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河邊生起炊煙》收入了傅菲的多篇散文作品,包括《環形的河流》《最後四小時》《出生之地》《楓林盆地記》《南方的憂鬱》等。該書以作者的故鄉楓林村為書寫對象,以大視角、長卷的方式來表現江西上饒北部一個兩千餘人口的村莊故事。作者從環境、情感、生老病死等各個角度講述了人與自然、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描繪了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諧鄉村圖景。
作品目錄
環形的河流 最後四小時 出生之地 楓林盆地記 南方的憂鬱 屋頂上的河流 遺忘的曠野 中蓬巷 山巔 那些即將逝去的人 星辰埋在河邊 浮燈 後記:河流有自己的滄桑史 |
作品鑑賞
《河邊生起炊煙》中的河是上饒市北部的主要河流饒北河,在它的上游就是作者的故鄉楓林村。這個兩千多人的村子每天都會有故事發生,他們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全都濃縮在作者的筆下,讓他在左鄰右舍的情感中,下筆快而準。全書分為十二個章節,每個章節的文章都可以獨立地看,最終串連起村莊的整體故事。
作者始終以冷靜、客觀的筆觸,寫身邊的人物,寫興衰與生死;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詩意的敘述,寫饒北河兩岸的草木、氣象、民情。河流、盆地、群山,在四季中呈現的面貌,和父母的身體狀況一樣,作者時時關注。他的文字呈現出的是一種純粹而簡約的美學格調,之所以能取得這些成果,跟他持續關注楓林村的人、景和物有關。作者認為,生命需要人們去深度認識,通過疾病,通過遭遇,通過別人,也通過自己。以長篇散文《浮燈》為例,作者重點記敘了兒時玩伴李日紅、團團、德國佬、志聲夫妻等的故事。從少年到中年,這些人的命運各不相同,但不管怎樣,他們的身上都有鮮明的時代印記。例如團團,他是作者的國中同學,高中沒畢業便外出闖蕩。“團團特別會玩,只要好玩的新潮的東西,他最先知道,最先玩。”團團通過詐欺手段大肆斂財,最終受到法律制裁,出獄後因腎病辭世。而德國佬夫妻雙雙下崗,拉三輪車、擦皮鞋、賣烤紅薯,為了生活什麼都乾過。不過德國佬也很欣慰,因為他兒子考上了中山大學。愛情和婚姻,忠貞和背叛,堅守和背棄,該書就是一部鄉野小人物的心靈史。在這些人物的身上,讀者似乎能看見自己的影子。傅菲的作品關注自然,體察人情,構思精巧,語言詩性,細節傳神而飽滿,諸多元素的成熟雜揉,使他的散文充盈著強烈的生命意識和悲憫情懷。
該書是一個村莊的發展,一部中國農村的縮影,裡面有人們生活的各種軌跡。有炊煙的地方,就有人家;有河流的地方,就有生命。正如作者所言:“只是河邊的人,那么多的人,有的人回來了,有的人再也沒有回來。回來的人,再也不是當年的那個人。沒有回來的人,成了浮在河面上的燈,與星宿相互映照。”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19年12月8日,《河邊生起炊煙》獲得首屆方誌敏文學獎。
2022年2月7日,《河邊生起炊煙》入選中青閱讀2022年2月家鄉書單。
作品評價
評論家
劉軍:《河邊生起炊煙》敘事焦點集中在楓林村,集中關涉自我的成長經驗上,呈現出如宋詞般狹而深的品格。這部散文集共收錄12篇作品,書寫對象包括鄰居、童年玩伴、青年時期的朋友以及村莊的老人等。儘管聚焦點內向化,但敘事線頭卻非常繁多,所涉及的人物亦為密集的陣列。傅菲擅長在一個平面內填充進多個人物的故事和經歷,彼此獨立卻又相互關聯,共同受制於一個叫時代命運的東西。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傅菲,本名傅斐,20世紀70年代生於江西上饒,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品常見於《
人民文學》《
天涯》《
花城》《
鐘山》等刊,收入百餘種選本。出版作品:《
屋頂上的河流》(2007年,散文集)、《
星空肖像》(2009年,散文集)、《
炭灰里的鎮》(2009年,散文集)、《
生活簡史》(2010年,散文集)、《
南方的憂鬱》(2014年,散文集)、《
飢餓的身體》(2015年,散文集)、《在黑夜中耗盡一生》(2015年,詩集)、《
大地理想》(2016年,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