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微生物

參與石油形成和轉化的微生物。1901年,舍伊科首先發現油層中的微生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油田微生物
  • :原生生物界
  • 拼音:youtian weishengwu
  • 英文名:oil field microorganisms
  • 發現時間:1901年
  • 發現人:舍伊科
發現,作用,微生物,

發現

1926年,Τ..金茲堡-卡拉吉切娃和E.S.巴斯廷分別在蘇聯和美國的油層中發現了硫酸鹽還原菌等微生物的存在。以後,又在油藏區發現了好氧的烴類氧化菌、氫的氧化菌、硫化細菌、腐生菌以及厭氧的硫酸鹽還原菌、脫氧細菌、甲烷形成菌等。由於油氣富集藏區的石油烴氣和易揮發烴類沿地層孔隙和裂孔向上擴散,在底土和地下水中成為能氧化甲烷、乙烷和丙烷等烴氣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20世紀30年代初,..莫吉列夫斯基提出油氣田的微生物勘探法。

作用

微生物不僅參與有機沉積物初期階段的分解,烴類的富集、非烴有機物向烴類的轉化、還原環境的創造和成岩作用的過程,而且還參與各類石油和瀝青的轉化。例如,由於微生物破壞石油的輕餾分而產生生物源的氣體──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氫和氮,結果膠質餾分增加,導致石油重化。另外,微生物本身也是烴類材料的來源,因而人們已經開始注意產烴微生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1926年,J.W.貝克曼首先提出用微生物增加採油的建議,1946年,C.E.佐貝爾得到微生物採油法的專利權。一些國家已經利用脫硫弧菌和假單胞菌的混合菌株接種油層,利用厭氧石油分解菌、梭菌在油層中發酵糖蜜產生二氧化碳和有機酸,利用甘藍黑腐病黃單胞菌發酵糖類產生的胞外多糖作為注水稠化劑,利用分枝桿菌發酵烴類產生的表面活性物質提高採油量。

微生物

細菌和真菌
微藻
甲烷桿菌屬(Methanobacterium)
葡萄藻屬(Botryococcus)
假單胞屬(Psudomonas)
鹽藻屬(Halophila)
青黴菌屬(Penicillium)
小球藻屬(Chlorella)
紅酵母屬(Rhodotorula)
倒囊藻屬(Anacystis)
根霉屬(Rhizopus)
小環藻屬(Cyclotella)
木霉屬(Trichoderma)
念珠藻屬(Nosto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