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社村

油社村,位於坪山街道西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5千米。相鄰自然村有對門嶺村、樓角村、石樓圍村、老圍村。地處深圳東北部坪山盆地,地勢平坦;坪山河從村北面流過。據茜坑村林氏族譜《欽才公總錄》記載,油社村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立村姓氏為林姓。因該村以前主營榨油而得名油榨村,1958年與社嚇村合為一個合作社,各取首字而取名油社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油社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湯坑社區
  • 地理位置:坪山街道西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坪山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坪山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坪山公社;1983年7月,屬坪山區;1986年10月,屬坪山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坪山鎮;2004年,屬坪山街道;2009年6月至今,屬深圳市坪山新區坪山街道湯坑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林姓、羅姓、陳姓。林姓為第一大姓,明朝林姓先祖一路從福建遷移,經過廣東長樂縣(今五華縣),後遷移至此。第二大姓為羅姓,清朝中期從廣東興寧遷移至此。第三大姓為陳姓,清朝中期從廣東東莞茶山遷移至此。
2015年末,戶籍人口139人,其中男性69人,女性70人;80歲以上8人,最年長者92歲(女);實際在村人口99人。非戶籍外來人口約300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約2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4人,居住在美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花生、番薯、甘蔗和荔枝等。1998年10月,成立湯坑油社經濟合作社。2005年,成立深圳市坪山油社股份合作公司。現村集體經濟以工業廠房出租和物業管理為主,廠房面積約1.7萬平方米,2015年租金收入約200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工資性收入、房屋出租等。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粽子、蘿蔔茶果、圓籠粄、喜粄等。
省道S356線橫坪公路、同裕路經過該村。1973年通電,1987年通自來水,1989年通電話,1991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05年通網際網路。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2座,均為土木石結構,一進兩開間。現已廢棄閒置,無人居住。
林氏宗祠,始建於清朝,1987年重建,占地面積約150平方米,祠堂有匾額,上書"西河堂"堂號。《林氏正宗源流族譜序》載∶"故林之受姓氏者實自堅始,堅之後居體陵"博陵郡在今河北安平縣一帶,因在淇水之西,又稱西河郡,林氏便以西河為郡望。西河堂是通用的林氏郡望堂號,也是林氏最早的郡望堂號。
村中現存林氏族譜《欽才公總錄》,由林鈺騰於1926年修纂。
每年農曆八月初一、林姓村民到坪山赤坳墓園祭拜先祖。每年農曆八月初三,羅姓村民到坪山赤幼墓園祭祖。以前祭祖後一般在石樓圍村錦堂公祠門前聚餐,近年來改在附近餐廳聚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