑、10—20倍松鹼合劑等。或用40%樂果乳劑加水1倍或2倍,塗刷於油茶樹幹基部,刷成40厘米寬的藥環,對蚧蟲的殺傷效果可達80%,塗乾時間以6—7月為佳。施用農藥應注意保護天敵,在蚧蟲密度不很高的林分中不宜濫用。三硫磷對蚧蟲天敵黑緣紅瓢蟲的毒性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