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田滲流場特徵》是2003 年7月石油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王志章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油氣田滲流場特徵
- 叢書:油氣成藏機理研究系列叢書
- 作者:王志章等著 [同作者作品]
- 出版社:石油工業出版社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出版信息
書名:油氣田滲流場特徵
ISBN:7502141359
出版日期:2003 年7月
所屬分類: 工業技術 > 石油、天然氣 > 油氣田開採與開發
內容簡介
本書系《油氣成藏機理研究系列叢書》之卷七。主要從盆地一區帶規模流場、油田一油藏規模流場、油層—孔隙規模流場、流體—岩石相互作用等方面,闡述了在油氣成藏過程中,不同規模流場對油氣的控制作用。書中提出了流場、流動系統、流場屏障、流場差異、流場一流體相互作用、油氣臨界充注滲透率級差等六個新概念,發展了油藏滲流地質學新觀點,提出了油氣滲流地質學基本思想和研究範疇,完善了有機—無機相互作用新理論。闡述了層間干擾控制油氣充注及油藏的形成受構造、儲集層、流體、動力等因素的控制,油氣在油藏內的分布主要受儲集層非均質性的控制,油氣在油藏中的變化和再分配主要取決於儲集層—流體的相互作用,也即油藏屬性參數變化的三級油氣成藏新觀點。並以大量的實際資料展示了盆地規模、油田—油藏規模、層規模、孔隙規模流場及流體—岩石相互作用的五個新模式。形成了研究不同規模流場的一套新思路。
本書可作為從事油氣田勘探和開發的研究人員、現場工程師的參考用書或培訓教材,也可作為大專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參考書。
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目標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目標
第二節 油氣田滲流場研究的科學內涵
一、盆地規模流場流體分布模式及主控因素
二、油田一油藏規模流場特徵研究
三、層規模一孔隙規模流場特徵研究
四、流場一流體相互作用機理研究
第三節 研究區選擇及相應特徵分析
一、東營凹陷油氣地質特徵
二、準噶爾盆地油氣聚集特徵
三、勝坨油田地質概況
四、雙河油田、克拉瑪依九區油藏基本地質特徵
第四節 取得的主要認識及成果
一、盆地規模流場研究
二、油田一油藏規模流場研究
三、層規模一孔隙規模流場研究
四、流場一流體相互作用
. 五、油氣勘探開發中的實際套用
第二章 油氣滲流地質學基本思想
第一節 油氣滲流地質學的提出
第二節 油氣滲流地質學的幾個重要概念
一、流場
二、運載層
三、流動系統
四、流體流動單元
五、滲流屏障
六、滲流差異
七、滲流敏感性
八、孔隙網路系統
九、流場一流體相互作用
第三節 油氣滲流地質學研究目標及範疇
一、研究目標
二、研究範疇
第四節 流場與流體分級與分類
一、流場的分級
二、流場的劃分原則及流場的分類
第三章 盆地一區帶規模流場、流體特徵
第一節 流場、流體特徵分析
一、不整合流場、流體特徵
二、活動斷裂流場特徵
三、單一介質流場特徵
四、混合流場特徵
第二節 流場、流體差異特徵分析
一、流場的差異特徵及主控因素
二、流體的差異特徵及主控因素
第三節 流場、流體主控因素分析
一、油氣演化對流場成藏規模的控制
二、運移通道類型及規模對流場成藏規模的控制
三、流場屏障對成藏的控制
四、運載層規模及匯集輸送油氣能力對油氣藏的控制
五、流場儲集層規模對油藏的控制作用
六、流場運載層不均勻性對成藏位置的控制作用
七、流場中溫壓環境對成藏的控制作用
第四節 流場、流體分布模式
一、不整合流場分布模式
二、活動斷裂流場分布模式
三、單一介質流場分布模式
四、混合流場分布模式
第五節 認識及結論
第四章 油田一油藏規模流場特徵及其對油氣分布的控制作用
第一節 塊間流場橫向差異對油氣分布的控制作用
一、塊間含油氣層系的差別
二、塊間油水界面的差異
三、塊間充滿係數的差異
四、塊間儲量豐度的差異
第二節 流場縱向差異對層間油氣分布的控制作用
一、不同層次的隔層控制著油水界面的差異性
二、油田規模流場縱向差異性對油氣分布及儲量的控制
三、油藏規模流場平面差異性對油氣分布及儲量豐度的控制作用
四、層間干擾與儲集層下限值
五、油藏規模流場縱向差異對油氣充注的控制模式
第三節 流場橫向差異對含油飽和度的控制作用
……
第五章 層規模—孔隙規模流場對油水運動的控制——以雙河油田為例
第六章 流體—岩石相互作用機理
結束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