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顫抖病

河蟹顫抖病

河蟹顫抖病又叫河蟹抖抖病、河蟹環爪病、中華絨螯蟹小核糖核酸病毒病等。當前危害河蟹最嚴重的一種疾病,我國將其列為三類動物疫病。該病的病原尚無定論,主流報導的有病毒和螺原體,在病毒性病原中報導較多的有中華絨螯蟹呼腸孤病毒。

基本介紹

  • 別稱:河蟹抖抖病
  • 中醫病名:河蟹顫抖病
  • 常見病因:小核糖核酸病毒
  • 常見症狀:反應遲鈍、行動遲緩
病原,流行情況,症狀與病理,診斷與防治,

病原

該病的病原尚無定論,主流報導的有病毒和螺原體,在病毒性病原中報導較多的有中華絨螯蟹呼腸孤病毒。

流行情況

河蟹顫抖病20世紀90年代在我國出現,現在(21世紀)全國養殖河蟹的地區均有發生。河蟹是該病唯一的敏感種類,從體重3g的蟹種至300g以上的成蟹均可患病。3~11月為主要發病季節,嚴重發病地區發病率高達90%以上,死亡率在70%以上,對河蟹養殖業危害巨大。

症狀與病理

病蟹反應遲鈍、行動遲緩,螯足的握力減弱,吃食減少以致不吃食;鰓排列不整齊、呈淺棕色、少數甚至呈黑色,血淋巴液稀薄、凝固緩慢或不凝固;最典型的症狀為步足顫抖、環爪、爪尖著地、腹部離開地面,甚至蟹體倒立。
病蟹出現肝胰腺變性、壞死呈淡黃色,最後呈灰白色;背甲內有大量腹水,步足的肌肉萎縮水腫,有時頭胸甲(背甲)的內膜也壞死脫落;最後病蟹因神經紊亂、呼吸困難、心力衰竭而死。

診斷與防治

(1)診斷:根據該病典型的臨床症狀及病理特徵作出初步診斷;實驗室診斷時,採集病蟹10隻,取肝胰腺和血淋巴,用PCR技術檢測病原。
(2)防治:加強疫病監測與檢疫,掌握流行病學情況;做好健康蟹種的選育;建立良好的河蟹生態養殖環境,加強水源、蟹、設施等的嚴格消毒。發現患病蟹必須銷毀,並對養殖水體、工具、場地等進行消毒。根據水域和流域情況及自然屏障進行,並對其實施區域管理。
河蟹顫抖病的病原不僅侵襲鰓、腸、肝胰腺、肌 肉、且侵襲心臟、神經等要害器官,因此治療必須採用三部曲治療法,才能取得理想治療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