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文昌廟,藏語稱“尤拉康”,始建於明代後期(1590-1600年之間),位於縣城西部6公里處河西鄉下排村西側山坪台根,北距黃河1000米,廟宇建築依山傍水,坐西朝東,居高臨下,可望貴德三河風米。廟前暖泉河縈繞北流,又有下排、格爾加、劉屯等村社莊院、農田、樹林為屏。該廟遐邇聞名,史書多有記載,《安多政教史》云:“貴德地區地方神的神廟,位於日安德吉溝的溝口,這座廟的後山,遠看象個寶座,所以被稱為‘赤尕’寶座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西文昌廟
- 北距:黃河1000米
- 始建於:明代後期
- 位於:縣城西部6公里處
簡介,布局結構,重建,貴德縣城西河西鄉貢拜村文昌廟,
簡介
民國時期編修的《貴德縣誌稿》載:“文昌廟,在城西十二里古邊牆外,依山傍嶺,河流縈繞,漢藏信仰,士民供奉,每逢朔望,香菸甚盛,有事祈禱,靈驗顯著,久為漢藏祈福消災之所。……”又據1962年朱輯吾編《貴德縣續志稿》(油印簡本修改稿)記載:“貴德距城西四十里,舊有文昌廟,創自前明。……清同治六年(1867年)悉遭焚毀,……同知十三年(1874年)開始重修,光緒二年(1876年)落成矣。”相傳重修時,動工之前所備木料被洪水沖至今址堆積,故修建於此。原建築分3個平台,以階梯而建,其規模雖小,卻金碧輝煌。
布局結構
文昌宮距縣城4公里的河西下排村山坪山根下,建於元朝初期(公元1179年),距今有800多年歷史。後逐年建造,到明朝洪武年間(1368年)已全部建成,大殿用玻璃瓦蓋頂,在陽光的照映下,愈發顯的流光溢彩和莊重。西面角院平房16間,東樓魁聖殿上下12間,內塑有魁聖像一位,南北樓上下12間,全部用灰瓦蓋頂,除大殿塑有文昌和侍從五位外,其他都是畫像。在文昌爺神像中裝有十世班禪大師的密封經卷一份,大殿兩側塑有馬王爺兩位,神馬一匹,神騾一匹(所說的千里駒)。並有鐘樓、鼓樓、三道牌坊門等共有80餘間,布局嚴謹,結構精巧,雕樑畫棟,樓閣錯落有致,富麗典雅,氣勢雄偉。
重建
1958年後,文昌廟又遭破壞,原建築物蕩然無存。1982年由縣內外漢、藏族信奉者自發捐資出力,有上、下劉屯、格爾加、下排等村鄉老秦國福、何世義、王守謙、化藏、朋毛等12人多次倡議,並自行組成文昌廟籌建組,從1984年至1995年,歷經10餘年,在舊遺址上按原規模復建。全部殿堂依原樣在山坪坡辟三個平台而建,形成梯級式廟宇。登石階而上第一個平台建有山門;二平台上三面建有樓閣,東樓為奎星閣,塑有奎星站像,南、北兩角為鐘鼓樓,北樓為火祖閣,塑有火神、牛王、馬祖三尊像。南樓為娘娘閣,塑有王母、送子、獻花娘娘三尊像;三平台正中上方建有雄偉的歇山頂式大殿,高10米,正面闊5間,進深3間(8米,包括廊檐),大殿為磚木結構歇山頂式橫坊斗拱建築,殿頂為琉璃瓦脊,屋面亦蓋有琉璃瓦。殿內塑有文昌坐像,兩旁塑有“天聾”、“地啞”侍從立像。據傳,文昌姓劉,曾是出門落難之人,所以對出門避災躲難和游外求乞無家可歸者關心備至,有求之即顯靈托之恩德。故漢、藏信徒十分虔誠文昌佛祖。農曆二月初三為文昌生日,舉行祭祖活動,特別每逢農曆正月初一、十五,信徒不絕於廟殿,敬香點燈、煨桑磕頭,百般崇敬。
文昌廟整個建築布局嚴謹,結構精巧,錯落有致,雕樑畫棟,氣勢雄偉,金碧輝煌,堪稱貴德廟宇建築之最。
自新建廟殿以來,往來信奉者不亞於當年。而更有甚者,每逢朔、望日,漢、藏奉信者絡繹不絕,赴廟叩首。特別是除夕之夜,貴德三河地區的信仰者,徹夜不眠,車水馬龍,爭相赴廟敬上頭株香。
貴德縣城西河西鄉貢拜村文昌廟
此外,在貴德縣城西8公里的河西鄉貢拜村亦建有文昌廟,始建於清代。原建築有大殿1座,面闊9間,廊房4間,2層鐘、鼓樓各1間。原建築均毀於1966年“文革”中。1980年後,當地民眾自發集資重修鐘樓、大殿等,新建大殿面闊3間,進深3間,為木樑架仁板,板瓦土木結構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