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大臣忽思慧編的宮廷食譜《飲膳正要》中記載河西肺的做法。
”河西,在元代指寧夏、甘肅一帶,當時為回回聚集的地區。由此可見,河西肺是由河西的回回帶到京城,而又傳入宮廷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西肺,灌肺,面肺子
- 主要食材:羊肺,韭菜,面,酥油,胡椒
- 分類:西北,清真菜
- 口味:酸辣
基本信息,生產製作,主要功效,
基本信息
面肺子,就是歷史上曾流行於中原、及於沿海的灌肺,不知為什麼明清以來突然失蹤了。明代的《宋氏養生部》,清代的《食憲鴻秘》、《養小錄》直至後來的《調鼎集》等等食籍上,再也找不到它了。而宋、元之間,則多次見於文獻。例如,記述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遺事的《西湖老人繁勝錄》、《武林舊事》等書中,市食部分都收有“香藥灌肺”;《夢梁錄》則記載食市上有人擔架子賣“香辣灌肺”,有的托盤賣或沿門叫賣“灌肺”,看來是一種頗為大眾化的食品,究竟是什麼樣的呢?元代忽思慧《飲膳正要·聚珍異饌》章中的“河西肺”便是
生產製作
《飲膳正要》中記載河西肺
“河西肺——羊肺一個;韭六斤,取汁;面二斤,打糊;酥油半斤;胡椒二兩;生薑汁二合。
右件,用鹽調和勻,灌肺煮熟,用汁澆食之。”
元代成書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的則複雜一些了:
“河西肺——連心羊肺一具,浸淨。以豆粉四兩,肉汁破開;面四兩,韭汁破開;蜜三兩,酥半斤,松仁、胡桃仁去皮淨,十兩,擂細,濾去滓,和攪勻,灌肺滿足,下鍋煮熟。大單盤盛,托至筵前,刀割碟內。先澆灌肺剩餘汁,入麻泥煮熟作受賜。”
先得將羊肺多遍水灌淨至其白如玉;再用麵粉洗去麵筋(另用),製成粉漿水,加清油、鹽、孜然粉調好,灌入羊肺至鼓鼓實實;然後下鹵鍋煮成,用白鹵。
主要功效
中醫以髒補髒學說,羊肺可以補肺、去風邪、止咳嗽。灌肺顯然還有補肺養生之功的。忽思慧同時的世家名醫葛可久(即葛乾孫,1305—1353年,蘇州人,於治肺疾有豐富經驗)便有個治“久嗽肺痿、作燥”的方子,見於《本草綱目》:
“羊肺湯——用羊肺一具,洗淨,以杏仁、柿霜、真豆粉、真酥各一兩,白蜜二兩,和勻灌肺中,白水煮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